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心理因素而言

儿童癔症往往急性发作,症状易变化,易受暗示,发病突然,消失也快

癔症与一定的人格特性具有密切联系,性格特征在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癔症病人常具有某种性格特点:情感活跃生动,但肤浅幼稚,情感反应强烈,情绪不成熟、不稳定,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具有高度的暗示性,易受周围人的言行、态度等影响;有自我显示性,喜欢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丰富的幻想性也是病人的性格特征

癔症患儿几乎都是在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的某些躯体疾病、疲劳、健康状况不良等原因也容易促发本病就心理因素而言,诸如自尊心受挫,人格遭受侮辱,家庭不和,父母冲突,父母精神异常,父母对孩子态度生硬,同学之间的纠纷等所引起的气愤、委屈、恐惧或其他种种内心痛苦,均可导致本病发生,亲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引起的强列情感反应也易导致本病发生

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患儿受到某些精神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发病由于孩子在语言表达、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心理有障碍后不能很好疏通,就会通过躯体来表现癔症的临床表现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精神病学家形象地称之为“精神疾病的魔术师”,可分为分离性癔症和转换性癔症两类

分离性癔症常见症状有:情感爆发,幼儿期表现为原始性情感反应,如大哭不止,四肢乱动,憋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大小便失禁等较大儿童则表现为烦躁、哭闹、冲动,有时拔头发、撕衣服,有时破坏周围物品,有时在地上打滚或四肢抽动等,发作时面色潮红,或一阵阵换气过度、出汗、呼之不应发作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注意程度有关,发作后有部分遗忘转换性癔症的表现为:瘫痪,步态异常,感觉障碍,过度换气,失明,失聪等,但较少见

癔症的发生有时受家庭、邻居或同学中类似病人的影响,甚至可以流行,癔症流行发作一般发生在一个集体中,一些人相继出现相同的癔症症状预后一般良好,但若病因未除,处理不及时,治疗不当或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则预后不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zby/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