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医院开设ICO病房,提供玩币复健
这是一篇洋葱新闻。通过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加工和杜撰近期发生的、无价值的事件。全部捏造,如雷纯巧。
今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医院,纷纷设立ICO病房,医院甚至已经开始接收患者。
与传统ICU病房不同的是,后者作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CareUnit),主要针对的是危重病人。收治对象包含严重创伤、手术、心肺复苏及中毒病人等,范围较广
而ICO病房的收治对象则主要针对单一类型病症患者。
从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成本来看,ICO病房的开设,并非是对医疗组织管理形式的重大突破,毕竟为单一患者单独设立病房,并配备监护和复健团队,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然而,本次一线城市开设ICO病房的尝试,是一次需求倒逼供应的理念转变。
奇怪的患者
医院的门诊部主任赵先生告诉记者,早在-14年,医院就来了不少“奇怪的”的病人。
“医院挂号,却不知道挂哪个科室,还说哪个科室都治不了他的病。”赵主任说,“我们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先把这些病人放在了心理医学科收治,但是效果并不好。”
赵主任表示,当时来的人很少,但是症状基本都很相似。这类病人一方面手机电话不离手,另一方面是情绪不稳定。
“看着手机,突然就喊起来,要不就是又哭又笑,我们很难确诊,情况一度陷入僵局。”说到这里,赵主任扶了扶黑框眼镜。
这类病人的数量,在年下半年出现了几何式增加,同时症状也从轻微的心理问题,升级为生理病症。心理医学科作为精神类科室,本身不具备较高的容纳能力,医疗人员配备也不齐全,自然无法承受患者的激增。
“病人增加这个事确实出乎我们意料了,好在我们在年年初就请了医科大学的一些研究员,对这种疾病进行研究分析,目的是为了尽快确诊,找到治疗手段。”
赵主任告诉记者,他们邀请的团队,通过样本分析,发现这些患者都有币。
“他们都有币,玩币,但是每个人玩的又不太一样,有的是以太币、有的是莱特币、还有什么马勒戈币。我们就从这个切入点,挖掘症状的深层次原因,有了很大的突破。”
此后,医院将这类有币患者转移至临时病房,并配备了研究组的研究院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治疗。
赵主任说,“我们当时有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患者筛选方法,就是在门诊挂号处依次询问病人有币吗,获得肯定回答的话,就将病人转移。”
怪病恶化
虽然根据患者需要,医院逐步进行了诊治地点和诊治方案的优化,然而到了年9月,局面出现了巨大变化。
“病人越来越多,而且症状非常严重。不少人胸闷气短、暴躁,看起来像是癔症患者,同时也有生理上的反应,脱发、呕吐、甚至昏厥症状都出现了。”
医院ICO病房负责人郑女士介绍到,她告诉记者,很快他医院,对于症状的确诊方法和救治策略做了全面的学习。
“你有币吗?我们就挨个在门诊这么问,效率很高,很快就把散落到各个科室的病人集中在了一起。”
遗憾的是,怪病症状的恶化并没有好转。
上海的郑主任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在病毒源的特性不够了解,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二是没有专业的外部医疗支持,尤其是病房和医疗仪器配备。
对症下药
医院的彼此协作和努力下,医院率先于17年12月开设了针对玩币患者的特殊的复健病房——ICO。
ICO病房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配有床边监护仪、行情交易显示屏、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器材。
所有设备均做了防摔防破处理,保证病人情绪暴躁时,不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除了加强硬件环境,我们也深入的了解了病原体的致病原理。”赵主任欣喜的说。
“ICO所面向的患者,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因为外部监管原因,导致玩币归赵后,心情低落消沉,进一步对生理产生影响。比如年9月之后的病人,大部分是这个病因。”
赵主任还说,当时他们有个患者,名字和病情完全相反。
“那人笑都笑不出来,挺惨的。”
记者还了解到,另一部分致病原因,主要源于玩币市场的剧烈波动。18年1月之后,患者激增的最大推因,就源于病情不断向下剧烈转移。
我们亲临北京海淀区的一家ICO病房,房间内挤满了各种病人。我们随机向一位患者了解情况。
这位患者告诉我们,能不能进ICO病房复健,主要还是看币数够不够。
“所以,别说没用的,想玩币么?我有路子。”
患者凑在记者耳边轻声说,并留下了鬼魅的一笑。
啊,想找我唠嗑的话,微博搜“失禁财经”就成。
钱烈宪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是什么原因导致癔症产生的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