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是一种病nbsp老年人空巢

思念是一种病

老年人“空巢”综合征解析

支持专家:

何洪程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刘宗和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助理主治医师

魏学萍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空巢”困境

空巢”是当今中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探究原因,一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年轻人的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不断加速;二是物质生活水准提高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变为小家庭居住方式。

专家们认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30多年,二三十年后,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空巢综合征”影响老人晚年健康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何洪程解释,“空巢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生活在“空巢”环境下,由于人际关系疏远而产生被分离、舍弃的感觉。他们常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

“空巢综合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问题。“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此问题的老人,大都有失眠、心情抑郁、焦虑、惆怅孤寂、行为退缩等。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

(2)疾病医护问题。“空巢”家庭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生病后会感到特别无助。就是那些相依为命的老夫妇家庭,也可能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当夫妇俩人都因病而躺在床上时,医护就成了大问题。

(3)生活照料问题。单身老人对此忧虑最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力的衰退,将来总有一天难以独立地照料自己,特别是生活中发生意外的时候,如何得到援助的问题是摆在老人心头的事情。

刘宗和支招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

1、开导老人看开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老年人年龄越大,对疾病可能越会有一点忌疾讳医的心理。这时子女们要帮助和开导老人,让他们面对疾病时要学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去战胜它,而不是采用消极的做法,抗拒就医。平时多向老人介绍健康知识,以免老人因不懂而产生畏惧,影响老人心理及生理健康。

2、日常生活多关心老人

人是社会的动物,害怕孤孤单单一个人。因此,与老人分居的子女要经常看望、问候老人,与老人同居的子女要耐心地善待老人、仔细地体贴老人。让年幼的孙辈与老人共处和接近,常能给老人带来较大的生活乐趣和安慰,能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3、多尊重老人

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重心转向家庭,所以在家庭中子女应该帮助老人重新构建自尊,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第一,为退休后的生活制定计划。第二,子女们应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要让老年人有种家的归属感。俗话说:“不怕缺金少银,就怕骨肉不亲。”老年人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容易固执己见,做子女的不要和老人较劲,要尊重老人的面子。

“空巢”老年人如何自我心理调整?

魏学萍建议,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年人也应积极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以多种形式融入社会。

1、笑口常开带来好身体

“笑一笑,十年少”就是乐观开朗的情绪,可以延缓老年人的生理衰老和心理衰老,给生命之树注入青春的活力;“愁一愁,白了头”就是消极悲观的情绪,对老年人来讲好比是一帖催老剂,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积极的情绪和健全的性格对增加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满意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独特的作用。

2、提高自我健康评价

对老人的幸福来说,其健康的自我评价,比实际的健康状况更具重要意义。这种自我评价包括有两个标准,即实际健康水平的高低和老人对疾病不适感的态度。自我健康评价高的老年人,其晚年幸福高于自我评价低者,而自我健康评价低的老年人,由于对疾病的过分担心、焦虑,病感增强,十分不利于老人的心身健康。所以老年人应保持积极心态,提高自我健康评价,对心身健康很有好处。

3、丰富自己的生活

老年朋友们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学着画画、下棋或者跳跳舞、唱唱歌等。生活丰富了,精神才会更为充实,抑郁心理就能得缓解。

4、保持与社会的接触

国内的调查表明有1/3的老人不愿意退休,健康的退休老人中,有50%希望继续工作。老年人继续参加社会工作,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力图摆脱衰老的限制,回归社会,在继续学习、工作和与人交际中摆脱空虚感和孤独感,以求得精神上的充实与愉快。同时,社会对老年人成就的肯定,以及对老年人的尊重,都会增强老年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老人患病要到专业科室寻求治疗

很多子女觉得,父母年纪大了,心理上有悲伤、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多安慰安慰就好了,医院治疗。然而,何洪程主任总结多年的执业生涯发现,如果老年人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很有可能朝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比如焦虑、烦躁、抑郁、老年痴呆等。

何洪程主任介绍,为专门解决老年人精神问题,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老年精神科的投入力度,从人员培训、科室配置等多方面加码,不断增强为老年精神病人服务的能力。科室今年也被评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实行病房门诊一体化管理,设有独立老年精神科门诊,每日有专家坐诊,诊治对象主要为60岁以上的病人。诊治范围包括:各类痴呆及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问题、睡眠障碍、老年期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期谵妄、镇静安眠药成瘾及酒精依赖、应激相关障碍(心因性反应)、强迫症、癔症、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继发于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甲亢、帕金森病以及各种脑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对抗心理疾病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宽容和理解

其实,不止空巢老人的心理需要呵护,时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人们心理和精神上容易受到冲击,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纠葛和冲突。如果不能加以有效地疏导,心理问题就很容易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些人甚至会选择伤害他人的方式,从而埋下危机的种子,这方面的事例也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葛茂宏介绍,为保障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潍坊市政府年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连续两年列入政府民生实事。经过三年的努力,潍坊市累计投入多万元,建成市、县两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13处,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电话13条;建成心理咨询门诊37处、心理咨询室处、在村(社区)设立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工作场所个。

今年6月17日,由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筹建的潍坊市心理卫生协会正式成立。王桂英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该协会的成立将对我市心理卫生领域进一步开展学术讨论、理论研究、科普宣传和推动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潍坊市心理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sbj/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