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针灸经脉知识点续
足少阳胆经
四十四足少阳,头侧耳目鼻喉恙,起瞳子髎止窍阴,身侧神志热妇良
主治概要
1.头面五官病:侧头、目、耳、咽喉病等。
2.肝胆病:黄疸、口苦、胁痛等。
3.热病、神志病:发热、癫狂等。4.经脉循环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腧穴名
特定穴
主治
瞳子髎
①头痛;②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内障、目翳等目疾
听会
①耳鸣、耳聋②齿痛、面痛
率谷
①头痛,眩晕;②小儿急、慢惊风
阳白
①头痛、眩晕②视物模糊、目痛、面瘫
头临泣
①头痛;②目痛、目眩、流泪、目翳等目疾;③鼻塞,鼻渊;④小儿惊痫
风池
①中风、癫痫、眩晕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头病,耳鸣,耳聋;④颈项强痛
肩井
①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③瘰疬
日月
胆之募穴
①黄疸、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②呕吐、吐酸、呃逆等肝胆犯胃病证
环跳
①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
带脉
①带下、月经不调、经闭、小腹痛②腰痛、胁痛
风市
①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等下肢疾患;②遍身瘙痒
阳陵泉
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吐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
光明
络穴
①目痛、夜盲、近视、目花等目疾;②胸乳胀痛;③下肢痿痹
悬钟
(绝骨)
八会穴之髓会
①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丘墟
原穴
①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②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等痛证;③足内翻,足下垂
足临泣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①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疼痛等痛证;②月经不调,乳痈;③瘰疬
侠溪
荥穴
①惊悸;②头痛、眩晕、颊肿、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③胁肋疼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等痛证;④乳痈;⑤热病
足窍阴
井穴
①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实热病证;②胸胁痛,足跗肿痛
足厥阴肝经
十四是肝经,起于大敦期门终,肠腹诸疾前阴病,五脏可治胆亦灵
主治概要
1.肝胆病黄疸,胸胁胀痛,呕逆及肝风内动所致的中风、头痛、眩晕、惊风等。
2.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尿、小便不利等。
3.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腧穴名
特定穴
主治
大敦
井穴
①疝气,少腹痛;②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统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④癫痫,善寐
行间
荥穴
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阴中痛、疝气;④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⑤胸胁满痛
太冲
输穴;原穴
①中风、癫狂病、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蠡沟
络穴
①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等妇科病证;②小便不利;③疝气,睾丸肿痛
曲泉
合穴
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证;②遗精,阳痿,疝气;③小便不利;④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章门
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①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胃肠病证;②胁痛、黄疸、痞块(肝脾肿大)等肝脾病证
期门
肝之募穴
①胸胁胀痛、呕吐、吐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②奔豚气;③乳痈
督脉
督脉二八良,起长强止龈交上,脑病为主次分段,急救热病及肛肠
主治概要
1.脏腑病:相关病证。
2.神志病,热病:失眠,健忘,癫痫,昏迷,发热,中暑,惊厥等。
3.头面五官病:头痛,眩晕,口、齿、鼻、目等疾患。
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头项、脊背、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
腧穴名
特定穴
主治
长强
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腰阳关
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命门
①温阳要穴。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④小腹冷痛,腹泻
至阳
①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②咳嗽、气喘;③腰背疼痛,脊强
身柱
腰脊强痛,喘息,身热,癫狂,小儿风痫,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
大椎
①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骨蒸潮热;③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④项强,脊痛;⑤风疹,痤疮
哑门
①暴喑,舌缓不语;②癫狂痫、癔症等神志病证;③头痛,颈项强痛
风府
祛风要穴。①中风、癫狂痫、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病证
百会
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③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神庭
①癫狂痫、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
水沟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病证;④闪挫腰痛
印堂
头痛,眩晕,鼻炎,鼻渊,鼻衄,目赤肿痛,小儿惊风,失眠,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神经衰弱。
任脉
任脉二四呈,起于会阴承浆停,强壮为主次分段,泌尿生殖作用宏
主治概要
1.脏腑病:腹部、胸部相关内脏病。
2.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等。
3.颈及面口病:瘿气,梅核气,咽喉肿痛,暴喑,口歪,齿痛等。
4.神志病:癫痫,失眠等。
5.虚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主治虚劳、虚脱等证。
腧穴名
特定穴
主治
中极
膀胱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关元
小肠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保健要穴。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⑥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气海
肓之原穴
保健要穴。①虚脱、形体羸瘦、脏器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等泌尿系病证;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神阙
①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③水肿,小便不利
建里
胃痛,腹痛,腹胀,呕逆,不嗜食,身肿,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腹肌痉挛。
中脘
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②黄疸;③癫狂,脏躁
膻中
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②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
天突
①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等肺系病证;②瘿气、梅核气、噎膈等气机不畅病证
廉腺
中风失语、暴喑、吞咽苦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等咽喉口舌病证
承浆
①唇紧、齿龈肿痛、面痛、口舍生疮②消渴、癫痫
奇穴
腧穴名
主治
四神聪
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②目疾
太阳
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球后
一切目疾,如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中心性视网膜病变,色觉异常,近视,青光眼,早期白内障,玻璃体混浊,内斜视等等。
安眠
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牵正
面神经麻痹,口疮,下牙痛,腮腺炎等
金津
急性扁挑体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
玉液
①口疮、舌强、舌肿;②呕吐、消渴。
定喘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夹脊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胃脘下俞
①胃痛,腹痛,胸胁痛;②消渴
子宫
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腰眼
①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③虚劳
十宣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④手指麻木
八邪
①手背肿痛,手指麻木;②烦热,目痛;③毒蛇咬伤
四缝
小儿疳积,腹泻,百日咳
二白
痔核,痔漏,痔疮,肛裂下血,脱肛;里急后重;前臂痛;胸胁痛。
腰痛点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手背红肿疼痛,腕关节炎,小儿急惊风。
外劳宫
①落枕,手臂肿痛;②脐风
膝眼
①膝痛,腿痛;②脚气
胆囊
①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胆腑病证;②下肢痿痹
阑尾
①急慢性阑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编辑:金彤
服务器安全管控的探讨安全小课堂第十三剧情逆转最美保安8年资助孤儿竟是亲- 上一篇文章: 53种野菜样本,别错过,快收藏
- 下一篇文章: 周运Eskey先生7471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