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证第十章精神病答案解析1

精神障碍-第一节精神障碍症状学1

1.:D: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的区别在于,前者无法定位,是一种感觉异常;而后者可定位,如患者会说自己的胃、小肠中有虫子在爬或撕咬,这是一种幻觉

2.:C:将风呼啸的声音等同于鹤鸣,这是一种对事物本质属性的错误判断,即错觉。

3.:B:将无关的事物与自己联系在一起是为关系妄想。

4.:E:患者将毫无联系的事情组合在一起并赋予特殊的含义,这是一种思维逻辑障碍,即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5.:D:思维奔逸与思维破裂的区别在于,前者无思维连贯性问题,思维联想速度快,给人感觉患者的想法一个一个地往外蹦,语速快;后者是一种思维连贯性障碍,即前言不搭后语,让人费解。

6.:E:选项E描述的是思维贫乏。

7.:C:强迫观念与妄想、超价观念同属于思维内容障碍。

8.:C:.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9.:C: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具有以下特征:①思维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②病人对自己的想法坚信不疑,不能被事实所纠正,与其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相称;③妄想内容均涉及病人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④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不为任何集体所共有

10.:E:该题容易混淆的是“思维被广播”和“内心被揭露感”。前者是自己心里想的事情被广播播放出来,而后者则是坚信自己心里想的事情别人知道,至于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患者可以编出各种解释。思维被控制体验是一种异己感,即自己的思维不受自己的控制。

11.:D:该患者出现了幻觉,鉴别的关键点是“凭空”二字,凭空即没有现实刺激,而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下出现的知觉体验就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即幻觉。

12.:C:是病人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甚至是不可饶恕的罪孽,简直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为此病人会惩罚自己,如强制自己劳动、惩罚自己不吃饭、风餐露宿等等。

13..:E:患者在没有现实刺激的情况下出现了嗅觉体验,即嗅幻觉。错构和虚构都属于记忆障碍,而想象并不是知觉体验。

14.:D:选项D不包括在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内。

15.:C:精神障碍的病因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如PTSD起病的主要原因是强烈的应激事件(即心理社会因素起主要作用),而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原因则是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精神障碍-第一节精神障碍症状学2

1.:D:判断意识障碍的标准有:是否存在注意障碍,是否存在定向力障碍,是否存在感觉阈限改变,是否存在记忆障碍,不包含自知力。

2.:C:喜气洋洋,有感染力的笑是情感高涨;呆板、缺乏内心快乐体验的笑是欣快。

3.:B:该题容易混淆的是情感低落和情感淡漠,前者表现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忧心忡忡;而后者表现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

4.:A:该题容易混淆的是焦虑和情感低落,前者主要是一种莫名的担心,除了表情紧张外,其行为表现为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后者表现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对万事不感兴趣,觉得活得没意思。情感脆弱是指轻微的应激源即可引起较为强烈的情感反应,如林黛玉的见花落泪。

5.:B:

6.:B: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情感和行为剧烈地变化,这符合情感爆发的定义。它与“情感高涨”的区别在于,后者给人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后者可以其他人,有感染力,这种高涨的情绪往往还伴随着思维奔逸、夸大妄想、意志行为增强等症状。

7.:C:此题容易混淆的是“情感淡漠”和“情感低落”,前者是缺乏内心情感体验,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见于精神分裂症、痴呆等。后者常见于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闷闷不乐等。

8.:C:指动作行为和言语的抑制或减少。病人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不语、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轻度木僵称作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动大小便。严重的木僵见于精神分裂症,称为紧张性木僵(catatonicstupor)。较轻的木僵可见于严重抑郁症、应激相关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9.:A:患者目前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自我防护能力下降,且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冲动、攻击,情感爆发,意向倒错),故需要首先保证患者的安全。

精神障碍-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1.:D:

2.:E:象征性思维属于阳性症状。

3.:D:

4.:A: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识是清晰的(主要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存在意识障碍的精神疾病主要有器质性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分离转换障碍等。

5.:D:言语性幻听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标准之一。

6.:E:神经发育模型不属于遗传因素研究的范畴。

7.:D:单纯型精神分裂症采用电休克治疗效果不佳

8.:A:言语性幻听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标准之一,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9.:B:该患者起病年龄小,出现情感淡漠、意志行为缺乏等症状,符合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的诊断要点。

10.:C:通过评估我们发现患者目前无自知力、有明显的冲动攻击行为、症状反复,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周围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故建议对患者实施强制性住院治疗。

11.:C:在CCMD-3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中,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对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12..:B: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一般急性期2个月。巩固期治疗4~6个月,剂量与急性期相同。维持期剂量应个体化,维持治疗对于减少复发或再住院具有肯定作用,第一次发作维持治疗1~2年,第二次或多次发作维持治疗时间应更长一些,甚至是终生服药。

13.:A:患者的疾病表现主要以思维障碍为主(被害妄想),同时存在幻听,中年起病,可初步考虑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14.:E:根据该患者的病情,可考虑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或偏执性精神病,应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低剂量起始,逐渐加量,个体化,早期用药早期干预,尽量使用单种药物治疗,因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易出现恶性综合征。首次发病者急性期治疗2个月,巩固期治疗4~6个月,出院后维持治疗1-2年。对于反复发作者,建议终身维持用药。

15.:E:劝说患者进食是正确的护理方法,但将药物混入食物中会加重患者的被害妄想,因为多数精精神障碍-第四节焦虑症病人的护理神科药物的味道与食物的味道是有区别的,患者会更加怀疑食物中被人下了毒。

精神障碍-第四节焦虑症病人的护理

1.:B:A描述的是情感不协调,C描述的是情感爆发,D描述的是欣快,E描述的是空间。

2.:C: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

3:C:患者出现无诱因的担心,且出现坐立不安、惶恐不安等症状,符合焦虑的临床表现。恐惧则是有明确对象的,如怕蛇、怕人多的地方,怕狭小的空间等。

4.:D:除丁螺环酮外,其余均属苯二氮卓类药物,虽然后者安全,但容易产生药物依赖,一旦停止使用可出现戒断症状。

5.:D:根据症状,考虑该患者为焦虑症,在提供药物指导时,应按医嘱建议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模式,尽量缩短药物控制时限。

6.:C:虽然患者出现强迫性怀疑,但该病例以患者持续的焦虑情绪反应为主。

7.:C:处理焦虑的药物首选安全性好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8.:C:抗焦虑药对肌肉和精神均有松弛作用。

9.:D:患者无法确认自己是否会得狂犬病,为此担心害怕,其情绪反应为焦虑。

10.:D:该患者有自杀企图,故将“自杀的危险”列为首优的护理问题。

11.:E:抗焦虑药建议短期使用,尤其是那些容易导致依赖的抗焦虑药,如苯二氮卓类药物。通常在焦虑症状有效控制后,应缓慢减药(2~6周)。

精神障碍-第五节强迫症病人的护理

1.:B:强制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障碍,一般见于精神分裂症。

2.:D:选项D是一种歪曲的信念,属于妄想范畴(疑病妄想)。

3.:A:该患者反复出现一些观念和行为,并为此感到焦虑痛苦,符合强迫症的临床特点。

4.:E:患者对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在意识中反复出现,虽自知无此必要,但无法自控。有时强迫回忆和强迫怀疑可同时出现,患者在强迫回忆时怀疑自己记忆有错又不得不从头想起,加重其不安和痛苦。

5.:C: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无意义,但无法控制,其思维经常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由不能摆脱,这一症状在青少年中才可能看到,如想“为什么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等。

6.:A:该患者出现了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检查,这些都属于强迫行为。

7.:D: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强迫计数。

8.:A:强迫行为包括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该患者的行为属于强迫计数。

精神障碍-第六节癔症病人的护理

1.:E:能引起癔症发作的精神因素通常是剧烈的、能引起个体精神紧张、恐惧的应激,同时也包括患者对自我的不良暗示。

2.:D:癔症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阶段性或事件遗忘,患者所遗忘的那一段时间或事件对个体具有创伤性;器质性疾病所见的遗忘症特点以短程记忆损害为主的进行性遗忘症,如头部外伤后的逆行性遗忘症等

3.:C:符合癔症诊断依据;以阶段性或事件遗忘为主要临床表现,所遗忘的那一段时间或事件对病人具有创伤性和使病人痛苦;不具有器质性遗忘症特点,如以短程记忆损害为主的进行性遗忘症,头部外伤后的逆行性遗忘症等。

4.:E:癔症起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患者病前具有表演性人格特征,患者容易受暗示,症状表现多样,男性女性均可出现

5.:D:癔症患者具有情感丰富、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等性格特征

6.:D:癔症患者在受到精神因素的刺激后,会出现夸张的、剧烈的情绪反应,当受到他人







































北京哪治女性白癜风好
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zby/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