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最好的方法
两年了,孩子天天在家打游戏,黑白颠倒也不出门,不运动,难道我们还要继续顺着她吗?乔老师,您总站在孩子的立场,难道孩子就没有错吗?我们天天想尽办法想要引导孩子走出来,她却总是这个样子。绘画班,舞蹈班,音乐班我们也都给她报过了,可她都是三分钟热度,没去几天就不去了。她还小,才14岁,天天这样待在家里可怎么办。虽然她也不出门也不闹,我们也已经做到放下,不了一直养着她,给孩子养老,可是她的人生就毁了,您有什么方法可以引导她走出来呢?拜托您了!
其实一天当中,类似的提问我要收到四五个,我想请大家注意里面的几个词,黑白颠倒,这个样子,三分钟热度,养老,毁了……想想这段话给你的是什么感觉。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和金山寺的佛印是方外之交,两人经常喜欢在一起参禅打坐。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在一起打坐之后心情不错,就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佛印说:“我看您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很高兴。过了一会儿,禅师也问苏东坡:“学士,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苏东坡打趣禅师道:“我看你像一坨牛粪!”两个人都哈哈大笑。
回到家中之后,苏东坡把这段趣事讲给苏小妹听,苏小妹听后叹了口气:“哥哥,你是不是以为自己赢了禅师?”苏东坡说:“难道不是吗?”苏小妹说:“哥哥,其实你已经输了。禅师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你心中有什么,才看禅师是一坨牛粪呢?”
在孩子康复疗愈的过程当中,我们难免迷茫无助,灰心失望,因此看到的孩子才会有很多缺点。越是迫切地想要调节和引导孩子,背后往往是越多的对孩子的负面评价。不信大家可以在家长看一看我们的周围,状态越差的家长描述自己孩子情况的时候用的贬义词越多,而且她对此一无所知。当你提醒这些词是贬义的时候,她会觉得莫名其貌,我已经很客气了,我心里想的可比这严重得多,有时候我都恨不得真让这个孩子死了算了……
我们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然后会在我们的言谈举止当中诚实的表现出来。如果我们看不到孩子的优点,眼里全是孩子的缺点和毛病,上再多的辅导班,再努力地伪装也没有用。孩子会一眼看穿,然后备受煎熬。家长认为自己努力帮助了孩子多长时间,孩子就被煎熬了多长时间。
起码我们应该知道孩子身上有两种力量同时存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同时有两种力量存在:积极的和消极的,阳光的和灰暗的。虽然孩子得了抑郁症,但是她身上的阳光积极的力量一直存在,然后才能拉着她不至于坠入深渊;我们身上也有积极和阳光的力量,才能让我们比孩子承受更多而不至于倒下。当我们对孩子身上积极阳光的力量视而不见,对我们的优点视而不见,对孩子的认可和爱隐藏在条件和指责的后面,想一想孩子每天心里会有多难受。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孩子到底能不能康复,这个问题无数次纠缠在父母的心中,一方面医生说要吃药,咨询师说要做心理咨询,我们都做了。甚至医生换了好几个,医院也换了,咨询师就更别提换了多少个了。可是孩子并没有好。包括跳大神的,搞传销的,只要敢说能给孩子把病治好,我们都可以去试。可是孩子还是没好起来。于是我们逐渐开始相信这个病好不了,一些有多年患病经验的病友也会信誓旦旦的告诉你,这个病好不了,要做好准备吃一辈的药。于是父母的心里就更加绝望了……
我们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再去看孩子,肯定看到的是一大堆缺点和毛病。我们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帮孩子寻找治疗的办法,其实我们内心也都不太敢相信。因为一次又一次充满希望之后,跟着来的就是深深的失望。这种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失望的感觉太难受了。
我们都想知道怎么帮孩子,可是我们不愿意直接问孩子,而是相信外面的各种专家的说法。比如医生说一定要吃药,咨询师说最好最咨询,搞传销的说自己的方法包治百病,跳大神的说孩子是中邪了驱个邪就好了……为啥我们就是不愿意去直接问孩子呢?
问了呀,孩子不说话,我们小心翼翼地用了各种跟孩子沟通的技巧,可是孩子就是不说。闲聊一些游戏之类的孩子还能聊几句,一聊病情和上学孩子就不说话了。
如果我的父母看不到我的任何优点,眼里只有我一大堆的毛病,看不到希望,也不认可我的时候,我能说什么呢?
不管我说什么,说了多少次,家长就是听不见,就是不相信——几乎每个孩子都跟我这么讲。
孩子没有优点,没有希望,不会表达?只不过我们视而不见而已。
孩子的优点一直都在,孩子一直都很优秀,只因为她是我的孩子不因为别的什么东西。我优秀我孩子肯定就优秀。抑郁症不过只是一场经历而已,早经历早收获,只要我们肯用心观察,孩子时时刻刻都在表达。我们要做的只是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就好。
所谓的认知调节,正向引导,不就是看到孩子的优点,看到良好的趋势之后告诉孩子,你本来就是这样的,不断重复,不断重复,帮孩子看见自己的优点和良好的趋势。我们自己也需要这样不断的自省。
就好像我们和孩子在黑暗的隧道里搀扶着前进,我们看到了前面出口的光,孩子低着头不敢看所以看不见,因为我们看见了光和希望才能带孩子走出这个黑暗的隧道。
如果我们看不见的话怎么可能帮助孩子?一点都看不见的话肯定是我们的心里出现了问题,心中有屎看谁都是大便。当我们看孩子像一尊佛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庄严光明。(我不是佛教徒,只是打个比喻,也可以是轻松幽默,阳光自信,聪明机智什么的。)
最起码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身上正面的力量和负面的力量同时存在,找到自己的平衡。
错误都是别人的和错误都是自己的同样不可取。
帮助孩子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相信孩子,直接问孩子。不要猜测孩子的想法,先去观察去感受。永远不要跳过观察和感受根据自己的猜测去替孩子做决定。这样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对孩子的伤害就越深。当我们描述孩子的时候,看一看我们使用的词汇就知道了,如果不够相信那就想办法多去观察和感受,那些好的东西本来就在那里,就在孩子身上,我们只需要把看到的告诉孩子,一再重复的告诉孩子就够了。在我看来,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欢迎预约我的咨询
乔瑞峰笔耕不辍,幸而有你!
- 上一篇文章: 有几种疾病与癫痫极为类似,人们在进行急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