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疯狂边缘一场治疗精神病的狂热浪潮

精神病治疗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狠人”写就的黑历史。已知最古老的精神疾病疗法,与其说是医学,不如说是驱魔术。在几千年前的欧洲,每当有人像“中了邪”一样哭笑不休、四处乱窜,就会被认为是魔鬼附身。而古人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则是,在“病人”的头盖骨上开个洞,把体内的恶灵释放出去。?“环钻头骨”的证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在“开颅驱魔”的基础上,江湖游医还提出了另一种的理论――患者发疯的原因不是被魔鬼附身,而是脑袋里长了一块石头。如此一来,患者依然逃不过被开颅的命运。手术后,郎中会假模假式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石头,宣称是从患者脑袋中取出来的,然后扔到河里。末了,再祝福患者变得又清醒又聪明。当然,前提是患者被开颅后仍然幸存。在古代,的确有一部分"锦鲤",在头骨盖被掀开后顽强地活了下来。?画作“疯狂之石”展示了开颅取石的过程。与此同时,古希腊医者也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认为疾病源于体液失调。在他们看来,女人来月经就是定期把毒素排出身体的自然方式,所以不管是发烧、难产、还是抑郁症,疗法只有一个――排出水分,一身轻松。而排水的常用手法,就是割开患者的手臂放血。在当时的人看来,这种疗法尤其对精神病患者有奇效。毕竟,人在失血后比较容易安静下来。年,有法国医生详细讨论了相思病的疗法。结论宣称,如果患者“体态丰满、饮食良好”,那么放血是治疗心碎最好的办法。?除了“相思病”,人们还为女性发明了“歇斯底里症”,常见症状是喜怒无常、情绪激动。图为一名巴黎女孩因“歇斯底里症引发的嗜睡症”,接受住院治疗。这种如今看来不忍直视的操作,是贵族才支付得起的享受。?由于太受欢迎,甚至产生了一批“水蛭专家”,专门研究水蛭的习性:伦敦的水蛭专家就骄傲地发现,水蛭喜欢叮咬干净、光滑的皮肤,不能有毛发!到了年,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文章则说,水蛭经上好的黑啤浸泡过后会更卖力地吸血。虽然这些疗法看起来都匪夷所思,但是,没被家人放弃已经是一种幸运。对于更多普通百姓来说,把病人被关进“疯人院”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当时的人们迫切地想把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隔离起来,以迎接一个更纯洁无瑕的世界。于是在17世纪,疯人院应运而生。?疯人院里,病人被像木乃伊一样包裹在病床上。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伯利恒疯人院。近年公布出的历史病人档案,显示了人们被亲人送进去的种种荒谬理由:作家亚历山大?克鲁登,试图与寡妇约会,还试图近亲通婚。英格丽德被丈夫送进病房,理由是“活着几乎完全是为了享乐,沉迷于剧院、音乐剧、逛街无法自拔。”而重症患者面临着更悲惨的境遇。随着患者的行为逐渐升级,院方的禁锢就会越收越紧。?年,一名患者穿着拘束衣,戴着头套,被关在特制拘束器里。形式从牢房、铁链,演化到紧身衣和夹板。在那些“重症治疗室”内,到处充斥着哭喊、咒骂、和晃动链子的声音。这样的境遇足以让任何一个正常人失去理智。?年,俄罗斯某精神病院病人被禁锢在夹板里。二到了18世纪,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疯人院惨绝人寰的境况。于是,出现了更人性化的“精神疗法”,试图从心理上治愈病人,而不是从肉体上惩罚他们。年的一天,法国收容院院长菲利普?皮内尔下令卸去了疯子们了身上的镣铐,让病人在花园般的院区劳作,过起度假村一样的宁静生活。这样的改革让原本令人恐惧的疯人院,第一次变成了医院。?曾有一个癔症病人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于是不吃不喝搞得自己奄奄一息。于是一群医生把脸画得苍白、身着寿衣进入他的房间,摆上一桌食物,对着病榻大吃大喝。他们劝说:“死人至少吃得跟活人一样多。”根据记载,病人接受了这个结论,欣然开始进食,吃饱以后神智也逐渐恢复了。而另一位忧郁症患者,总觉得自己没有头。于是医生在他头上放了一个大铅球。重压之下,病人很快相信自己有一颗沉甸甸的大脑袋。?19世纪后期的一名癔症患者。但是,治疗就在一派乐观祥和的角色扮演中成功了吗?当然不是。医院记录显示,很多病人出院后数年又会重新入院。“精神疗法”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于是市面上,各种奇葩肉体疗法继续层出不穷。其中,“旋转疗法”名噪一时,发明者正是达尔文的祖父。他试图借助离心力,疏通患者脑内的血管,从而减轻病情。这种方法因为使患者达到了平静的眩晕状态,在欧洲传播开来。?旋转机可以使患者快速旋转或摇摆几分钟,通常会让患者十分恶心,还可能诱发癫痫,在年前后才被叫停。一开始,医生会把病人被反复浸在冷水里,制造出溺水体验,试图通过激起恐惧来“矫正”他们的行为。年,纽约时代杂志形容亨利?柯顿医生的研究是迄今为止,精神病学界“最先锋、最前卫、最深奥”的成果。而这项“划时代”的方案,就是器官切除。年1月11日,亨利·柯顿医生站上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台。台下乌压压坐了将近四百名听众。这是柯顿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之一了。普林斯顿大学定期举办面向公众的讲座,介绍当今学术界最尖端的研究成果。柯顿信心满满。他今天将要介绍精神病学界突破性的进展,其重要性不亚于高精尖的核物理、分子生物学等等。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成果将造福全人类但是柯顿反对这一观点。自从他就任新泽西州州立精神病院的主任一来,就不遗余力地实践、推广自己的理念。“要治疗精神病,就必须找到病因。在座的各位一定都有过发烧的经历,请你们回想一下,”柯顿引导着听众,“人在发烧的时候是不是神智不清、满口胡话,烧一旦退了精神也随即恢复正常?”“这让我想到,精神病的源头也许在于生理上的疾病。抑郁、妄想、狂躁、幻觉都由生理疾病引发。当我们治愈了生理上的疾病,精神疾病也将随之痊愈。”无论放在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惊世骇俗的理念。然而,更惊世骇俗的还在后面。柯顿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将钳子伸进病人的嘴巴,拔掉他们的牙齿。自年始,柯顿开始为病人拔牙。长得参差不齐的、牙根感染的、有蛀洞的、甚至只有轻微牙周炎的牙齿,都逃不过被拔掉的命运。当然,拔牙治不好精神疾病。当柯顿发现拔牙不管用的时候,他的选择是继续切除其它器官。从上到下,柯顿依次从病人们身上切除了鼻窦、扁桃体、胃、胆囊、脾、结肠、女病人的宫颈、卵巢以及男病人的睾丸。讲台下鸦雀无声,听众们的震惊可以想象。接下来柯顿放出了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案例,他向听众宣布手术治疗法达到了85%的治愈率。85%堪称一个天文数字,尤其是放在当时,绝大多数人还不相信精神病可以治疗的时代背景下。但需要指出来的是,那时抗生素还没有发明,许多病人直接死在了手术台上,还有很多死于术后感染。柯顿的实验记录里,术后感染的死亡率大概在30%,实际的数字可能比这个要高得多。不过在柯顿看来,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病人只是运气不好,没有活到病愈的那一天。因此在计算治愈率的时候,他把这一部分死去的病人通通排除了。?柯顿发表演讲后一年,纽约时代杂志发表了一篇对其演讲的评论。文章中形容柯顿的研究是到目前为止,精神病学界最先锋、最前卫、最深奥的成果。精神病人的数量正在上升,但因为柯顿,病人的未来有很大的希望。柯顿声名大噪,前来找他进行手术医院的门槛踏破。与之相反,那些真正要躺上手术台的病人们却激烈地反抗。家属有权利替病人作出决定,很多病人都被强制做了手术。在一片赞誉声中,柯顿的挑战也正在袭来。首先提出质疑的是柯顿的同门师妹菲利斯·格里纳克医生。医院实习期间,发现病人们因为牙齿被拔掉而无法正常进食与说话,职工记录十分混乱,手术数据相互矛盾,病人死亡率非常高。这些疑点她全部记录下来,可是报告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格里纳克就被她的老师给调走了。精神病学界开始有人怀疑柯顿提供的数据真实性,这些质疑最终引发了医院和柯顿的调查。?如果参议院最终判定柯顿有重大失误,他的职业生涯可以说就到此结束了。柯顿肩上的压力之大可以想象,他觉得自己的精神快要崩溃了。作为一名笃信手术治疗法的医生,他的自我治疗方法很简单——拔掉自己的牙齿。神奇的是,牙齿一拔,他的精神也恢复了正常,不过那并不是因为拔牙的原因,而是参议院因为证据不足中止了对他的调查。到年退休,柯顿一共拔出了约颗牙齿。三年后他死于心脏病突发。媒体和医学界深切缅怀,虽然没有直说他是一位救世主,却形容他是为病人谋求福音的先锋。“大家又不是傻子,内脏是别人想切就切的吗?”其实,刚看到这种疗法时,我们心中也是很不理解。“拔牙摘胆囊能治精神病?这么简单粗暴的疗法怎么会有人信?而且内脏是别人想切就切的吗?”不过,任何事情都要放在其时代背景下来分析。饺饺查阅了一下当时医疗水平,瞬间就觉得情有可原了。“内脏切除治疗精神病”这种疗法,出现在20世纪初,距今不过年。但即使是现在,大家对精神病也有着许多偏见,年前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就像现在有人对我们说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一样,科学也是有局限性的,也许年之后的人也会觉得,我们现在的某种行为是不能理解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zby/1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