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二二月二,龙抬头,兰州白百合不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长篇历史小说

《大河之城》

-蔡磊-

第五章民以食为天

-兰州七道梁也就是小说中康家湾村所处的自然环境-二月二,龙抬头。同时也是康家湾村总庙开门的日子。按一代代传下来的讲究,人们早早就准备好了整鸡、整羊外加一只猪头的三牲祭礼,同时还要挂红。鞭炮声中,族长庄主康二爷打开庙门上的大铜锁,老者为首,男人们紧随其后,再后才是婆娘娃娃们相跟着。正殿里,鱼贯而入的人们齐刷刷站定在刘关张三尊神像前,先由村中各姓老者依次代表本家族焚香上供;然后在康二爷的号令下,众人一起恭恭敬敬地叩头行礼。这里的说法是,因为有了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才有了后来三分天下占其一的蜀国。而最早发现并定居在康家湾的也是三个异姓结拜兄弟。所以呢,忠孝节义的义字在康家湾是顶顶要紧的。因为是土里刨食的庄户人家,所以土地公公和风神雨伯也决然不能怠慢,祈祷烧香磕头跪拜,只为祈求风调雨顺,肚里有粮才能有胆气,心里也才不慌嘛。还有,那三位康家湾鼻祖也有神像和牌位,其牌位与土地公公面面相向,占据的都是边侧之位。大约是出自同一位乡村匠人的缘故,不管是刘关张还是先人鼻祖,除了衣饰略有区别而外,几座塑像的眉眼神态竟也大同小异难以分辨。多少年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庙宇没少修修补补乃至翻修重盖,神像也没少重彩描摹乃至重塑再造,但总是萧规曹随秉承旧制,也就没多大变化,而一代代的人们也早就见惯不怪习以为常了。自家祖宗当然更是要跪拜如仪叩头谢恩。这里的说法也很要紧,虽说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但要不是祖宗先人慧眼识珠于前,筚路蓝缕于后,如今的一切不也无从谈起吗?所谓的开来继往也就是这个意思啊。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接任族长庄主之后,康二爷将每年的这个日子看得极为紧要,而且所有的一切都要中规中矩,不容马虎,更不得丝毫走样。在康二爷多年的坚持下,如今康家湾男女老少都明白,二月二开庙门,其功能除了祭奠先祖抚今思昔而外,更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冬藏结束,春种开始,各家各户若再因犁地耕田的过程起了什么纠纷,总庙就是村里的公堂;公堂之上,讲的就是公理。也就是康二爷眼里只有道理、没有其他的意思。没办法,二爷自己也是多年前经众人推举当了族长庄主后,才明白同村而居难免沾亲带故,碰上个大事小情,真的很难不偏不倚让所有人都满意。尤其是每年开春后的时间,村中免不了鸡飞狗跳争执不断,其原因不是你犁地削薄了我家的地埂、就是我家的粪肥咋让你撒到你家的地里……康二爷的意思是,既然官家衙门都有开印封印之说,那咱们不妨也比葫芦画瓢,来个公堂一开,铁面无私。-农村村庙-每年都是这样。但今年另有不同——因为祭奠时女人娃娃排在后边,所以议程一完,最先退场也是他们——女人们是放不下屋里鸡零狗碎的家务,娃娃们则是忙着要撒尿和泥拣粪拾柴撒欢撒野。康二爷只静静地看着,直到见有男人也开始往外,康二爷说话了:男人们先别走,我还有话说……已经开始挪动的男人们住了脚。有好事的女人和娃娃明明已经出了大殿,听康二爷一说,有的住了脚,有的干脆折返回身。康二爷板着脸:让男人们留下哩,你们等着看啥热闹?走,都走,都走!女人和娃娃都走干净了,康二爷看看众人,脸色也和缓了许多:我说咱们也挪动挪动?今儿太阳红得好,去院子里晒晒也好补些阳气不是?出了大殿,来到院中,人们三三两两,或蹲或站,也有的席地而坐,然后又一起眼巴巴地望着康二爷,不知道这位一庄之主又要订啥新章程?   康二爷清清嗓子,一脸肃穆的样子:总督衙门又给各府道县下了告示,康家湾归兰州府皋兰县,地不是化外之地,人也非化外之民,官府王法管着别人,也同样管着我们康家湾!今年的告示还是严查禁种大烟罂粟。新规矩是,一旦发现有人偷种私种,其地没收充公。庄稼人没地是个啥,还不就成野狗了不是!   人们乱哄哄地议论起来。禁烟禁赌,官府年年都要喊,今年是要来真的了?庄主今儿个板着脸说这些,莫不成村里还真有胆大不怕死的?康二爷摆摆手,人们重又安静下来。康二爷先从腰间荷包里取出茶色石头眼镜戴好,又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朝着众人扬了扬:有几句话大家先听听!教而不先以富,则执衣食不足之民绳之以法,为上者亦大不仁……   尽管康二爷一字一顿念得很慢,但还是有不明白的,大嘴天庆干脆喊叫起来:二爷,啥意思?者也之乎的,闹球不懂不是白说?   明信解释:意思是不能不教而诛。   大嘴天庆下意识地摸摸后脖颈:咋,不听话还真杀头呀?   悄着!康二爷一声怒喝,接着又念出一段:若从前犯种罂粟之人,以后能报种谷、棉、桑,该州县验看确实,即着将原充公地亩仍还该地主经营。论关陇治法,必以禁断鸦片为第一要义。欲禁断鸦片,必先令州县少吸烟之人,欲吸烟之人少,必先禁种罂粟,欲禁种罂粟,必先思一种可夺其利,然后民知种罂粟之无甚利,而后贪心可渐塞也。递之劝种棉花,以其一年之计,胜于罂粟……   后几句人们毫不费力都听懂了,竟是不约而同地哄笑起来——   种棉花?我们?官老爷做梦哩吧!   二月二,龙抬头,知道庄稼人该下地啦,官老爷们咋开始说胡话哩!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没种过棉花也知道那东西喜水不耐旱,对了,还听说那东西喜欢晒太阳。咱这要啥没啥,背阴洼地见个太阳都不容易,种棉花,那棉花也得长啊。……   见康二爷始终板着脸不吭声,人们再次安静下来,眼巴巴地望着他。   康二爷这才又开始说:咋,不骂了?不扯了?实话说吧,我刚才念的那些话,都是左宗棠左大人的话。说了那么多,人家官老爷就一个意思,不许种罂粟,违者田土没收充公;当然喽,如能改过自新,不种罂粟种粮食,那地就还还给你。该干啥不该干啥,都说清楚啦,若再犯到官家手里,杀头你也喊不出个冤,这就是明信才将说的不能不教而诛的意思。这大伙儿都听懂了,是不是?   众人纷纷点头,等着康二爷的下文。康二爷继续说:官府的告示还有种棉书啥的,都早送到我手里了。我呢,也一直琢磨着,前前后后的,陕甘总督换了多少茬了,总算老天开眼,来了个肯干事、能办事的好官。戏台上青天大老爷多啦,除了过过眼瘾,跟咱有一文钱关系没有?人家左大人贵为总督,还苦口婆心劝人桑麻种棉种粮,那是人家知道体恤百姓,人家那叫爱民如子!人家帮咱谋划,咱自己是不是更该想想办法了,啊?日子是咱自己在过,种不成棉花,咱能不能试试别的?   康二爷不说了,似乎是要等待人们的反应。   回应他的,则是一片鸦雀无声的寂静。也怪不得人们反应不过来,谁不知道几段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还有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而鬼号神哭的《山海经》?至于稻麦黍粟春种秋收那更是多少年的老规矩,还要咋试?又能试成个啥?   人们总是没反应,康二爷终于憋不住了,一手指着人群中的明信说:跟咱们一样,人家明信也是个草民百姓,可人家就敢想敢试,敢为天下先。要我说,明信这就是有大情怀!   见众人面面相觑,包括明信在内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康二爷提高了声音:想种百合的事儿,明信过年前就说给我了。打那起我就忍不住一直在想,同样都是庄稼人,人家明信咋就能想些咱打死都不敢想的事儿?人家咋就能和总督大人想到一块?不是不是,人家明信给我说要种百合的时候,我还没听官府和左大人说过种棉花呢,真是的……知道谜底后的人们显然轻松下来,一起咧着嘴笑了。   明信却是慌乱不堪:二爷二爷,这话可不敢当。种百合,我就是想自己试试,说不准也是我自己撒癔症中了邪哩……   康二爷瞪他一眼:不许胡说!我还是那句话,评大人物,要看他干的小事,像左大人,种树栽柳劝农桑麻,都是小事,可能显出人家的家国情怀心胸气度。论小人物,则要看他干的大事。你明信要干的,就是大事!   大嘴天庆突然冒出一句:二爷,那你在林子里种的不也是百合?我那不算,我怕试不成遭人耻笑,我怕我这张老脸挂不住哇。康二爷又转向众人,还是动情动容的样子:今儿留下你们说这些,就是要告诉你们,回去也告诉你们的婆娘娃娃,明信要种百合,我老汉支持,你们也得支持!不许说怪话,也不许在他地里捣乱,听见啦?这事要真成了,得益的,恐怕不止咱一个康家湾……听着听着,那一刻明信忽然有些想哭。   当时的他还是没有想到,为了给自己鼓劲加油,也是为了企求吉利顺畅百事好合,康二爷居然还谋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仪式——   那是第二天,刚吃过早饭,门外就响起康二爷的声音:明信,饭吃完了就出来。   明信应声而出:吃了吃了。来了来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明信就那么傻住了。门外是康二爷和他家那对人称老康小康的父子亲房——其实也是父子长工。康二爷有两个儿子,老二在包头城做皮货买卖;康二爷给老大花银子捐了个候补知县,几年前得了实缺,去往河南某地上任了。儿子们都不在家,但都把媳妇娃娃留在家中,据说这也是康二爷的意思:男人们干事,不能儿女情长婆婆妈妈的倒在其次,关键是买卖再大官再大,人还总得有个根吧?家中少了男丁,租出去的地亩不算,单是自家留下的地都没人操持。恰好远在安定(今定西)那边的亲房因灾荒跑来就食借粮,三说两说,就在康二爷家留下了。吃喝住全管,每年还能得到几斗粮食的工钱,自自然然就既是亲房又是长工,典型就是你好我也好,两好合一好。此刻,老康、小康一个背着背篼,一个牵着三只羊,康二爷自己则提着把锄头,锄把上居然还绑着朵红绸花,三个人就那么齐刷刷面对明信站着。   明信傻呵呵地直发愣,还是反应不过来的样子。跟在身后的柳叶也傻着。就连她怀里的小百合也睁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   走哇,下地!康二爷将自己手里的锄头塞给明信,又诡谲一笑,然后倒背着手走了。   老康、小康急忙跟了上去。   扛起锄头,明信也手忙脚乱撵了上去。柳叶不明所以,就那么抱着娃娃瓷在原地,半天都一动不动……   三转两拐,康二爷居然领着明信到了高家的家庙前。因为是小门小户,高家所谓的家庙就是在村中一处坎坡上用青砖砌起的半人高的神龛。   康二爷闪过一边,让明信上前:心诚则灵。心里有话就念叨念叨?   明信有些明白了。面对祖宗牌位,不无虔诚地下跪叩头,希望祖宗保佑心想事成。   然后是康二爷。恭恭敬敬一个长揖之后,嘴里念念有词——   百合百合,百事好合。小者如蒜,大者如拳,状如莲花,片片相累,是为百合。百合百合,百事好合……   明信和老康、小康一样,想笑,又都没敢,只好一起使劲地抿起嘴。康二爷瞪了他们一眼,脚下生风地朝村外走去。-现在百合种植基地-   在明信家一块约莫七八分大小的坡地前,康二爷站住了:按说哩,村里有公地,也有荒地,给你几亩也不是啥太大的事儿,给乡党们说说就行。可二爷我知道你的人品,指定不愿让人说闲话。这不,看来看去,你这块地应该能行。坡地存不住雨水,又半阴半阳,这二年我多少算摸出些百合那东西的脾性……   明信连连点头:让二爷费心了。我也想着就拿这块地试试的。   在康二爷的指挥下,老康将一挂长长的鞭炮挂在地头一棵梨树上,又把背篼里的东西倒了出来,原来是一堆小如指肚蒜瓣、大也不过鸡蛋大小不一的一堆百合。   康二爷的说法是:我把林子里我那块地里的百合也挖来了。我思谋着,女人生了娃娃还讲究要挪窝回娘家哩,庄稼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性子,那咱就也挪挪、试试?   然后康二爷从小康手里接过羊绳,又让老康点燃炮仗。   炮仗噼里啪啦地炸出很大的动静,红红的纸屑伴随着淡蓝的烟雾四处纷飞。   牵在康二爷手里的羊们惊慌失措地挣扎着,和明信一样都是莫名其妙的样子。   康二爷难得展颜一笑,语带自嘲:子不语怪力乱神,今天我也是破了例啦!   康二爷牵着羊沿着地埂绕着圈,嘴里还是念念有词——   三阳开泰,万象(响)更新,百事好合……-百合种子-   鞭炮炸完了,见明信还愣着,康二爷冲他一跺脚:还愣着干啥,迭办(赶快)呀!   明信恍然,朝手心吐口唾沫,抡起锄头挖了下去,一下,一下,又是一下……明天继续这过去呀,一庄之主,一族之长,都是能人,有德行,讲信义。白百合的前世今生就这么开始了,物是人是,高明信的百合是命运交织出的两个梦——女儿百合,地里百合——都是种出来的......明天的故事怎么讲?蔡磊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大大的悬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zzd/1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