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中国化中国化的意义
毋庸置疑,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起源于西方国家,至今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在这期间,心理咨询与治疗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其近四十年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和方法众多,应用的领域广泛(涉及精神病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社区保健、教育学与管理学等方面)。
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是“舶来品”,它的起步与发展是从学习、移植、改良和借鉴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开始的,与西方国家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发展现状相比明显落后。但是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社会需求的增强,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发展势头猛进。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文化底蕴长达五千年之久的东方文明大国,如何将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受东方历史、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身上,并行之有效,一直都是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工作者面临的挑战。近些年来,许多专业人员致力于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力争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和技术。
学者和临床心理学家有关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本土化意义的探讨与实践,大都是从文化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影响的角度进行的。例如,很多中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后都认为在对中国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时,应考虑如下因素和要领:中国人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看法与态度、中国人对心理问题的表达与申诉方式、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心理咨询和治疗操作的形式、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分析与解释、处理问题的基本态度、健康与成熟的定义等等。
前面我们接着前文的内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中国化——中国化的意义(上)
继续来聊这个话题
文化对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表达与申述方式的影响
最新的研究文章指出,医院精神科求医时的主诉经常为躯体化、神经衰弱和肾亏等。而中国人特有的心理问题主要为:神经衰弱、气功诱发的精神障碍、迷信和巫术诱发的精神障碍、由于个性受到压抑而出现的“隐匿性抑郁”和“躯体化”现象、个别落后地区存在癔症性质的某些症状,如缩阳症等。这里我们仅以躯体化、神经衰弱为例略加说明。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 上一篇文章: 05年女子怀孕4年未生,自称可与胎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