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红卫兵和集体臆症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是否陷入一种集体的臆症中?这种心理状态如何解释?

文革是我们讨论甚少的一个特殊时期,若是偶尔提及起来,被用作标记最多的词也不外乎“疯狂”,“失控”,“个人崇拜”,“理性缺失”。作为历史的研究者,回溯那个血色的年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集体的癫狂和失控呢?知乎上不乏对这种心理现象颇有见解的解读。以下摘抄过来,借来思考。

l摘自帝哲,世界上所有的习以为常都不同寻常

请一定要看两篇非常有质量的文章,看完对这种群体性无意识的癔症自然能更深刻了解:熊培云: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用一个班级做实验微缩地演绎了纳粹那种集体无意识狂欢的产生过程,以及独裁下人们的心理状态)赵宗彪:我们距二次文革就一个小时(以中国反日情绪中出现的打砸抢烧为例子,描绘出了文革中人们的心理和情绪,虽然题目稍显夸张,但很直观的反映出了当年的文革)然后有一个视频《朝鲜人是如何被洗脑的》也非常有意思,号称美国地理杂志记者冒死跟随医疗志愿者潜入朝鲜拍摄的。外国医疗志愿者进入朝鲜为朝鲜人治疗白内障,被治好的人们最后没有一个感谢医生,都在冲着金正日和金日成的画像磕头,痛哭流涕,高呼万岁。视频结尾有几句非常经典的话:每次有患者康复,我们都会很诧异地看到他们冲着领袖感谢。虽然朝鲜人民过得很苦,但大家把所有的功劳都归诸领袖。我看到千百人鞠躬道谢,说出完全相同的话,一遍又一遍,重复了又重复,我开始纳闷哪些人是出于完全真诚的,哪些人又是因为恐惧而假装?

最后我终于明白,世代经过极权统治,彻底洗脑,真正的恐惧和真正的信仰可能并无差别。

l摘自米奥,大王叫我来巡山

我想从群体的角度来说一下。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的群体影响一章里有两个概念。去个体化和群体极化。去个体化是指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可能抛弃了道德约束,以至于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举个例子,大家一起喊的时候,你也跟着喊,这个时候你的声音在这个群体里面就不算太突出。这个叫身份匿名性。当大家一起喊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大家处在一个被唤起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都很嗨,然后就很容易跟群体一起做一些冲动性的举动,尤其是在有身份匿名性的情况下,后果自己想吧。群体极化是指,讨论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举个例子,假如你本来只是觉得某个老师或者上级有一点儿蠢,然后跟同学或者同事不经意间讨论了一下,结果大家都说他蠢。这时候你就会觉得那个老师或者上级蠢的无可救药。这种想法一再加强的话……有什么后果就不用我去说了。这就是为什么当年红卫兵对“牛鬼蛇神”为什么那么痛恨,简直就像有不共戴天之仇。大家都说牛鬼蛇神有罪,即使你刚开始觉得他只是“可能”有罪,慢慢的也会觉得他罪无可赦了。如果想对群体心理学有更深的了解的话,推荐《乌合之众》

l摘自曹梦迪,学之。

其实用心理学里两个著名实验就能解释:StanleyMilgram的电击实验:“领导叫干啥我就干啥。”SolomonAsch的线段实验:“别人干啥我就跟着干啥。”

l摘自摘自江流儿,娱乐至死

反思文革的话,红卫兵运动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当时的大多数成员依然在世,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这一问题大多是支支吾吾的回避、“选择性失忆”,或是归咎于因个人崇拜而引起的乌合之众式的“集体癔症”。这种避重就轻的态度正如前些天宋**同志道歉一样令人难以原谅。简单概括吧:红卫兵运动的确是因个人崇拜而起的,但红卫兵们积极闹运动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他们并非因为被领袖感化而参加群众运动,而是因为被忽悠说“参加运动有助于你们的利益”而加入了红卫兵(详情请了解红卫兵的派系之分及派系矛盾)。红卫兵只是用于树立领袖个人魅力型权威的工具。“领袖中心论”和“集体癔症”实际上将群众完全看作无理性的群体,完全夸大了领袖的个人魅力。群众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不是完全盲从的社会群体。除了对领袖的崇拜之外,也有对自身理解和利益的诉求。

l摘自诸子淼然,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人说过,这一群人可以用另一种称呼,叫做“暴民”,文革之所以恐怖,是因为文革激起了社会上的暴民,对社会造成了很恐怖的影响,一个有道社会和文明社会,必然是知识分子为主导,就是所谓的精英治国,而文革利用的不是精英,是对文明缺乏理解的暴民。不是什么集体癔症,而是这样一群人一旦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后果是可怕的。

l摘自知北游,历史、民谣爱好者//id来自庄子

群众运动的的潮流一旦开始,即使是他的发动者们也无法让它轻易停止了。一旦大家都陷入了癫狂,恐怕光是那种氛围就令人无法思考而纯粹的只会随波逐流了,即使有异见分子也会决然的被广大群众所扼杀。

l摘自李弗,阳光,理性,勇气。

不是癔症,因为每个人(归纳得)都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杨小凯的《牛鬼蛇神录》,陈凯歌的《少年凯歌》,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等,从中很明显地看到人性的脆弱,个人意志在强权和集体下面的不堪,人们从众,作伪,不敢真实地面对自己和事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恐惧,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真正的爱。

l摘自陈小槑

不是的。关于这个群体,你可以看看梁晓声的半自传体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当然,不能当作严谨的史料看。但是我觉得你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因为知识的不足,而是反映出了很多人认识上普遍存在的误区。

·“举止异常的人不一定都是疯子”——阿伦森《社会性动物》

·“把对罪行的说明集中在某个方面,同时也就赦免了其他所有人及所有事物,‘他们’受到的责备越多,‘我们’这些其余人就越安全,我们为捍卫这种安全所要做的也就越少。”——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

以上皆摘自知乎,标题即为原知乎问题标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bfbz/1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