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障碍9分离障碍

分离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被称为癔症,是一种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分离障碍的特征:正常意识、记忆、身份、情感、躯体表现和行为的破坏和中断。分离障碍通常见于创伤后。多重人格障碍作为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多重人格案例,电影《三面夏娃》一定要看。最初不少人认为,婚姻是夏娃人格分离的根源。但是,人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这也就是为什么医生卢瑟不管现在的原因,他坚持要从夏娃的童年开始探索。

几乎所有创伤经历的幻觉的重复,

都是始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积累。

——桑德尔·费伦齐(SandorFerenczi)

多重人格不是由失败的婚姻引起,而是不完整的她,被动接受了这个失败的婚姻,然后她被自己不满唯唯诺诺却又不敢表示什么的心理激活了。多重人格障碍中,通常每一个人格都是意识不到彼此的存在的,在人格转换的时候,会出现意识的不清晰,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明显与我们可以意识到的自身的内心冲突是不一样的。但是分离出的人格会保留一定的对原先人格的记忆;而且分离出的人格是可以进行整合的,人格越相近整合的难度越小;病因多重人格的产生与童年创伤有密切相关。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大部分已知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在童年时期都有过一些我们称之为“创伤”的体验,包括受到性虐待、身体虐待、目睹亲人的死亡等。部分心理学家认为人在经受了无法承受的痛苦、无力和绝望感后,又没有获得外界的支持,无从逃脱时,就会幻想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来逃避这种让人窒息的感觉。当然,不是每个经受创伤的小孩会都产生新的人格。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大多更容易被催眠。所以他们有可能是自我催眠,从一个皮囊里逃到另一个皮囊里去。特征主要特征是患者将引起他内在心里痛苦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体性,从而形成从主体人格中分裂出一个或多个后继人格。治疗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疗法等都声称自己可以治疗多重人格,不过,所有疗法都依循以下原则:1.在医患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者的任一人格产生偏好。2.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3.治疗者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将后继的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后继人格与主体人格的对立立场。在治疗中往往需要寻找出积极向上的一个人格作为核心,逐步的对其他人格进行整合??往期文章回顾什么是精神障碍(1)什么是精神障碍(2)——神经发育障碍什么是精神障碍(3)——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什么是精神障碍(4)——双相情感障碍什么是精神障碍(5)——抑郁障碍什么是精神障碍(6)——焦虑障碍什么是精神障碍(7)——强迫及相关障碍什么是精神障碍(8)——创伤后应激障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sbj/1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