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旬阿婆在家内装了32把锁真相却让
家住上海静安区共康四村的一位94岁老人
在家中陆陆续续装上了32把锁!
你也许会觉得奇怪
这位阿婆家里特别有钱么?
上了32把锁出行岂不是很不方便?
实际上,这些锁不但锁住了家中大大小小的门,
同时也锁住了她的心……
共康四村地处静安和宝山交汇地带,是彭浦新村街道辖区内一处大型居民小区。小区老龄化程度特别高,住在周边的邻居把这个小区叫“长寿村”。
在小区的老人中,94岁的王曼华曾让不少居委会工作人员揪心。10多年前,丈夫去世后,没有子女的她成了孤老。悲伤过度加之长期的孤单生活,王阿婆出现了癔症。她害怕窃贼来偷东西,就在家中的门上安装锁具和插销;她认为有人会给自己下毒,就给橱柜加锁。如此一道道锁,最后竟然安装了32把。
被锁上的不仅是家中大大小小的门,更是她的心。她害怕与人接触,对人的戒备心越来越强,天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谁也敲不开她的门。
(网络配图)
共康四村第一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冯英明回忆:“我们去探望她,她从不开门让我们进去。”长期与世隔绝,加之精神时常波动,王曼华的境况越来越差。王阿婆的冰箱里存放着各种饼干,时间一长,食物都长了毛,冰箱一打开迎面一股腐臭味扑鼻。
“年末的一个夜里,王阿婆在家中上厕所时摔倒了。天很冷,阿婆只穿着棉毛衫裤,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躺了三四个小时。”冯英明说。幸好那天,冯英明等居委会干部一早去敲门。敲不开,他们就从王阿婆家一楼的天井跳进去,又破窗而入,这才发现了险情,及医院。
事后,冯英明多次劝王阿婆搬到与小区一墙之隔的养老院去住,但王阿婆每次都一口拒绝;冯英明再说多了,阿婆就要翻脸。
(网络配图)
王阿婆打算留在共康四村养老,可如何让她在这里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成了冯英明的一个心结。
年8月的一件事,让居委会党总支与志愿者团队更有了紧迫感。这天一早,一位送牛奶的志愿者在王阿婆家门外敲了一个多小时门,也没听到王阿婆应答。志愿者赶忙叫来居委干部。
居委干部又一次翻天井进了王阿婆家;但在小房子里转了几圈却找不到阿婆。冯英明这时闻到一股臭味,顺着味道,他在床板下找到了王阿婆。原来阿婆精神恍惚,抬起了床板,躲进了床板下的小空间里,只留下了一条小缝。
(网络配图)
这天也不知道她躲了多久了,竟把大小便拉到身上。在场的居委会干部差点流下眼泪,赶紧把阿婆搀扶出来,帮她收拾干净,医院进行了身体检查,确定阿婆没有大碍才送回来。
“王阿婆的情况越来越差,要尽快帮助她打开心锁。”居委干部与志愿者团队抓紧时间对王阿婆展开各种暖心服务。
“老人关怀团队”为包括王阿婆在内的小区中10位高龄孤老与空巢老人设计了“搭一口”服务,就是有志愿者在家中烧菜,为老人们多做一份,再捧着碗送过去。最初,王阿婆不肯给送饭的志愿者开门,志愿者就把饭菜从防盗门的缝隙里塞进去。志愿者调剂着饭菜的口味,慢慢赢得了王阿婆的好感。
居民志愿者赵政得知王阿婆的情况,他主动承担了阿婆的日常开销;他还会中医,一有空,就上门为王阿婆号脉问诊、洗脚推拿,陪她说话聊天。王阿婆对他越来越亲切,有时犯糊涂谁都不认识,但准认识赵政。
慢慢地,王阿婆家里的锁一把把打开,她的脸上也逐渐出现了笑容。如今,她已把家里的大门钥匙放心地交给志愿者,接受他们的照顾……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疾病科普癔症的危害
- 下一篇文章: 滑膜炎的病因有哪些如何治疗具体方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