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谋等哲人疯语第七
弗洛伊德:婴儿也有性需求
年-年,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早年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医院任职,再开办私人精神病诊所,专门研究精神病。他倡议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和弗洛伊德主义,以对性力量的推崇著称。晚年受纳粹迫害,流亡英国,死于伦敦。代表性著作有:《梦的解析》、《心理分析导论》、《图腾与禁忌》、《自我与本我》。
事实上,从3岁小孩开始,其性生活与成人的性生活就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了。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殖器还不成熟,缺乏稳定的性的组织。而且,他们与神经病人一样,存在性的倒错现象。
——《精神分析引论》
一般认为,性需要、性冲动是一个人身体成熟步入成人之列的标志,萌芽于青春期开始的时候,与儿童无关。不仅如此,社会不允许成人公开与儿童讨论性问题,大多数父母对此三缄其口。以儿童为性满足对象的“恋童癖”普遍被认定为一种严重的性变态,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关系直接被法律视为犯罪,属于重罪,量刑重于强奸罪。然而,弗洛伊德却提出了一种惊骇世俗的观点:儿童包括婴儿、幼儿都有性欲要求。
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欲比日常理解的要广泛得多,指的是一种在力比多(libido)[1]驱使下对快乐的追求的本能,驱动人们得以繁衍以及从事其他活动如艺术、体育等。性冲动也是广义的,不仅包含性结合的冲动,还囊括几乎所有追求快乐或获得满足的冲动。按照广义的理解,性欲从人一出生起就开始起作用,而不是到青春期才产生。
弗洛伊德的这种观念萌发于他对癔症的临床研究。在他之前,由于没有发生实质的生理损害,癔症要么被看成诈病,要么被看成体弱导致的紊乱,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催眠。但是,弗洛伊德在临床中发现催眠效果不好,治疗结束后癔症很容易复发。经过深入询问和研究,他发现癔症往往与病人早年的不愉快经验有关。这种经验隐藏得很深,很难发现。要想彻底根除癔症,必须追溯患者童年的经历。
后来,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弗洛伊德发现,不仅癔症,许多心理疾病都可以在病人童年早期(6岁前)找到与之关联的创伤事件。通过引导患者回忆童年的经历,回到创伤事件的情境,他发现这些恼人的记忆都与真实的性遭遇有关,于是提出了“幼儿诱惑理论”。他认为,所有的神经症的起源都是因为在儿童经验中过早的引入了性,因为儿童的无知,因而无法应对性经验而形成创伤,到了青春期由于性欲出现高峰而激发早年的记忆,很容易陷入儿童时期的混乱和困惑中,产生造成心理疾病的强大压力。
“幼儿诱惑理论”一出现就备受指责,很多人认为它只是弗洛伊德没有根据的突发奇想。后来,弗洛伊德对它进行了修正,将真实的性诱惑替换为性幻想。也就是说,病因不是患者童年受到真实的性诱惑,而是患者当时渴望被性诱惑,并把自己童年的性愿望当作了真实的记忆。
为什么儿童会有性渴望?弗洛伊德认为,它是婴儿天生具有的性欲和后天生活经验刺激造成的。
首先,性冲动天生就存在于新生儿身上。它源于性本能,会驱使人寻找快乐。性本能最早体现在婴儿在母亲怀里习惯于“快乐吮吸”,即不是因为饿而是为了快乐而吮吸手指头、橡皮奶嘴、母亲的乳头等。吮吸使婴儿得到满足,然后安稳入睡。对于婴儿来说,吮吸母亲乳房是他最重要的事,同时满足了食欲和性欲两个最大欲求。也就是说,弗洛伊德把吮吸乳房是一个人性生活发展的起点。此时,婴儿把母亲的乳房当作第一个性对象。一旦婴儿能为吸吮而吸吮,乳房就不再是性对象,取而代之的是婴儿身体的某些部分,婴儿开始抚摸自己的身体,以求寻得快乐的感觉。总之,对于性的冲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其次,后天生活经验刺激有四个来源:(1)机械性刺激,指的是规律性的震动引发性兴奋,如儿童被抱起来摇晃,用手轻拍。(2)肌肉活动刺激,指的是较为剧烈的肌肉运动,尤其当运动导致高度精神紧张时,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性兴奋。(3)情感过程刺激,指的是强烈的感情、惊恐的情绪全部都与性冲动有关。(4)精力集中刺激,指的是聚精会神进行高强度的思考活动也会产生性冲动。
弗洛伊德的观点有明显的“泛性论”的特点,也就是把什么都当作性。这蕴含着解放人类受压抑的天性的主张,能更好地理解原来被传统简单地视为变态、邪恶和不道德的某些人类性行为,比如同性恋、易装癖和性虐待等,易于形成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在很多时候,在不对他人、不对社会造成伤害的情况下,的确应该对不同于主流的行为方式表现出足够的容忍。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但是,承认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不等于快乐仅仅来源于与性相关的活动。如果把什么都当作性,可能出现为某些罪行如儿童色情活动辩护的情况。儿童色情活动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触犯法律的。并且,当什么都是性的时候,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是性,性实际上就不存在了。
年,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创作小说《洛丽塔》,讲述了两名中年男子为少女洛丽塔争风吃醋,最终其中一人枪杀了情敌的悲剧故事,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只能先在风气开放的巴黎出版,3年后才在美国出版。年,小说被大导演库布里克拍成电影,风靡西方社会。有意思的是,该片中文译名又为《一树梨花压海棠》,出自典故,颇有几分恶搞的天才——
据说,80岁的宋代词人张先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苏东坡与一帮好友前去道贺。在喜宴中,张先吟了一首打油诗:“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看到张先得意洋洋,苏东坡脱口和上打油诗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看起来,似乎中国古代社会对恋童问题更宽容一些,尤其是淫狎娈童的风气较盛,而那时人们结婚的年龄也比现在早。但是,狎童癖好当时同样也是羞于启口偷偷摸摸的丑事。毕竟儿童不仅身体不成熟,心智也不成熟,很难对性活动意味着什么有足够的理解和估计,很容易导致身体或心灵上的创伤。因此,与社会通过禁忌、道德和法律保护儿童不受这种伤害,与儿童发生性交不能以双方自愿为借口,理由是很充分的。
[1]力比多(libido)即性力,由弗洛伊德提出。力比多不限于生殖意义上的性,而是泛指一切身体感官的快感。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属于人的本能,力量巨大,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而一个人的力比多是有限的,在某人某事上用得多,用在别处的分量就就会减少。到了荣格哪里,力比多意指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既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中。无论如何,力比多要在身体的一切活动中寻找出路。
(刘永谋等:《哲人疯语——当代哲学思想中的奇谈怪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年版。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其余作者均曾为人大科哲点上硕士生博士生:郭朦、王玮、李曈、赵俊海、李慕航、李佩、乔宇和仇洲。)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斑医院- 上一篇文章: 男人真的会精尽而亡吗
- 下一篇文章: 想报医师的抓紧报吧,今年医师报考这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