癔症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巴掌后就失忆了?
有一次出急诊,碰到这样的一个离奇小案例:一对夫妻吵架,暴脾气的丈夫给了妻子一巴掌,妻子便大哭,接着不哭了,两眼翻白眼,全身抽搐,模样十分吓人,丈夫吓坏了,医院,丈夫大呼小叫让我们抢救他妻子。
送来时感觉患者病情严重,我们也不敢耽误,立马连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后,惊奇地发现患者症状很快完全消失。我们询问患者刚才究竟是怎么回事?病人说:“我不知道呀,大概是犯病了吧。”接着又问患者犯病前发生了什么事?病人一脸茫然,说:“什么事?什么事儿也没有,我一直好好的。”
我们继续给予明确提示:夫妻是否吵架了?丈夫是不是打了你?患者却一概不能回忆,之后的常规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
那么患者究竟发生了什么疾病呢?
其实这类患者就是癔症患者,值夜班的急诊医生一定会遇到这类患者,来时症状表现非常严重,经过简单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迅速消失,今天我们来谈谈癔症这个疾病,加深对于这类疾病诊治的认识。
什么是癔症?
癔症又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和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解离症状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是指病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而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
患者所表现的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症状变化迅速,容易受暗示影响,快速发作,也可快速好转。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在儿童患者中,患儿常常有不良的素质因素及家庭环境因素,大多数患儿往往在负性精神冈素作用下急性发病,如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突然的不幸事件等均可导致发作。
癔症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急诊患者更难鉴别
癔症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躯体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痉挛发作、瘫痪、失明、失聪、失音或其他形式的语言障碍等;精神症状则常常表现为情感爆发和意识改变(常见形式为晕倒)。有时候极其难以诊断,尤其是急诊患者,和很多疾病容易混淆。
癔症以症状变化多端、缺乏显著的特征为特点,癔症的发作几乎可以模拟其他各种精神障碍的表现,而不少神经、精神疾病及内科疾病的急性发作早期表现又都可以出现类癔症样发作,故其他疾病首次以癔症形式发病时易被误诊为癔症。
癔症的临床表现的几大特点
①患者多自诉有附体体验、或者情感爆发体验、症状表现为痉挛样发作
②可有意识朦胧、身份障碍、幻想性幻觉、瘫痪、运动障碍、幻想性妄想、情绪不稳定和各种感觉障碍等为主要的多发症状。
③临床症状表现易受暗示或多变
④多数患者为典型癔症人格或有某种性格缺陷,受教育程度低,部分患者有癔症家族史。
⑤首次发病时,询问家属时均有明确的心理应激因素,以人际关系、家庭冲突、生活矛盾等一般性生活事件居半数以上的主导地位
诊治癔症要综合判断,仔细询问病史很重要
诊断癔症时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前性格、家族遗传史、应激的强烈程度、综合分析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及进行严格的体检。患者误诊的原因是因为其癔症样症状乃为原发疾病的前驱表现,原发疾病本身的特征症状尚未充分显现所致。因此,对于诊断为癔症的病人,特别当疑有误诊的可能时应密切注视临床症状的变化和进行随访,以免误诊。
治疗上,早期充分治疗对防止症状反复发作和疾病的慢性化十分重要,应予以强调。初次发病者,合理的解释,说明症状与心因和个性特征的联系,配合理疗和语言暗示,往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若是患者之前病程已经数周,而且询问家属有反复发作倾向者,则根据病情,应该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择机转入精神病科,系统制订精神治疗与药物和物理治疗相配合的整体治疗计划。
急诊接诊医生遇这类老患者则不宜匆忙、草率采取简单的语言暗示。尽管暗示疗法当时有效,但以后容易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取代原来的症状。盲目治疗极易招致医患纠纷。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基本明确以后,应尽可能避免反复检查,过多的、不必要的检查,往往会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化。在询问病史或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不恰当的提示,可使患者出现一些新的症状和体征。
再次,在接触病人和治疗过程中应避免环境中的不良暗示。过多的人围观、对症状过分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
- 上一篇文章: 羊角风和癔症有什么区别
- 下一篇文章: 什么是癔症性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