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的表现和预防
神经性厌食症,又称为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
由于长期控制进食,甚至还不断地用手指刺激咽部,使吃进的食物再吐出来,这样人为地打乱了正常的神经生理反射,导致大脑"见到"食物信号不再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面对食物不再有饥饿感,而是真的从心里感觉厌恶、想吐,最后心理、生理反应趋于一致,形成病理性神经反射。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3-25岁期间,主要罹及女性,男性与女性患病之比约为1:9.5。
临床表现体重明显下降,出现水肿;体内缺乏脂肪,容易发冷、畏寒;体内激素水平异常,造成毛发细疏或体毛过多;
心脏功能下降,心率缓慢、血压下降、心率失常,导致猝死;心血流量降低,脑血管供血不足,易造成晕厥。
女性多月经减少或停止,男女都有性欲缺乏;
患者还可有其他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如癔症球,上腹饱胀不适,不能解释的疲劳,对性欲不感兴趣和失眠等。
患者常伴有性格改变,如抑郁、焦虑、喜怒无常、强迫或反复做某件事;常说谎、隐瞒其进食习惯等。
皮肤变得粗糙干裂、柔毛出现、体温下降、心跳缓慢、身体衰弱、脱水、脸色苍白。
治疗中药治疗
食滞型--由于长期饮食不节,导致食无滋味。应采用消食导滞方法。
湿困于脾型--由于脾失健运,导致湿困体内,有胸闷、呕吐症状。应采用健脾燥湿方法。
脾胃阴虚型--由于大量进食辛辣火燥食品导致伤阴,引起口干咽干,干渴无比,形体消瘦,烦躁不安。应采用养阴养胃方法。
推拿疗法
常规手法:推五经、掐四逢;揉运神阙;揉运中脘;摩腹(男顺时针转,女逆时针转);拿肚角;揉按足三里;捏脊。
心理疏导
包括疏导病人的心理压力,对环境、对自己有客观认识,找到适应社会的角度及处理和应付各种生活事件的。
这宝宝厌食怎么办?1.规律饮食,少吃零食,少饮高热量饮料,定时进食。
2.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
合理选择食谱,做到粗细调剂,荤、素菜搭配,让孩子吃杂、吃全;讲究花式品种,纠正孩子不爱吃面食,“爱荤不爱素”或“爱素不爱荤”的偏食习惯;鱼要去刺,肉要去骨,菜要切碎煮烂,纤维较粗的要切成小丁、小丝、小块,以适应孩子消化器官尚未完全成熟的特点;多进食含微量元素(锌、铁、铜、碘等)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鱼类、豆类及豆制品、花生、油菜等食物。
3.创造一个安静愉快的进食环境:
用膳要有固定的地方,有适合孩子的餐具、桌椅,让孩子自己坐着吃饭;大人不要谈论与就餐无关的事,更不能让孩子东跑西跑,边吃边玩,分散了吃饭的注意力;父母决不能在孩子吃饭时训斥孩子。有事尽量放到饭后处理,如果非要解决不可,也务必和蔼耐心,切忌粗暴简单而破坏良好气氛。
4.当孩子突然改变环境和生话习惯时,家长应帮助其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话习惯。
5.合理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抓起.
4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因为相关的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很少有厌食。按顺序合理添加辅食,不要操之过急。小儿饮食以主副食为主,不乱加额外的“营养食品”。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去弥补孩子营养的不足,而要耐心讲解各种食品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
6.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定时、按顿进食,饭前不吃零食(包括饮料),因为血糖升高影响食欲,饭后吃水果。家长要注意经常变换饮食的品种、尽量不要千篇一律,要荤素搭配。动物食品含锌较多,须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
7.父母是孩子的好榜样
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则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多半也是个厌食者。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不挑食不偏食,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影响。
平时不要让孩子吃太多的零食,否则就很有可能会对孩子的食欲造成一定的影响的,保证饮食的营养均衡,还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保证孩子的饮食卫生,让孩子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的话,那么孩子就可以健康的成长,远离厌食症。
- 上一篇文章: 温州294家医院只需带一张市民卡,患者可
- 下一篇文章: 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