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就像得了癔症似的
不以为耻的说,我就是个年轻人。
大概我的失落多数源自于自己,但物属同类,把自己批判一番总比每天趾高气昂的自得其乐好。
是的,年轻人常常喜欢自得其乐。这一点像极了阿猫阿狗,无论闲与不闲,它总会沉浸其中。重复的感官和身心容易使它们产生一种错觉——自己正从事着一项伟大的事业。
年轻人是这个社会最大的troublemaker(祸害),却也是最大的victim(受害者)。他们刚刚从学校的工厂里面出来,勾心斗角学的还有些生疏,对于假模假式的人情关系还有些遮遮掩掩。但是又不得不面对从小困扰着他们的问题:该怎么站队?
中国的年轻人现在特别喜欢站队,一张慑人的虎皮意味着你的前前后后站着一大堆和你一样的小伙伴,特别是在争论或者表态的时候,数千年前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古风这时候得到最大化的发扬。对不起,人多就是真理,不需要和你解释什么也不需要听你说什么,我们只需要彼此的应和来解决我们内部的团结一致。
至于问题本身似乎不太重要了。
斗争哲学被诟病,谁都不敢明面上说这是种文革做法。可事实上大多数人遇到问题特别是社会问题的时候,就不约而同的文革起来了。
这不稀奇,社会问题就是群体问题。群体分赃不均是常态,只不过以前还有套君子教育和封建王权悬在升斗小民的头上。现在不同了,网络给年轻人一把机关枪,说:“你们现在了不起了,谁他妈敢跟你们斗。你们上网就能喷死他们。”
可惜啊可惜,世界上最大最永恒的斗争永远是内部斗争。
这个社会里的论战大多要从平等的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大批判,这是人类永远都改不了的群体的兽性,全世界都一样。不管你说的多么冠冕堂皇,最终争的都是谁好谁坏而不是谁对谁错。
因为年轻人和中年人、老年人一样,他们都虚荣。只不过中年人已有了一些,老年人已动弹不起来。最有活力的暴民从来不能让他们饿着。
所以尽管网络给了他们枪,但是面对着大炮他们也哆嗦的尿裤子。这固然有从小爸爸妈妈告诫他们不要和XX作对的神仙迷魂汤,还有他们自身早已在学校和社会里摸爬滚打的十分清楚。
于是他们为了证明自己不怂还有那么些英雄样子以便于装X,要么摸着大炮的柱子神情陶醉的说,好炮好炮。他既不问这门炮是怎么造的,又不问这门炮怎么用的,更不敢把眼睛伸到炮口看一看。有时候我真怀疑他们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别人要是对他们自以为的偶像或者标杆说上那么两句,就一副要杀要剐的样子。无论是政治上还是艺术上,那种惜炮如金却又不知所云的样子令人作呕,当然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五毛和美分。
还有一种人则选择远离大炮去当和平子民,但你以为他们就不搞斗争了?那些小圈子里有一种糖衣炮弹叫做神圣,谁把自己的动机神圣化,谁就是老师。别人还不敢明着得罪你,因为这就是政治正确啊。你去年轻人多的看一看,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偶像们或者老师们说一句,他们很乖巧很合时宜的在下面“哦”,一副我懂得的样子。
如果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一样,你说“我不懂”。立刻就会有一群公鸡竖着汗毛对你说,“你当然不懂啦,这是逼格。”
最后一类叫阿Q式的年轻人,他们的演技一百分,甚至已经人戏不分。就跟放焰口的和尚唱的经一样,他虽然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依然很虔诚的去唱。他们已经完全世俗了,他们热爱庸俗,喜欢流行明星,小富即安。偶尔他们也会抱团,那不过是对演艺明星的指手画脚罢了。大多数时候,他们选择沉默甚至视而不见。他们远离政治,远离斗争,却在斗争来临的时候永远是斗争的牺牲品。
大多数时候他们很正常,像个机器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可是他们的病态表现在对某一类无聊且遥不可及的事物的偏执型追求,这种心理畸形的需求来自于他们对现实的性无能。
这三类年轻人瞧不起另外那些人。可惜的是,他们永远不会说真话。因为即使他们想说的时候,也已经发现他们已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了,甚至他们已经不能怀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就像那首《十万嬉皮》唱的那样,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敌视现实,虚构远方。东张西望,一无所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喜欢养狗,不爱洗头。不事劳作,一无所获。厌恶争执,不善言说,终于沦为沉默的帮凶。借酒浇愁,麻醉内心。纵火的青年,大梦一场的年轻人。
但我也认为这样的年轻人还是有的:他们热爱艺术、热爱科学,并且尊敬这样的事业,但并不希望这些领域里的事情和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他对别人的责任、他的爱憎感情发生关系,更不愿因此伤害这个社会。
毕竟大多数人最后都会说,“算了吧,何必呢?”这是那群人胜利的不二法宝。
本文是一位年轻的和尚于剃度之前所写,与爱吃豆腐无关
有种喷我啊
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 上一篇文章: 世界老年痴呆日万万没想到,雾霾竟也是
- 下一篇文章: 高考医疗队的绝密抢救物品居然是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