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医生的大圣归来从西游记看医疗

事事学问,言语更关冷暖;人情练达,杏林亦有谐情。

《西游记》一百回,其中用了3回的笔墨写朱紫国的故事,其中大圣看病前前后后用了2回。取经八十一难,与医有关的就有一个半----五十五难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拯救疲癃。且不讨论为什么说一个半,先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如何讨论看病的。小说固然不足为训,吴承恩在此段尤其没有夹叙夹议,但却通过生动的人物语言描绘了大圣这个神医形象:三俗,二雅。三俗是初衷俗,排场俗,药方俗,二雅是说他,待人雅,诊疗雅,可以说都和医疗服有关。诙谐却令我深思。

大圣看病的初衷并不是救人疾苦,说来俗不可耐,原文是“行者挤到近处,…满心欢喜道:古人云,行动有三分财气。早是不在馆中呆坐。…等老孙做个医生耍耍。”可见,大圣看病是为了“三分财气”,而且这三分财气并不少,而是朱紫国“社稷平分”,国王的半壁江山。与医疗同仁私下聊天,谈起学医初衷,不乏有人为了三分财气的,然而医患矛盾也由此而起,因为很多病人是准备用自己的半壁江山来看病的。在医院大放厥词的患者,九成会谈到医疗工作者为了钱如何如何。因为三分财而气的满腹牢骚的医疗工作者也不是凤毛麟角,以至于近年的医疗新闻基本都是围绕: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生待遇两大主题讨论的。

然而这个矛盾,其实是个误会,大圣并没有要他的半壁江山,(后来治疗见效时,国王甚至倾国相赠),也从来没想要他的半壁江山,甚至最贪财贪吃的猪八戒,邀功的目的也不过是让国王敬他几杯酒,丝毫没有非分的贪图。医生希望患者对自己诊疗的尊重,而不单单是用钱表达。而患者需要得到更多更明确的消费解释,而不是神神秘秘的大夫,和摆出要人家半壁江山的气场。如果不说明,必然会有这样的矛盾激化:朱紫国的士兵“分不清楚”就对八戒“推推扯扯”。众官也都骂孙悟空“粗鲁村疏”,态度野蛮,没有教养,“满口胡柴”,顺口胡说。看看和今天的医患服务冲突多么的相似,面对已经激化的矛盾,孙悟空猪八戒化解的也算是规规矩矩,首先,猪八戒没有对推推扯扯以暴制暴,而只是“喝到”,义正言辞的表明立场,虽有言语威胁的嫌疑,但是也没用使冲突升级。相比之下的大圣,表现的更为得体,没了嘻嘻哈哈的嘴脸,而是“正了声色”,既不发怒,也不卑微,首先建立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并委婉的打消了别人怀疑他们是江湖骗子的念头。孙悟空说“药不跟卖,病不讨医。”虽然俗的高傲,但是也确实提醒应该对医生应有的尊重,官兵自然觉得这个医生有来头,配合继续治疗。

对家属的高傲并没有延伸到对病人的粗鲁,可以说是,神医的雅,孙悟空到了宫中,并没有继续傲慢,面对大臣的盘问,他两次“笑”,并耐心的解释了他的一系列望闻问切的理念,其中并没有嘲笑朱紫国是小国,或者斥责大臣不懂医。真诚的话语必然换来部分“家属”的理解。旁边的太医御医更是说出了所有医生的心声“就是神仙看病,也须望闻问切”。在患者拒绝医生的检查方法时,医生积极的选用其他诊疗方法。国王不愿意让悟空把脉,原因是不能见面,悟空没有选择蒙眼睛,瞌睡虫,而是显示神通,轻描淡写的说“若见不得生人面啊,我会悬丝诊脉。”这不但表现出自己医术高超,也切实解决了患者独特的要求。这里还值得注意的是,悟空并没有一登场就显摆自己会悬丝诊脉,因为如果国王可以见生人面,那么悬丝诊脉就是一种过渡医疗。丝毫没有必要。所以经常听讲课交流时有老师讲,恰当的使用检查手段,而不是出于其他目的,会大大减少医患矛盾,这种大师级表现也难怪文武百官会第一次“暗喜”。

我们在门诊上其实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医院有某某检查”患者的态度是充满希望的和欣喜的。我们不应该随意破坏他们的期望,也不应该违背道德,肆意夸大这种检查的意义,或许,最好的方法就是向悟空学习,举重若轻的说一句“你不愿意这样呀,那我还可以那样”,一句话里面没有一个礼貌用词,但是给了患者更多的选择空间,透漏的就是更多的尊重,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礼貌。诊断明确后,开始治疗,孙悟空所有药各要了3斤,而实际只用了其中一两巴豆,一两大黄。这种浪费也为医患矛盾埋下隐患,在国王刚刚称赞神医之后,就有太医敢当面质疑孙悟空的用药问题,岂有此理的愤怒表情跃然纸上。我们在临床上也会常见这种情况,明明手术很成功,但是家属仍然不满意,就是因为我们手术再成功,可我们不是孙悟空,而家属虽然不是太医,但是现在的网络资讯另他们更容易质疑用药,同一价钱的药更换,他们不会质疑。同一病种,不同用药,用不同数量的药,用不同价钱的药,都是矛盾的触发点。而化解矛盾的方法,可以向悟空一样耐心解释,对太医解释,对八戒解释,对沙僧解释。但终究是乱用药,过度医疗,所以有后来国王答谢宴上,孙悟空堵八戒嘴的尴尬场面。就如我院质控科要求的,真正的解决之道还是减少药占比,合理用药,规范用药。规范用药不仅仅是诊疗规范的要求,也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有效行为。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每种药取三斤的做法真的是猴子和猪八戒的法门了。

有人会笑悟空让国王和马尿,我却说,这恰恰体现出悟空治疗的雅。医生这个职业,可以说和善意的谎言是分不开的,中国自古就有杯弓蛇影的典故,现代医学耳鼻喉科治疗癔症性失语也有“欺骗”患者的嫌疑。医患和谐的关系,缺不了善意的谎言这个调味剂,对孩子不能说打针疼,对老人不能说手术贵……这份善意的谎言骗了病人,让家属知道这份真诚的关爱也不失为美谈。最后的随访,是对医患关系的最后一次考验,国王宴请,既是答谢,也是悟空的一次回访,或者说是国王的复诊。急治标,缓治本。随访对病因或者持续治疗的探讨,是患者是否满意的重要一环,这一环没扣上,或者扣的不好,就会留下重大隐患。比如朱紫国王,惊恐忧虑是他消化不良的内因。有这个易感因素在,他还是消化不良的高危患者。

治好身病,开始治疗心病,朱紫国后来的故事可以说都是围绕国王的心病展开的,直到后来菩萨出场,说明妖怪其实是条阉了的金毛吼(像狗的神兽),国王的病才算是痊愈。师徒四人的服务才算是结束,前后历经了八十一难的三难,可见吴承恩对医患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特色医院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fhl/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