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上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从一个案例谈

学校恐惧症

学校恐怖症,被该术语形容的孩子不仅拒绝去学校,还在被强迫去学校的时候表达出强烈的焦虑。

个案背景:男,17岁,高二学生,已休学一个学期。内向,寡言,体弱,家人求助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改变下他的状态让他重返校园。

首次咨询他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身体非常的虚弱,苍白,瘦瘦,矮小。其健康状况与身体发育水平明显要弱于同龄人。见人躲闪,不敢与陌生人正面的接触,因为厌学已经休学一个学期。在跟他沟通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也不善于沟通,问什么他才说什么,你不问他就不答,像学生配合老师那样子去配合着你回答他自认为合格的问题。

后期通过对该个案家庭背景的了解,发现个案的母亲有癔症的症状,并且这种症状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在孩子休学之前的假期里,在家期间目睹了母亲的一次发病过程,并被母亲当时的情况给吓住了。

孩子的成长经历,由于其父亲幼时受到的管教比较严格,但是又没有按照家人的期望有个很好的学业事业,于是就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他的身上。对他的管理的也比较严格,期望值同样也比较高。父亲严格的管理导致这个孩子行为拘谨性格内向。

另外这个孩子还有转学的经历。高一时考到一所普通高中,父亲为了给他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又大费周折地在高二时给他转到一所相对来说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教学质量也比较高的学校,但是这所学校又跟孩子当时的学习水平不太匹配。

大概了解了个案的基本情况之后,咱们今天学习一个词儿:学校恐怖症。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他的《依恋三部曲》第二部《分离》里,提到了“学校恐怖症”这一术语,被该术语形容的孩子不仅拒绝去学校,还在被强迫去学校的时候表达出强烈的焦虑。

学校恐怖症的案例中可以被理解为四种家庭互动模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产物:

模式A:母亲,或者很少情况下,是父亲在依恋方面遭受了长期的慢性焦虑,因此将孩子留在家中作为陪伴。

模式B:孩子害怕他在学校的时候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在母亲或者父亲身上。所以他呆在家里,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

模式C:孩子害怕在他离开家的时候,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在他自己身上,所以他呆在家里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模式D:母亲很少的时候,也可能是父亲害怕孩子在学校的时候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因此让孩子呆在家里。

并且在大部分的案例中,这四种互动的模式,它只有一种占主导的地位,并且这些模式中间他还是相容的,并且有可能存在混合的模式。

咱们可以看一下在这个孩子身上,他存在着哪种模式。

首先,咱们刚才讲了,因为孩子的母亲,我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提到他的母亲很担心母亲的身体状况,还有母亲发病时的那种状态,带给他很大的扰动,并且给他造成了一个不小的精神刺激啊。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又是比较好的,要好过他与父亲的关系。所以说在孩子这边他首先这个在这个家庭里,存在一个模式B:孩子害怕他去学校的时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母亲身上,然后他呆在家里,以便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个孩子身上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转学,咱们都知道初高中的孩子正是人格塑造形成的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候的转学,如果是适应性比较强的孩子的话还比较容易适应,但这个孩子的性格,相对内向孤僻,不太合群,明显适应性不强。并且他之前的学习成绩,到了新的学校后又跟不上,周围的人际关系也无法很好的建立,同时又遭遇过老师的批评指责,在这样多重的打击之下,他就对学校产生了一种不好的感觉,久而久之总想逃避。

所以孩子这个转学在新的学校不适应的情况,相对来说就可以对照这个模式C:孩子害怕他在离开家的时候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所以他待在家里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就比如说他对这个新学校的不适应,以及在新学校里边儿成绩不达标,父亲对他的种种失望,与其让父亲失望,不如我直接找个借口逃避,不去。

从这里咱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个案身上,模式B和模式C是同时存在的。

在家庭厌学休学的原因里,存在着一个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就是家庭问题对咨询师的隐瞒。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咨询中都能遇到。对于该个案家庭情况的了解,我也是通过多次咨询才了解到孩子母亲的情况。所以说,在我们信息收集的不太完整且无法知晓这些信息的准确性的情况下,很难去判定孩子休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但是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在面对孩子休学的时候,仅仅是觉得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意愿不太强烈,或者是孩子在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而很少会从家庭内部寻找原因。

并且他们还存在着一个误区:我把孩子交给心理咨询师了,只需要你这个心理咨询师把我的孩子劝说好让他继续回到学校就行,至于我们家庭内部的事儿,你最好少了解,或者不了解,这也是我们在做针对儿童青少年工作时的一些艰难之处。

预约

亲子教育

两性关系

个人成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原作者联系删除

◆每一个网络成瘾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被排斥的父亲

◆你不知道的事:网络游戏是孩子最安全的攻击方式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难管

◆“比鞋”的孩子,比的是什么?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让他自觉主动的去学习?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zzd/1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