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催眠治疗的一点科普三
拉康心理
催眠可以消除记忆,即遗忘。
这是大脑再正常不过的功能,没什么神奇的,催眠不过是利用大脑的遗忘功能,主动创造遗忘。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老先生提出过“动机性遗忘”:因为不想记起某些痛苦经历,通过防御心理机制,忘记事情的发生。想要遗忘的动机足够强烈时,发生“动机性遗忘”,不算太难理解。
人的心理本就具有非常强的主观能动性。心理疾病中,有一种称为“癔症”,以前叫“歇斯底里症”。
癔症的可能症状之一,癔症性失明:医学检查,查不出任何生理问题的失明。不是患者假装看不见,而是对患者本人来说确实看不见,患者本人也很想治好。还有癔症性失聪、手脚无法活动等多种症状。这些症状主要由心理因素造成。
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能强大到产生身体疾病,相比较而言,主动遗忘不过是小菜一碟。
此前的文章中提到,除了由难以改变的现实因素,导致的严重创伤经历,才会做催眠消除记忆,遵守职业伦理的专业催眠师,不会轻易做催眠消除记忆。
为什么?
想做催眠消除记忆的,大多数是感情受挫,非常痛苦。经常想起前任,想让自己尽快走出来,觉得“我把那个人忘记了,就不会再痛苦了”。遇到这类情况找我做催眠消除记忆,我都会拒绝。
人为什么会有痛觉?感觉不到疼痛不是很好吗?刀枪冰火都不怕,反正感觉不到痛。
感觉不到痛,死得也快!
痛觉让人疼痛难受,不招人喜欢,却是为了保护人。感到疼痛,人才会记住危险,远离危险。身体的疼痛是这样,心理的痛苦也是这样。
痛苦是有功能的。
被老师当众贬低的学生,难堪难受,不服气而努力学习,学习成绩提升;被老板骂,自尊受挫,焦虑担心丢掉工作,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能力在提升;交往一个甜言蜜语说得天花乱坠的渣男,被劈腿后很痛苦,认清不要只听男人说什么,要看男人做什么,减少再次被擅长甜言蜜语的渣男欺骗;……
心理学家比昂说:
决定心理发育的最关键因素,是对于挫折选择逃避还是面对。
假若受挫的感情经历不够痛苦,可能下一次还会经历类似的感情受挫,再次痛苦!痛彻心扉,才能幡然醒悟,从痛苦中学习。
小孩子可能觉得饮水机很好玩,爸妈说过很多遍,热水烫手,不要玩,孩子不会听。真被热水烫过一次,感到痛了,孩子自然学到不要碰饮水机。
从经历中学习,这是人的学习方式。经历过痛苦,才会学习到如何远离痛苦;经历感情受挫,心灵会以自然的方式学习。
用催眠消除对前任的记忆,也就消除了心灵的学习过程。
另一方面,与人有关的记忆,都不是单一的记忆,必定与其他人、事、物联系在一起。
比如你与前男友在一起的某段记忆,可能还联系着那天与一个10多年没联系的发小,取得了联系,并约定哪天聚会,结果这件事成为催眠消除记忆的副作用,一并被忘了——这是完全可能的,大脑的记忆存储,方式之一是按照情感基调编码,情绪相近的记忆存储在一起。
催眠消除某个人存在的记忆,可能你回忆相关记忆的时候,便会产生“怅然若失”,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却又想不起来。
同时,心灵存在追求“完形”、整体的特性——格式塔心理学在这方面研究的比较多,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催眠消除某个人存在的记忆,与这个人相关的其他记忆变得不完整,心灵的完形特性便可能自行补充不完整的记忆部分,形成“虚构的错误记忆”。
梦中大脑可以自动构建出宏大的梦的世界,虚构记忆真不算难题。这不是我的假设,有研究证明。有兴趣可以了解下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看看人会怎么自我欺骗。
由于上述这些原因,感情受挫不适合,也不必要用催眠消除记忆。
可是很痛苦啊!
有其他办法处理。
催眠治疗处理疼痛有个非常好的理念:
保留有益处,有学习作用、保护作用的疼痛;消除不需要、不必要,没有益处的疼痛。
作者简介:
许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健康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受训时长超小时,目前接受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纽约区前主席ArleneKramerRichards每周督导。预约
- 上一篇文章: 不打针不吃药,一个简单动作治好脖子痛腰
- 下一篇文章: 生气到底有多可怕这些病都是气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