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情感认知到意识的康复之路记我院重
01
病房的好消息
10月8日,国庆长假后工作第一天,黑龙江中医院重症颅脑损伤康复中心(神经康复三病区)病房就传来了患者家属的开心的笑声。医护人员查房发现,患病三年一直意识不清的赵某正在与家人笑视,还乐出了声。突如其来的病情改善简直就是个奇迹,家属欣喜若狂,潸然泪下。重症颅脑损伤康复中心王德生主任等医护人员也由衷地感到欣慰。
输
据重症颅脑损伤康复中心主任王德生介绍,病程超过一年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尤其是非外伤性脑损害超过半年意识仍未恢复的,从医学统计学来讲预后都不太理想,这主要是因为脑神经元本身具有不可再生性,另一方面在脑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各种胶质细胞反应形成的胶质瘢痕又抑制了神经轴突的生长,阻碍了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恢复。而实际临床中,每年又确实有病程较长,超过一年的意识障碍患者苏醒过来,这可能与脑神经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及长时程增强作用机制有关。
02
神经生理机制
人脑的发育经历了十分复杂的过程,大脑中-12个神经元按照极其复杂的方式,通过-15个突触彼此连接而成庞大的高度特性的内在网络系统。即使成年后,通过适应环境、学习和记忆,人脑的神经系统还会发生修饰变化,也就是可塑性,这包括短期的功能改变——突触的效率和效力改变和长期的结构改变——神经连接的数量和组织的改变。脑的可塑性涉及多种机制,至少涉及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两种类型,这种可塑性不仅发生在皮层,皮层下如丘脑、脑干也存在突触重塑,这些都需要一些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细胞因子和胶质细胞的团队合作来完成。目前脑神经的这种结构可塑性与机体的行为、功能可塑性关系还在进一步研究中。此外,人体内还有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LHPA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参与应激、消化、免疫、心情和情绪、睡眠以及能量贮存和消耗。当脑损伤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都会发生相应变化。早期神经系统内固有的免疫效应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具有多突触及变形的特点,参与细胞吞噬生理过程,在神经损伤的恢复期它又像鼠标手一样进行突触剪切和神经修饰,产生神经代偿的作用。输
王德生主任团队分析认为,对于重症脑损伤的患者,在目前的神经功能影像学、电生理学检查中,仍然不能忽视患者的精神、情感等基本检查,这些症状代表了患者存在的神经递质水平和潜在的神经功能信息网络,结合脑神经损伤的具体部位进行评估,选择有效的外源性康复治疗手段和时程,抑制和减轻胶质瘢痕产生的程度,反馈激发内源性神经单元修复系统,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临床效应,使患者的康复之路更精准和有章可循。
03
重症颅脑损伤康复中心
黑龙江中医院重症颅脑损伤康复中心成立于年,主要收治脑外伤、脑血管病、中毒性脑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引起的意识障碍(DOC)、认知障碍和其他神经严重损伤的患者。该中心病床96张,医务人员13人,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常委、黑龙江省意识障碍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德生主任带队,通过影像学、电生理学和临床行为量表及病因学等来评估患者的预后,应用高压氧、经颅磁刺激、脑电仿生治疗、电刺激、脑超声、针刺、中西药物等康复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促醒余例意识障碍的患者,意识恢复率达到38%,康复总有效率达到89%。中心的另一专科特色就是重症早期的整体康复,即脑、躯体、内脏的康复一体化,尤其是对脑积水、颅骨缺损、气管切开的肺感染、消化道出血、癫痫、肢体痉挛、肌萎缩等的康复策略规范而系统。该中心团队多年来致力于重症颅脑损伤康复的研究,先后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论著多篇,并多次获得省级科研奖项。
04
王德生主任简介
王德生,黑龙江中医院重症颅脑损伤康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三级教授,院长助理。
著作4部,国家级论文20余篇,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4项。现任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康复医学会党支部书记;兼任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业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脑复苏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意识障碍康复专委会主委;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神经系统变性病学会理事;黑龙江省脑血管学会理事;历任牡丹江医学院康复医学教授、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系客座教授。END
责任编辑
孙立堃
撰稿撰稿
王德生
编辑编辑
赫馨
图文校对
陈玉磊
事件来源
黑龙江中医院重症颅脑损伤康复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内科常见症状问诊消化系统恶心与呕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