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方言纳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个老

“咱林州气象新,全市上下创文明,提起环保这一块儿,变化说不清有多大儿……”10月31日,林州市民赵长生为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快板。赵长生今年67岁,因为喜欢用林州方言说快板,“老快板”赵长生被确定为林州方言纳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录音人。今年10月中旬,赵长生带领3名林州人在河南科技学院参与了林州方言的影像录制。

“打竹板儿,呱呱叫,台前来了俺老赵,老赵没有啥材料儿,就爱出俩小快板儿……”赵长生是远近闻名的“老快板”,他说起快板来如行云流水,一口地道的林州方言,让人听起来倍感亲切。据赵长生介绍,由于林州方言独具特点,林州市已成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的一个汉语方言调查点,他本人也有幸作为林州方言的发音人之一,参加了该工程相关项目的录制工作。

“方言也是咱林州的文化之一,我能为保护咱们的方言出一点力,我觉得很自豪。”赵长生说,国家对方言发音人除了年龄上的要求,还包括必须是在当地出生和长大,家族语言环境单纯,未在外地常住,能说地道的当地方言等内容。今年67岁的赵长生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几十年间几乎没有离开过林州。他对林州方言长期有所研究,尤其擅长编写、表演林州方言快板。许多脍炙人口的段子被他搬上舞台、荧屏,制成了节目,得到圈里圈外人士的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省语保工程调查人员破例将他确定为林州方言的主要被调查对象。

记者了解到,林州市此次调查对象包括方言老男、青男、老女、青女四人,而赵长生主要承担了方言老男被调查的各个项目和口头文化发音人的部分项目。

“咱们林州话属于晋语系邯(郸)新(乡)片区,其语音铿锵有力,变音较多,四声分明,至今仍保留入声。在河南绝大部分方言势弱的情况下,依然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的原始状态,很有研究价值。”被问及为什么林州市会成为方言调查点时,赵长生这样说,“比如‘合’‘剥’‘七’‘石’‘竹’等字,用林州话表达时,其发音短促,喉咙一收,而且在汉语拼音中找不到相应的韵母,它们就是入声字。”

“咱林州的调查工作由河南科技学院承担。今年6月确定调查对象,并展开前期调查工作,10月在河南科技学院正式进行录音、录像等主要调查工作。”赵长生说,“在河南科技学院录制的那几天并不容易。录制过程中,眼睛要长时间盯着镜头,不一会儿便又涩又酸,禁不住泪水直流。为了减少疲劳,我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摄像机镜头上放个纸球或盒子,以减轻视觉疲劳。尽管录制的过程有些苦,但能被确定为林州方言的发音人之一,为传承和保护老祖宗留下的这份语言遗产尽点绵薄之力,我觉得很光荣。”赵长生说。

据了解,教育部、国家语委自年起启动语保工程,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除了文字记录,还包括录音、录像,要请当地主要方言发音人录制个单字,个词汇,50条语法句子,还有会话、故事、讲述等话语资料和地方文化、地方普通话等调查项目。工程技术参数全国统一,最后形成的文字、录音、录像资料一并纳入全国语料库。“十三五”期间,我省共需要调查汉语方言点25个,年年底前完成。除了18个省辖市各分布一个点外,还选择了包括林州市在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灵宝市、兰考县等7个地方作为调查点。

据悉,此次调查工作要求极为严格,所有文件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最终形成的文件和影像资料,还要经专家审核鉴定,方可纳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永久保护使用。

部分常用林州方言词汇(拟音,正字部分未考究)

待见[喜欢]

后了[不要了](考证正字为“休”,“休”在中古汉语中发音为hou)

后了呀[不会吧](考证正字为“休”,组词休了)

俗种[出洋象]

不挡[可能]

看中[正好]

龊种[孬]

屁打架[什么都不是]

癔症[发愣]

还算捏搁[差强人意/还算凑合]

喝嚷[吵闹]

(来源:安阳网安阳晚报记者常秀明)

爆料合作:









































甘肃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bfbz/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