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何往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何往?
近几年来,关注村落问题的非虚构作品不断问世,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继续这股热潮。这是一部体验式关注农村变革的著述,作者阎海军带着沉淀后的情感、尽量客观地记录故乡,试图寻觅当下中国乡村的裂变轨迹,提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何往这个重大命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贺雪峰这样评价这本书:阎海军以故乡作为个案,用细腻的笔触出现乡村剧变,饱含着对乡土的酷爱和剧变的焦虑。他在书中描写的诸多问题,对应的是中国农村当前正在产生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阎海军对故乡沉浮的视察,较新闻报道多了几分理性,较学术研究多了几分情绪。这是一部值得品读的佳作。
“知识改变命运”是乡村家庭的希望所在
书中记叙的那片土地,是作者的故乡陇中黄土高原的崖边村。这个村人口希少,草木荒凉,“这景致看久了眼睛也会生疼”。2008年,离开故乡很久的作者回到崖边,目击这些年村落的变化,撰写《崖边报告》的想法萌发、成形并终究结果。仍然盛行的包办、买卖婚姻,老无所依乃至死而无葬的老人,空虚孤单的留守女人,无意上学的孩子,涌入城市打工和留在农村的男人,一场口角纷争差点引发家族械斗的血案……从崖边动身,类似的场景产生在很多村落,崖边的视察文本只是中国当代乡村叙事之一。
崖边乃至很多农村出现的反传统各种表现,比如孝道衰落、人情异化、恶性面子竞争、“熟人社会”舆论的退化等,显得愚昧而荒谬,乃至是某种程度的反文明。但是乡村研究不是为了道德批评,而是要返回到乡村语境中,从现象背后寻觅公道的解释。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曾专门探讨过农村的礼治秩序,认为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差序格局是维系乡村秩序的重要气力。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正在遭受边缘化的中国乡村和农民的命运变迁。
当代学者梁鸿写过她的故乡梁庄,她说梁庄的支离破碎不只是生活本身的表现形态,它和这个社会内心的支离破碎、虚无任性有关。梁鸿还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梁庄”。梁鸿和本书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分别描写了乡村教育的严峻局面。“知识改变命运”是乡村家庭的希望所在,为实现公平而搭建的教育通道不应当梗塞。
给农民提供有长远预期的生活,让其在现代化建设中壮大本身
“三农”问题事关国家的整体命运。工业化进程,造成城乡经济社会2体制结构,这是一种以户籍制度为表征,以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价值和权利分配不平等格局。作者回顾了“孙正刚事件”,崖边的年轻打工者很多都有过类似的噩梦,身白癜风怎么治最好份之痛造成的飘零不定的内心焦虑,就像隐藏的炸弹一样随时可能要命。
土地制度改革是关乎国家稳定和民生大计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的重要问题。作者结合崖边村的实际经验,援用长时间从事农村调查的学者贺雪峰的相干理论,指出农民失地对未来生活的长时间影响,“圈地建城运动”让良田不断减少,卖地后的农民无所事事易滋生安逸懒散情绪,进城打工如果失败则面临退无可退的两难处境。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的贯彻实施,可以给农民提供相对稳定和有长远预期的生活,让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壮大本身、摆脱弱势地位,并为中国村落意义世界的重建奠定经济基础。(赵青新)
- 上一篇文章: 新鲜小米7元一斤本周报社1楼直销
- 下一篇文章: 2004年文化系统文化体制改革起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