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能减肥,这不是胡说
大家好,不知各位国庆假期过得如何?
今天我发的这篇来自rita。我们在上一篇中聊到过邪教教主江藤幸子利用心理暗示和安慰剂效应,来使一些信徒的「病情得到缓解」的事实。也许你会简单地把这个解释为「心理因素」,而这一篇,我们就来实际讲讲,这种心理因素是如何在你的身上产生真正的变化的。
说句题外话,90年代祖国神州各地涌现了无数「气功大师」,每天都有各种「带功报告会」在各大城市里开展,甚至连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都会有「神人」在现场「坐镇」。这些,其实都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大师在台上一发功,台下的人们就会「感觉到能量的波动」,甚至站起来手舞足蹈来「接收功力」,直到整个会场的人都开始「集体撒癔症」。
(图片来自冯小刚主演的电影《冤家父子》,改编自王朔原著《我是你爸爸》。图中戴帽子和黑墨镜的人就是冯小刚。)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我们在产生想法的一瞬间,我们究竟思考了什么。
我从学校回家,正好看见Natalie在我家门口站着,我产生的第一个想法是,她刚才在慢跑,跑到我家附近,渴了,想跟我借点水喝。于是我过去,友好地招待她进屋。
我从学校回家,正好看见李三X在我家门口站着,我产生的第一个想法是,他肯定做错什么事了,跑到我家门口来谢罪。于是我走过去,气非常不顺,一脸嫌弃:“你又干嘛呢”。
同样的事件,两个不同的人,为什么我的反应那么的不同,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我对这两个人平时的表现有了一定了解。Natalie喜欢跑步,并且没事不来我家;李三X喜欢作死,三天两头作了死之后来给我谢罪,所以我在看到他们的时候就会自动联想到他们平时的表现,然后下意识地做出判断。
你说得对,我们在潜意识里给每个人都赋予了几个关键词,在我们想到或者看到这些人的时候,这些关键词会自动变得活跃起来,
因为这些词被点亮了,在我们脑子里变得很活跃,所以我们更容易先想到这些概念,也更容易把这些概念跟当时的环境挂上钩,让我们得出一个相关的结论来解释当前的形式。
也就是说,看到李三X之后,八角梅花亮银锤就会成为我脑子里的一个活跃词,如果这个时候你问我我生日礼物想要什么,八角梅花亮银锤就会第一个进入我的意识,所以我会跟你说我想要八角梅花亮银锤。
这就是目前认知心理学对于人类想法的产生的一个模型,叫做prime。
那这跟心理暗示有什么关系呢?
这跟心理暗示原理相同,同样一个机制,同样一个意思。
除了对这个人我们会产生活跃词以外,一部分环境原因在影响着我们的想法,让我们产生一些活跃词,而我们根本意识不到。
还说Natalie站在我家门口,为什么我第一反应是她口渴了,而不是想来看我一眼打个招呼,或者想跟我借别的东西呢?
有可能是我在回家路上看到了可口可乐的标志,而“冰汽水”和“口渴”这两个概念在我脑子里也被点亮了,变成了活跃词,准备好让我拿来产生想法了。
有的朋友会说,我一天到晚在大街上看到那么多东西,而且我都不记得我看见过什么,我也没有仔细思考过我看到的这个东西,或者这个东西一晃而过我根本没反应过来,这样的还会影响我的判断吗?
心理学家告诉你,会,而且这种一晃而过的东西最能测试你的潜意识,让你弊都作不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环境对于潜意识的影响,也就是俗称的心理暗示。
SublimintalPriming(阀下启动)是认知心理学家经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它利用了人类会受到快速暗示的这一机制来测试或干预被试的想法或行为。
SublimintalPriming的工作方式为,在人眼前快速闪过某一画面/单词,速度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自己看到了什么。而人会受到这些概念的影响而改变行为或对某事的认知。
讲个特好玩的实验来解释SublimintalPriming,暗示影响行为,教授给讲的,我没记文献的名字,没法引用,不好意思。
这实验目的好像就是玩大学生。
给大学生眼前闪单词,嗖嗖嗖的特别快,因为速度快得让人类反应不过来,大学生们都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东西。看了一会之后,心理学家说,你们回家吧。大学生?????就回家了。
这个实验就做完了。
这个实验结论是什么呢?大学生脾气都很好,被人玩了还不打人不闹事的就都回家了。
不不不不是。
被试大学生当中一半学生眼前闪过的是中性词,比如说桌子,花,塑料袋;
另外一半学生眼前闪过的是跟“老年”有关的词,比如说“衰老”“假牙”“皱纹”“白发”“拐杖”“李三X”
然后这帮学生要回家,从实验室走出去到门口,走路的样子被录像机录下来了。
实验结果是,那些被闪过跟老年有关的词的学生走路的速度,明显比被闪过中性词的学生走路慢。也就是说这帮学生受到那些一闪而过的概念的影响,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而从头到尾这些学生自己啥都没意识到。
这看着像邪教神棍,不过数据确实是这么显示的,真的没辙。
上面那个实验是心理暗示改变行为的,下边这个实验是心理暗示改变想法的。
Baldwin和一帮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叫做“我的教授正躲在我的思想之后看着我”。
同样是用SublimintalPriming的方式,他们找了一堆研究生,然后收集了这些研究生的导师皱眉不高兴的照片。等这群研究生来了实验室之后,心理学家给他们嗖嗖嗖地闪他们导师不高兴的照片,这群学生蒙逼着不知道自己刚才看了什么。这个时候,心理学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正在做的研究打分,结果发现被暗示导师生气脸的研究生,给自己打分普遍低于控制组的学生。
也就是说当他们受到“导师不高兴”的暗示之后,他们会降低对自己研究的评价,改变了想法。
SublimintalPriming的应用有很多,而道理只有一个,就是你在快速接触某个概念的时候,你脑子里相应的概念就被点亮了,你不一定能意识到,但是这个概念会变得非常活跃,做好准备要在你接下来的判断里插一脚。
由于人们意识不到身边SublimintalPriming的存在,而它又确确实实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我认为我们平时所提到的“心理暗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我记得社会心理学的教授跟我们说过,在SublimintalPriming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广告商跟疯了一样,老兴奋了。闪你一下子让你不知道你看见什么,就比如说你坐地铁嗖嗖嗖特别快,外面给你搁一广告,你都没看清就过去了,但是概念留在你脑子里影响你,让你选择他们的产品,还让你觉得这是你自己做出的判断,贼厉害。但是后来这种行为,听说因为含有操纵消费者的成分在里面,就给禁止了。真的有没有被禁止我不清楚,就算有,我估计我也没注意到。
有些朋友还问我催眠是怎么一回事,就街边上变魔术,能知道你想法操控你行为什么的。我之后会详细地给大家讲讲催眠,不过今天刚好提到了SublimintalPriming,那就带一句,很多催眠基本都会用到SublimintalPriming。我推荐大家去看看神探夏洛克(英剧)巴斯克威尔的猎犬那一集,大致就是心理学上priming的应用,剧中的说明基本上就解释了一部分街头“魔术”“读心术”“算命”“催眠”之类的好像能读心或者预测未来的玩意儿,并且也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如毒品的影响),人更容易受SublimintalPriming的影响,而对环境带来的暗示深信不疑,并且觉得这种判断来自自己或理性的判断。
SublimintalPriming现在在心理学当中基本被作为一种手段来研究别的行为或者机制,很有用,得出来的结果也比较有说服力,不光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的实验也经常使用SublimintalPriming,对于研究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怎么保证不会被人拿去做坏事?
保证不了
怎么预防
戳瞎双眼
谢谢各位的阅读。
这位是哈路,我的猫,他总跟着我。
============================
李三X的结尾语:
所以我希望各位在看完这一篇之后,能够对「心理暗示」有个更加科学的理解:它并不是毫无作用的「心理因素影响」,而是真真正正会作用在你我的身上,并且使我们的行为、习惯、思维发生变换的力量。
我们相信星座、相信塔罗牌、相信面向、手相,而通过在听取以及理解这些分析结果的同时,它们中的正面结果就会以暗示的形式传达给我们,从而让我们在生活中增加更多的信心。这是心理暗示中正面的影响。
与之类似的,还有在日本也曾经盛行过的「自我暗示减肥法」、「自我暗示考试必胜法」等等。然而因人而异,因为各人对于暗示的接受程度不同,其结果也千差万别。也许正应了那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但是,心理暗示被滥用、恶用的方式,其实也完全不少。除去邪教组织不说,有一个心理暗示的影响,在你我不知不觉之间就开始破坏我们的生活,干扰我们的事业,让夫妻情侣反目,让老板同事讨厌你,让你丢钱包丢手机,让你开车剐蹭追尾,让你股票一赔再赔,让你彩票回回不中,让你被延误登机,让你跟闺蜜撕逼。是的,我说的就是这个充满了神秘感的词:
「水逆。」
谢谢阅读。
- 上一篇文章: 明日开拍来常熟万达,只要你想,没有什
- 下一篇文章: 癔症症状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