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就是在用生命吹牛逼
你也许还不知道,但你的身体早已知道:身体越对称的人,你越喜欢,首先是脸。
排卵期女性的脸部会显得更对称一些,对脸部对称的男性也更感兴趣。
身体对称是良好基因的重要标志,对于对称的偏好,早在漫长的演化中植于每个人深处。
2动物也一样。
蓝鳃太阳鱼颜色鲜艳,公鱼求偶时会游过来游过去,全面展示其良好基因。
但有一些蓝鳃太阳鱼长得不对称,一侧比较鲜艳,另一侧则比较灰暗。这些鱼很难找到繁殖机会,本来早该灭绝了。
它们是怎样代代传下来的呢?
靠骗。
求偶季节,遇到母鱼,这些公鱼会游过来,但并不来回游动,而是过一阵又从同一方向游过来。这些公鱼永远只给母鱼展示比较鲜艳的那一侧身体,有些母鱼就上钩了。
永远只以一面示人。谁说求偶容易呢?
3人更会骗。
与别人针锋相对的时候,男性会尽量伸展身体,显得较为高大,如同公鸡打架时会奋力把翎毛打开。
男性在照片、画像里的脸与身体的比例,都比实际比例要大。
一项研究分析了15世纪以来的画像及媒体刊登的照片,发现:男性系统性脸大,女性系统性脸小。画家和摄影师下意识地就这么做了。。。
男性要这么大脸,有用。面对面的时候,谁愿意丢面子呢?
往四周一看,总有许多这样的人:自信,果断,目光炯炯,自带主角光环,也许你会很羡慕他们。
他们骗了你,当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在骗你。
骗到深处,欺人与自欺浑然一体,难解难分,成为生存的基本状态。
4人们普遍过度自信,尤其是男性。
在任何事情上,几乎不会有人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水平——那至少有一半人肯定是错的。
之所以会这样,要从远古说起。
性这件事,从来是男追女。男性在性上倾向于进取。求偶成功,那就开出了一条新的基因传递链;求偶失败,只需要腆顔走开。
收益很大而成本很小,何乐不为?
自信进取或者假装自信进取,成为漫长进化史上男性的占优策略。
女性则不然。一夜情之后,男的是可以穿上裤子就走人,而女的就得面对养育后代的成本。
所以一定要挑,挑那些“负责任”的男性,共同养育后代机率会大一点,挑那些有能力的男性,后代获得的资源会多一点。
漫长的进化中,男性女性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男性大体比较自信,女性大体比较慎密。
5当然,男性为过度自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车祸肇事者中,男司机居多,而不是人们经常嘲弄的女司机;
炒股也是男的亏得多:过度自信导致过度交易,没赚到钱先被薅了羊毛;
世界各地人均寿命因医疗营养条件而有差别,但无论何时何地,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都会长男性几岁。
——男人真的是在用生命来吹牛逼。
6欺骗与反欺骗,构成了一部另类生物进化史。也构成了人类智力演进的基本动力。
任何撒过谎的人,都知道骗人不容易。为了骗住人,骗子明知真相,却要在自己的意识中抑制真相,编出假相,还要编得跟被骗的人所知的情况兼容,要表达得令他信服,这一切自己还要都记住,不能前后不一致——
对骗子的认知负荷考验很大。
所以,表现紧张不是骗子的标志,表现得一点都不紧张才是。骗子认知负荷过载,没有余力去紧张。人在紧张时会增加眨眼的次数,但骗子不会。
如果有人跟你说话长时间不眨眼,小心点。还有一个马脚:因为注意力过载,骗子的声带会比平常僵硬,音调会不自觉地变高。。。
7骗人太累,所以骗过别人的最好方法,就是先骗过自己。
人们为什么会怀念苦难?
记忆不是逐渐褪色的照片,它来自人对过往经历的重构,因此也极易受操纵,无论这操纵是来自自己还是他人。
在这个意义上说,口述史有其价值,但不能因为当事人有亲身经历就把其陈述视为信史。刑事诉讼强调只有口供不能定罪,也是这个道理。
对那些已经做出、无法改变的决定和经历,人们事后总会将其合理化,就好像启动了一个心理免疫系统。
上一代中有许多人,红卫兵时代冲锋在前,被抛弃在后,上山下乡在农村一掷十年青春,,,现在回忆当年却充满温情与留恋,似乎那是最美好的年代,甚至情难自抑,穿上绿军装,背上绿挎包,抹上腮红,集体上街发作一场癔症。。。
9为什么证据再有力也不能消弭纷争?
人总是倾向于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忽略那些不利的证据。用嘴炮消除不利证据的能力,人在生物链上同样占据顶层。
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政府将几十万在美日裔搬离家园,集中居住,严加看管,担心他们搞破坏。可是,直到二战结束,这群人也没有搞过破坏。
他们显然是无辜的,难道不是吗?
“不!”负责此事的德威特将军说:“没有发生破坏,恰好是将会发生破坏的令人不安的证据。”
事实和历史一再证明,出现相反证据,反而会强化当事人的原有偏见。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
湖说:
我们一辈子都在坚持自由意志和受到他人影响之间痛苦地煎熬。
这个,没法破。
——
“老婆,我玩的时候能想着你吗?”
“老婆,我想你的时候,能玩吗?”
你喜欢听哪个?哈哈,其实话都是一样的。“你的作品我有三点修改意见”
“这作品要是能增加三个东西,肯定更受欢迎”
你又喜欢听哪个?。。。
理论上讲,任何一层意思都可以用两种措辞来表达。
一个是收益措辞,强调对方会得到什么;另一个是损失措辞,强调对方会失去什么。
人,天生都害怕损失。所以一个人会不会说话,关键看他经常是用哪一种措辞。
——把损失措辞改成收益措辞,立马显得自己情商高很多!
戳↓↓↓用生命长见识↓↓↓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上一篇文章: 你应该知道的儿童预防接种小常识
- 下一篇文章: 混在北京,有些话你压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