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专题躯体疾病伴抑郁

抑郁是什么?躯体疾病伴抑郁又是什么?也许你觉得抑郁离你很远,但是请看看这组数据。

●世卫组织预计,到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万人;年《柳叶刀》上一篇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万。

●目前我国抑郁症识别率仅为30%,识别出来就医的患者也只有30%,这意味着抑郁症就医率不足10%。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重点科普一下躯体疾病伴抑郁。

一、概念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在内分泌、营养、代谢、血液等系统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影响了脑功能而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本障碍是在躯体疾病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临床上又称为症状性精神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躯体疾病(主要)、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发病机制:

(1)身心障碍是指对躯体疾病产生的心理反应,如患了某种躯体疾病后的焦虑、抑郁、易激惹、多疑、孤独感等。

(2)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产生的生物因素直接造成,如能量供应不足(脑供血不足、脑缺氧等)、毒素作用、水、电解质紊乱、应激反应、神经递质改变等。

在大部分病例中,往往是由上述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往往难以区分。

三、临床特点及表现

1.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

(1)症状的非特异性即不同的病因可引起相似的精神障碍;而相同病因也可出现不同的精神障碍。

(2)一般起病较急者,以急性器质性障碍(意识障碍综合征)为主,多发生在躯体疾病高峰期;慢性疾病、疾病早期及恢复期往往以脑衰弱综合征为主;在疾病晚期可出现慢性器质性精神障碍,以人格改变或智力障碍为特征。

(3)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在程度上常呈平行关系,症状昼轻夜重。

(4)预后可逆,恢复后大多不遗留精神缺陷。少数长期昏迷者,偶可遗留人格改变或智力减退。

(5)治疗原则病因和对症治疗并重。应用精神药物需慎重

(6)患者都具有躯体体征及实验室阳性所见。

临床常见综合征

(1)脑衰弱综合征

(2)意识障碍综合征又称急性脑病综合征,谵妄状态最为常见

(3)器质性情感障碍综合征躯体疾病患者可出现情感障碍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躯体疾病有关,并且至少有下列1项:

1.智力损害

2.遗忘综合征

3.人格改变

4.意识障碍;

5.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各类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思维障碍和行为紊乱等);

6.神经症样症状;

7.以上症状的混合状态或不典型表现。

(二)其他原因(如酒精、药物滥用、应激因素等)

1.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2.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性疾病相关

3.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疾病的意识障碍,如中毒性谵妄、癔症样意识障碍等;排除精神分裂症

(二)鉴别诊断

器质性与非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鉴别十分重要,如躯体出现焦虑、抑郁、类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等,要区别是躯体疾病所致的器质性精神障碍或仅是其诱发的精神疾病。当躯体疾病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时,要考虑是由生物学因素的影响还是躯体疾病带来的心理应激所致,临床上往往难以区分,而且两者也常常是共存的。

五、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躯体疾病,大多数病例在采取相应的病因疗法后精神障碍可得到缓解。

2.对症治疗在治疗同时应用相应精神药物以对症治疗。精神药物治疗应选用剂量小、副作用少的药物,且待精神症状缓解后即应停药。

3.支持疗法如以意识障碍为主,则须同时施行支持疗法,包括能量共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维生素的补充。

4心理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但一般须在急性期缓解后或等意识障碍恢复后,患者能接受时再施行。

5.加强保护良好的护理直接关系到躯体性疾病精神障碍的预后和结局

本文档是节选自《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









































鍝鍖婚櫌娌荤櫧鐧滈鏈夋晥
鍝噷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zby/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