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精神分析治疗同盟及短程关系疗法

关系精神分析、治疗同盟及短程关系疗法

版本号:

李孟潮

地点:汉春市心理学校教室

人物:姚宏川、李孟潮、朱丹心、兰坡、吴梦娟、钱敖

时间:年1月1日-1月3日

李孟潮:时间到了,我们别等了,开始吧。

姚宏川:好的。

李孟潮:好,大家好,在此辞旧迎新之时,我们汉春心理治疗师协会和汉春心理学院,联合组织了这次有关《关系精神分析》的理论演讲培训。今天我们演讲者是兰坡医生,大家欢迎,呱唧呱唧。

兰坡: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疗法,叫做短程关系疗法(BriefRelationalTherapy)。

这个治疗方法是当代精神分析关系学派的一个典型的范例。其发明者Safran和Muran同时也是认知治疗的治疗师。而Safran此人还是佛学精神分析的一个主要倡导者。

BRT这个疗法中汇集了认知、精神、佛学正念等各种元素,称得上是当今美国心理治疗的一个代表的潮流。诸位了解之后,也可以了解比较前沿的一些心理治疗走向是什么样的。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此疗法的第一点原因。

学习此疗法的第二点原因是,此疗法专门着眼于治疗同盟的促进。现在很多人说做心理咨询不赚钱,我想市场不成熟固然是一部分原因。治疗师自己没法建立一个稳固的治疗同盟也是重要原因。

最近20年的多项研究表明两点,1)治疗成功的最强的预测因素是治疗同盟。2)相比起来更有效的治疗师往往发展治疗同盟的能力更强。(AlexanderLuborsky,;Horvath,GastonLoborsky,;HorvathGreenberg,;HorvathSymonds,;Orlingsky,GrawParks,)

所以建立治疗同盟可以说是治疗师的基本功和看家法宝。而且BRT这个疗法是建立在很多研究基础上的,比起以前的疗法仅仅建立在祖师爷一个人的治疗经验上有更多的科研证据。

下面言归正传。

1治疗同盟

1.1治疗同盟简史

首先,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精神分析中对于治疗同盟的描述。

当然还是从弗洛伊德开始,弗洛伊德最早在《癔症研究》中就提到要让患者和医生“合作”。

后来在年的《移情动力学》中,他提出“非客体性正性移情”(unobjectionablepositivetransference)是不作分析的,并且承认友好和关爱是精神分析成功的工具(thevehicleofsuccessinpsychoanalysis)。

这算是对治疗同盟最早的描述。

费伦奇(Ferenczi,)提出,分析师的人格对治疗有影响,分析师要作为真正的人存在,并且要认识到分析师对移情-反移情的影响。这相当于看到了治疗同盟中分析师的作用。

RichardSterba(,)认为,分析师要帮助患者形成自我观察和参与之间的“治疗性分裂”,OttoFenichel()称此为合理移情,LeoStone称为成熟移情。

Greenacre()和Sandler()提出“基本或者原始移情”,包括Winnicott说的“抱持”,克莱因学派说的“包容”,都有指治疗同盟的意义。

Zetzel(,)第一个提出治疗同盟是任何治疗成功的关键。Greeson第一个提出治疗同盟的概念,认为治疗关系包括了移情关系和真实关系。治疗同盟是两人朝着目标的努力,主要是真实关系。(Greenson,,)

但是Brenner(),Curtis()认为,分辨同盟和移情无意义,因为他们都是过去体验决定的。同盟的问题是由于移情未被充分分析引起来的。

拉康(Lacan,)也是反对治疗同盟这种说法的,他认为美国分析师推出“同盟”这个概念以及提出患者心理的合理性部分这种说法,是和他者欲望保持一致的行为。

在美国的精神分析人际关系学派,沙利文强调了“参与观察者”的态度,弗洛姆强调“存在性相遇”,进一步推进了分析师注重真实人际关系和治疗同盟。

直到关系精神分析学派出现,他们反对对治疗关系的两分和二元对立,什么真自我-假自我,主体-客体,自体-客体,观察-被观察,分析家-被分析者,这些都是二元对立的观点,关系学派也不再强调中立、隐身、节欲,而是注重治疗关系中的互动性,相互扮演性、自发性、交互性、确实性。

1.2BRT对于治疗同盟的观点

在BRT的概念中,整个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围绕着治疗同盟展开的。

其实所谓心理治疗,就是“没有什么同盟—同盟很牢固—同盟消失”的过程。

即便你不使用BRT的技术概念,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同意的是,好的治疗同盟是改变的前提。

以前我曾经和大家说过,对于治疗师来说,技术是武器,态度是拿起武器的力量。那是站在单人的角度说的。

站在双人的角度,可以这么说,咨询师的态度和技术相当于军队的武器,治疗同盟则相当于军队的军心和凝聚力。

中国革命怎么成功的,靠的就是同盟,最大限度的争取到了工农、小资产阶级和爱国的资产、官僚阶层的支持。

所以从毛泽东思想出发,指导我们心理治疗的实践,我们也应该首先建立好同盟。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心理治疗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在BRT的定义中,治疗同盟包括三个部分:

1)治疗任务(task):患者需要和治疗师达成一致,进行会让他获益的活动,如自由联想;

2)治疗目标(goals):双方要对治疗的目的达成一致,在BRT中,这个目标是探索、反思治疗关系中的来访者的关系模式,从而提升他对日常关系模式的觉察力。

如果你的来访者希望的目标是你教他一堆技术,而你想要试试BRT,这就不一致了。

3)治疗联盟(bond):双方协商并达成一致的情感过程。前面两个成分不是一来就达成一致的,而是通过这种治疗联盟过程达到,所以治疗双方的连接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要从治疗同盟入手铺展整个治疗过程呢?

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种说法提出了心理治疗中技术和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就是前面说的,技术是战斗力,关系是军心和士气。

第二,提供了一个框架让治疗师能够灵活地使用技术。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技术呢?从同盟的角度就清楚了,治疗早期应该是有助促进同盟牢固性的技术多些,治疗后期应该是促进同盟消解的技术多些。

治疗早期你80%的时间都在表达共情理解,这是没问题的,治疗了几百次,你还在80%的时间共情理解,就要问问你对分离焦虑怎么看了?

第三,治疗同盟的破裂是理解患者核心组织原则的捷径。如果患者的身心看做一个第二系统论那样的动力系统,那么是什么样的组织原则推动这个系统运转呢?在同盟破裂的时候特别容易看清楚。

同盟破裂的时候有很多阻抗和付诸行动行为出现,阻抗是一个机会,让你看清楚身心系统运作的各种特性的机会,付诸行动是一种展现,展现给你看你视野中的盲点。

第四,治疗同盟的概念强调了治疗师和来访者的持续地协商。治疗是跳舞,要两个人配合。

Benjamin()认为治疗改变过程的核心就在于两个主体之间的协商过程。StephenMitchell()认为患者的欲望和治疗师欲望的进行协商对话是主要的治疗机制。

BRT中尤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zby/13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