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手术,还有放疗
患者青壮年男性,38岁,主因“颅内占位性病变20天”入我院。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无明显诱因左侧肢体活动无力。恶心、呕吐,为喷射性。
医院头颅核磁提示:右侧额颞顶枕叶及胼胝体多发占位性病变。
年10月21日就诊于我院脑外科,脑外科完善相关检查,胸腹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基本排除脑转移可能。肿瘤标志物也未明确显示原发肿瘤特性。脑外科就该医院专家会诊,认为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成立,暂时不考虑转移瘤,脑胶质瘤与颅内淋巴瘤这两种诊断,倾向于颅内淋巴瘤的诊断。手术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故请疗科会诊。
放疗科会诊认为:颅内恶性肿瘤诊断成立,可试用放疗。因患者颅内病变的位置、形态、范围,考虑为颅内淋巴瘤。患者可试行颅内穿刺取病理,但风险较大,并且,如果是淋巴瘤,由于其病变特点,通过穿刺,不一定能够确诊。试行放疗,可以起到诊断性治疗的作用。患者惧怕颅内穿刺的风险,拒绝进行活检。
患者未治,到北京,医院、中医院等权威机构会诊,各位专家基本都倾向于颅内淋巴瘤的诊断,建议患者回我院进行同步放化疗。
年11月1日患者入我院放疗科,CT定位图像如下:
治疗前查体:患者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左侧肢体麻木,肌力3级,浅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无扶持个体不能站立。
年11月2日开始给予放化疗。放疗:46Gy/2Gy/23f,化疗给予CHOP方案
患者放疗仅3次,就自觉左侧肢体无力较前好转,肌力上升到4级。
患者放疗7次,左侧肢体肌力就上升到5级,可下床活动,扶墙行走。
年12月2日,患者放疗结束,化疗已进行两周期。查体: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化验:电解质、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复查CT显示:颅内肿瘤完全消退!
患者放疗疗效这么好,证明了脑外给予的颅内淋巴瘤的诊断是非常正确的。
患者是家中独子,患病以来,全家人都认为没有救治的希望了,来放疗科,仅仅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曾有暂时性的癔症发作。自诉呼吸困难,憋闷,无力。血气分析显示为呼吸性碱中毒。其他检查结果如胆碱酯酶、血栓、肺梗等相关检查均未见异常。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吞咽,自主呼吸,起坐运动均无异常。我们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暗示及专业疏导,患者症状自行消失。患者及家属本以为治病没希望了,没想到疗效非常好,患者不仅离开了轮椅,回到了正常生活,就连心理问题也同时得到了纾解。为表示感谢,赠送放疗科全体人员锦旗一面。
从本例患者我们学习到:
一、我院脑外科的综合实力给了放疗科治疗前非常好的提示作用。没有初诊科室的优秀表现,放疗科很有可能被带入错误的治疗路径。并且,因为我院脑外科的强大实力,让患者愿意相信我院刚刚起步的放疗科,给了放疗科一个应用自己临床能力的机会。
二、在治疗的方案方面,虽然可以在全脑46Gy的基础上再肿瘤局部推量到60Gy以上,以我院设备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但综合文献及治疗经验总结提示:更高的放疗剂量,对颅内淋巴瘤患者,并不能提高其生存率和局控率。如果患者生存期足够长,因为放、化疗相关毒性带来的远期生存质量的下降是患者及家属所不能接受的。在疗效和治疗毒副作用之间的权衡,是放疗科医生毕生的课题。
三、这例患者,涉及的科室有脑外、放疗、心血管、呼吸、心理等等科室,任何一个科室的缺陷,都可能导致这例患者的治疗偏差。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肿瘤治疗医师要具备多方面知识,放疗科要与更多的科室建立联系。
四、我科护理人员在本例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心,巡视病房时与患者的有效交流,并且在知道患者的心理问题后给予的心理疏导,都使患者感到了放疗科对患者的温暖。在此,感谢我科的护理人员。
- 上一篇文章: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下
- 下一篇文章: 躯体化我们表达存在和艰辛的一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