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围城
题图:次元
推荐歌曲
前几天终于把《围城》这本书看完了,期间断断续续地拿起来又放下,每次扫一眼书架,这本书总是格外醒目,或许是因为我对它另眼相看的缘故。
之所以说一读,是觉得以后会有再读的必要。这样一本被世人夸上天的小说和作者,多少总能勾起一点我的兴趣。
像是受到某些教育的毒害,读了点什么书,就有冲动写一篇读后感,看了点什么影视作品,便也有冲动写一篇观后感,往好了说,这大概可以算作表达欲。
印象里我是老早就知道钱钟书和他写的《围城》的,具体什么时候知道的也记不清楚。这也许可以说明我的确是很早就知道的,早到记忆已经模糊。可我却记得我看到过作者的资料。如下:
就是这张照片,当时看到心里就想,这老先生貌似挺逗的……
书是去学校附近转悠的时候买的,应该是届的学生毕业之前,当时在几个常用的电子书平台都没能找到这本书的资源,居然在书摊上看见了,自然是下定决心买了回来。
看书的过程中,我时不时会被其中幽默的描写逗乐,忍俊不禁的那种,边笑心里边在想能写出这样文字的人一定很有意思,于是我就能理解为什么当初有人看了这本书之后就非常想和作者见见面;然而老先生给出的回答是『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你又何必去认识那只下单的母鸡呢?』(我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作者满满的嫌弃……)
看着看着我的心好像也被它的情节抓住,尤其越看到结尾的时候,更让人心急——每每有时间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书接着看,甚至我好像都成了方鸿渐(《围城》主人公),为所发生的事情心烦意乱,焦虑不安。
结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故事伴随着孙柔嘉(方鸿渐的妻子)的离开和方鸿渐的愤怒、哭喊、昏睡结束了。而这个时候我刚好是利用上班之余的时间在读,本来心里颇为着急,想着今天又读不完了,结果故事就这样突然结束,让我看着剩下的几十页附录发癔症。
满载着遗憾和不甘。
可能由于方鸿渐是主人公,所以我就有一种期待——以为他有主角光环,或许可以完成逆袭,然而后来的情节证明这的确是我想多了。
这本书当然不是和修真小说一样的套路,回想一下,把方鸿渐的言行拆开了细看也好像压根儿都没有逆袭的基因。他常常满腹牢骚,看不起别人奉承巴结的种种行为,甚至还在背后挖苦别人,自己又志大才疏,毫无长进,让人看不到成长的苗头。
我爱读方鸿渐和孙柔嘉确定关系后的情节,这也是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孙柔嘉的一句『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像是一个大大的flag,这句话仿佛告诉我说,接下来方鸿渐是肯定要后悔的。
我个人认为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关系确定地太随便,当时我心里都暗恨方鸿渐为什么如此没有原则,糊里糊涂地就被一个女孩子掌控了人生,而且省去了『恋爱』,直接跨到了『订婚』的地步。而这成为进入『围城』的开始,也注定了方鸿渐悲剧式的结局。
真正提笔写出来,就发现自己思维模糊,逻辑混乱,表达不好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果然还是需要读第二遍的。至于什么时候读,我也不清楚。
- 上一篇文章: 原创国境以南,生性孤独,太阳以西,热爱辜
- 下一篇文章: 当你决心要重新开始的时候,你已经完成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