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儿频繁昏迷抽搐,一月5进抢救室,最终
导读:这是一个反复发作的怪病,医院就诊,但仍发作发作昏迷、抽搐,堪称疑难杂症。凭借着对病机的理解和把握,坚持运用中医思维,灵活选择仲景名方加减,最终取得良好效果,随访近一年未再发作。
???小周是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第一次接触他是在年3月16日的夜间,当时是在深夜,被其姐姐和母亲打车送到急诊抢救室的,送到抢救室的时候人还处于昏迷状态,四肢仍有不自主的抽搐,抽血检查提示过度通气、低钾血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1个多小时后才苏醒过来。
???当时向周姐姐了解病情,诉这种情况已经有几年了,每月至少发作1~2次,医院做了很多检查,最后考虑癔症可能性大,每次发作也都是对症处理,很快又反复发作。为了节省费用,每次发作的时候都是她和母亲自己送弟弟过来,看着小周近斤的身板,很难想象这两个弱女子要费多大力气才能把昏迷的他搬下楼。
??讲句实话,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患者我们在急诊见到很多,但是像这种频繁发作的还是少见,所以这次苏醒后我就让他回家了。
??谁知回去后再次频繁发作,4月27日再次因同样的情况于深夜进入抢救室。5月7号、5月18号、5月20号、5月21号、5月30号一个月内五次进入抢救室,其中还有一次因为严重的2型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抢救。考虑频繁发作,建议带着病人和病历资料到外院神经内科会诊,最后某大学一附院神经内科专家也是考虑癔症,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发作时就就近去急诊治疗。??6月8号、6月12号又接连发作了两次,其中6月12号那次刚好是下夜班,被同事叫去看他,遂建议家属尝试中医药治疗。我也很坦诚的告诉患者家人:该病种我接触不多,难以谈上经验,但是既然目前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所以不妨一试。查看患者形体肥胖,每次多在夜间发作,符合少阳证“寒热往来”发作的节律,每次都表现为昏迷等“痰蒙神窍”的表现,且舌苔黄厚腻,因此治疗予以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处方7剂。
??6月17日患者再次发作进入抢救室,刚好那天是我值班,询问患者家属原来觉得反复发作,中药可能也不会有用,所以没去抓药服用。待患者苏醒后,嘱家属务必抓药服用。
???7月5日再次发作一次,但昏迷时间较前缩短,在急诊观察半小时后即带中药回家。考虑仍有发作,予以调整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法,加天竺黄、石菖蒲豁痰开窍醒神。后续患者家属曾带着处方先后几次找医生转方服用。
??等到10月份,一直再未见到该患者就诊,想起来随访一下,但是遗憾的是拨打患者挂号时留下的电话提示已停机,辗转通过科里的护士联系到患者姐姐,诉这三个多月一直未发作,现已完全正常,家人也放心他跟朋友回四川老家游玩去了,至今尚未归来,待回到广州后再找我复诊。
??今年3月患者姐姐带着一个舅舅过来找我就诊,再次闻及小周的近况,诉自从去年7月发作那次以后,再无发作,春节前开始停药,到现在都一切如常。?
???事后再次去分析这个病例,我一直也未搞清楚这个患者的确切病因。取效的关键还是在于坚持中医的临床思维去分析病情、选方用药。以前看书曾看到有伤寒名家讲解小柴胡汤证的“寒热往来”,提出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一阵发热一阵恶寒,类似疟疾这样的发作;一种是一阵发热或恶寒,后面体温可以完全正常,然后再出现发热或恶寒,还有一种是发作具有明显的节律性。显然小周的情况属于第三种,因此辨证属于邪在少阳,选取了第一个主方小柴胡汤。另外,小周身高不到cm,体重却接近斤,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每次发作的时候也都有神志昏迷等”痰蒙神窍“的表现,”怪病多由痰作祟“,再结合舌象考虑痰湿内阻,所以选取了第二个主方温胆汤。另外,痰为阴邪,胶着难去,因此一直督促着小周前后服药近半年,也是取得疗效、避免病情反复的关键。戚正涛
- 上一篇文章: 春节困在家里的人,出现症状了笑着看完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