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癔症性精神障碍
什么是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患者发作时共有两大类障碍表现,一类是癔症性精神障碍,一类是癔症性躯体障碍,因此所谓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的一类症状表现。那么这种症状是如何引起的呢?
癔症性精神障碍常由明显的精神刺激和不良暗示而引起感觉方面的障碍,病人发作时有持续的负性情绪体验和应激紧张,并使心理的焦虑水平升高。患者在受到刺激后,呈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情感失调,患者的情感色彩浓厚、夸张、做作和易受暗示。
意识障碍以朦胧状态多见,意识活动局限于与情感体验相关的内容上,给人一种向外表露或“尽情发泄”的印象。有的自觉十分委屈;有的惊恐惶惑;有的情感爆发,易激动,甚至大哭大笑,捶胸顿足,以头撞墙,在地上打滚,手舞足蹈,撕毁衣物,乱唱乱骂等戏剧样表现;有的昏睡;有的过度换气;有的抽搐发作;有的用生动的表情,夸张的动作以博取旁观者的注意和同情,越是在人多的场合,发作越厉害。因此,发作时应将患者置于安静环境中,并应尽量减少陪人,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促使症状逐渐缓解。
通常患有癔症性精神障碍的人大多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体验,如果及时的治疗和防治,患者很快就能康复,要善于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减少让患者接触任何刺激,避免对患者的任何不良的情绪刺激,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的康复治疗树立良好的生活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患者感受亲人的关怀和温暖,有助于病人控制和治疗自己的疾病。
对于癔症性精神障碍预防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一般而言,只要不断完善自我,那么就能增加自己的对各种心理疾病的抵抗力,并且一旦出现癔症性精神障碍就及时向心理医生咨询助,那么就能有效防治。
癔症对身体的危害
撒癔症的危害
(1)情感代替理智:“情感逻辑”混乱。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转移为另一种情感,他们对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如对某人有好感时,觉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当遇到一点小事时就立刻认为这人一无是处,是最大的恶棍。这就是癔症者的“情感逻辑”。其判断推理完全从当时的情感出发,情感有了变化,其判断推理也随之改变。
(2)暗示性强: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影响,尤其是当他对某人印象良好时,则该人的意见都会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来。他们的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各种身体不造感可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
(3)自我中心和好幻想:他们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他们富于生动的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象和现实常易混淆一起,以致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想象还是事实,因而造成他在说谎的印象。
癔症还有其他的危害,有时候甚至能引起许多非常严重的躯体形式的疾病。近年来发现撒癔症可以引起癔症性瘫痪。瘫痪,以单瘫或截瘫多见,有时可四肢瘫,起病、较急,瘫痪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活动但无力,重者完全不能活动。该症客观检查不符合神经损害特点,瘫痪肢体一般无肌肉萎缩,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少数治疗不当,瘫痪时间过久可见废用性萎缩。癔症性瘫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以后就会反复发作,治疗过程变得很漫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深重的“灾难”。
何日辉主任表示:癔症是十分常见,但是对生活质量影响巨大,愈后差,很难治愈的疾病。但是我们不能惧怕撒癔症的危害。只有正视它并且了解他,才能帮助我们战胜疾病。
癔症的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暗示疗法。暗示疗法是消除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措施,特别适用于急性起病的患者。可分为觉醒时暗示和催眠暗示两种。患者迫切要求治疗者,在觉醒状态下,通过语言暗示,或配合适当理疗、针刺或按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病程较长,病因不甚明确的病例,往往需要借助药物或语言催眠疗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阻力,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催眠疗法。除用于增强暗示感受性,消除癔症的躯体症状外,尚可用以治疗癔症的遗忘症、多重人格、缄默症、木僵状态、以及情绪受到伤害或压抑的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可使被遗忘的创伤性体验重现,受到压抑的情绪获得释放,从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在催眠或觉醒状态下,引导患者倾诉其内心苦闷,使受到伤害或压抑的情结向外宣泄的治疗方法,称为疏泄疗法。对情绪障碍突出的癔症患者可收到良好效果。解释性心理疗法。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认识疾病的性质,帮助患者分析个性存在的缺陷,以及克服个性缺陷的途径和方法。适用于除癔症性情神病发病期之外的各型癔症。分析性心理疗法。分析性心理疗法着重探寻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引导患者认识无意识动机对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主要运用于癔症性遗忘,多重人格和各种躯体障碍。可采取精神分析技术或领悟疗法。药物和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癔症性朦胧状态、精神病状态或痉挛发作时,很难接受正规的精神治疗。物理治疗:针刺或电兴奋治疗对癔症性瘫痪、耳聋、失明、失音或肢体抽动等功能障碍,都可有良好效果。了何日辉主任认为以上对于癔症的治疗方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有癔症的患者要及时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体的体质。要根据全面的状况给予治疗。
癔症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症。之所以特殊,是因为相当数量的癔症患者不具有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如具有自知力、感到痛苦、主动求医、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等。因此,按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来定义,癔症是一类紧接心理社会刺激起病或发作,症状缺乏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且可因暗示或“继发得益”发生、加重或减轻、消失的神经症。
临床表现:
癔症起病急骤。起病前多有心理社会刺激,通常为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汇总的一般矛盾,强烈刺激则很少见。多数起病于青年期,35岁以后初发者极为罕见。
癔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癔症症状,即无病理基础的症状和体征。癔症症状与患者想象中的疾病的症状相似。它可以是患者见过或听过的亲友等曾经出现过的某种疾病的症状,也可以是患者本人曾经有过外伤等不健康体验而想象必然会伴发出现的症状,如有过腿伤史的出现“瘫痪”症状,有头部撞伤史的出现“遗忘”症状等。癔症症状与真正疾病症状的相似程度,则取决于患者对该种疾病的知识水平。知识水平越低,癔症症状越不像真正的疾病症状;知识水平越高,则癔症症状就越像真正疾病的症状。
尽管癔症症状表现为患者自己想象中的疾病症状,但癔症症状并不是故意的,而是无意识的,也即不是装出来给人看的,不管是在人前还是独处,在发病期间,癔症症状同样存在。
具体表现可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两大类。
癔症性精神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情感爆发。患者一会狂笑不止,一会儿又嚎啕答哭;一会儿捶胸顿足,一会儿又满地打滚;一会儿拼命扯头发,一会儿又极力撕衣服……以幼稚、做作、夸张性表演的姿态,尽情诉述和疏泻自己的委屈、痛苦和愤怒、历时可达数小时之久,甚至彻夜不眠,给人一种精神错乱的感觉。如果伴有幻觉和毁物、伤人、自杀等举动,则有时也被称之为“癔症性精神病”。
癔症性精神障碍的其他临床表现还有:
癔症性遗忘:遗忘为突然发生,可能遗忘某一重要事件或遗忘某一阶段的经历,也可能遗忘以往的全部经历和事件,严重时甚至连自己的姓名和身份也会遗忘。但患者意识清楚,其他认知功能和适应功能良好。
癔症性漫游:漫游为突然不辞而别,到处游逛,既无目的也无计划,数小时或数天后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陌生环境,但不知为何会来这里。在漫游期间,可进行复杂的活动,不仅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照顾,如饮食、避免危险等,而且能很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如问路、乘车、购物、看戏等。
癔症性假性痴呆:痴呆发生突然,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回答错误百出,记忆完全丧失,但又似乎给人一种装出来的感觉,并不像真正的痴呆,使人摸不着头脑,难以判断。
癔症性交替人格:患者突然改变身份成为另一个人,被神灵鬼怪或亲友的亡灵所附体而出现附体症状。这时患者把自己真实的身份排除在意识范围之外,完全以神灵鬼怪或已故亲友等新身份说话和行动。
癔症性躯体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癔症大发作。患者突然跌倒,手足乱动,虽类似癫痫样的抽搐和挺直,但没有痉挛和强直的规律。无明显的意识障碍,能根据周围人的举动、言语等反应对发作症状作相应的调整。
癔症性躯体障碍的其他临床表现为癔症性运动障碍和癔症性感觉障碍。
癔症性运动障碍有癔症性瘫痪、癔症性失音、癔症性震颤;癔症性感觉障碍主要有癔症性失明、癔症性失聪、癔症球、癔症性肤觉缺失等。
早期白癜风症状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上一篇文章: 癔症性精神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超完整版普通话VS北京话,完全看醉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