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格结构十二癔症人格类型及治疗

精神分析就是始于癔症研究和治疗,弗洛伊德一开始治疗的是那些具有严重癔症症状的病人,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具有癔症人格的病人。但我们还是先要从癔症症状开始讲起,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症状背后的动力学成因。癔症症状基本是一些躯体层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无法从躯体的角度给出解释的,病人可以表现出瘫痪的症状,表现出眩晕、虚弱,或者一些其他的身体感觉,甚至包括怀孕。这些个体看上去患上某种疾病,但没有办法给出任何生物学上的解释。例如说怀孕,并不是说她体内有一个婴儿,只不过她表现出了怀孕的样子。但病人表现出这个样子往往会让医生感觉到挫败,因为他们会倾向于认为这些病人在假装生病,这些严重的极端病情往往在女性身上比较常见,所以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女性的疾病,跟女性的脆弱有关,等二战之后那些从战争中归来的男人也有了这些癔症症状,但是别人对待他们非常不友好,觉得他们表现出或者患有了一些女性的问题。

弗洛伊德曾经到法国跟从事催眠治疗的医生学习,然后他就发现这些医生给予病人一些催眠暗示之后,病人的那些抽搐、癔症样瘫痪等等的这些症状就不见了,由此他就开始思考这些症状背后的心理学含义,这些症状压抑了什么又表达了什么,人们如何能看上去有痛苦但又似乎没有什么痛苦呢?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因为他对其中一对癔症病人采用了催眠的方式,但总是会感觉有些失望,后来他就让那些病人教给他自己如何才能帮助到他们,然后就发现只要不带审视或者稽查的方式去倾听病人述说,病人的症状就会减轻,由此就开始了自由联想这种治疗技术。可以说精神分析就是开始于癔症症状的研究和治疗,当时癔症所涵盖的那些疾病在目前看来是那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解离症状,转换症状,以及躯体化症状患者,弗洛伊德对癔症症状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他也会非常共情的跟他们工作,弗洛伊德发现这些病人会采用潜抑、躯体化、付诸行动,以及这些病人通过症状表达了俄狄浦斯愿望,俄狄浦斯愿望是他们核心的心理特征。

对于癔症人格来说有两种相反类型,他们对于同一个问题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感受。癔症人格是与个体的性别认同有关,以及与性别相关的权力、性欲方面存在着不同的感受。我会以女性为例来讲癔症人格,当然在男性身上也会有体现,第一种表现形式是比较受抑制,例如这样一位女性可能表现的非常谦逊,她会害怕跟性欲有关的内容并且表现出回避,她就像一位表现非常好的小姑娘;另外一种癔症人格的相反表现则同样是女性她可以表现得非常性感,具有诱惑力,自我中心的,也有高度情感表达,可以看到这是癔症人格谱系中两种相反的表现,这是因为她们同样对性别身份感到害怕,对男女差异感到害怕,对跟性欲有关的问题也感到害怕,只是她们的表现方式截然相反。

跟癔症症状有关的动力性表达也受到了文化的影响,跟所在国家有关,这取决于当地的文化对于癔症行为的表达是比较容忍的还是说不鼓励人们去表达,同时在语言上对这些症状的描述也可以体现到这一点。例如西方对于癔症的描述最早见于古希腊,癔症来自于子宫这样一个词汇,因为当时认为这主要是女性的一个疾病,跟女性的脆弱有关,等到弗洛伊德年代人们常见的是抑制型的癔症性人格,当代西方社会常见的则是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可以呈现诱惑的癔症人格。我也跟一些国家的分析师作过交谈,我发现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会要求女性表现出谦虚,并且社会认为女性就是低于男性,认为女性不应该表现出积极主动和性感,这样的国家比较常见的就是抑制型癔症人格,文化会对癔症人格的表现有影响。

对于癔症的心理学特征的核心感受是,她会感觉到性别上的差异,她会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性别是弱势的,而另外一种性别要高人一等,例如当小女孩感受到男性的权力是让自己感到害怕的,她可能会表现出两种应对方式,一种是表现的比较谦虚和顺从,另外一种则是表现的特别性感,好像具有特别的诱惑力,女孩是用这两种方式来应对内心感到害怕的情感体验。对于男孩而言,如果他把母亲和其她女性体验为有权力的,是鉴于在这个家庭中父亲的影响比较小,就容易让小男孩发展出类似的心理学特征,他们对于自己的恐惧的情感体验会有不同的表达,也会表现出相应的癔症症状,这样的小男孩会感觉到女性太过于强大,不敢靠近她,同时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应对内心的恐惧,他们可能会在言语上表现出性感或者性欲的色彩,但事实上并不敢真正的靠近女性。可以看出这两种性别都会表现出害怕异性,害怕另外一种性别特征认为比自己地位要高,他们也希望能够获得另外一种性别的能力,他们要么表现得比较顺从,去压抑自己的性感,要么跟对方表现出挑逗性诱惑性,想要用这种方式去获得跟对方一样的权力和力量。

对于癔症人格的个体来讲,她们背后隐藏了大量的恐惧和羞耻感,这种感受大部分是处于潜意识层面,因此癔症个体通常显得比较幼稚,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对她来说真正危险的是什么,她们通过强有力的防御来抵挡内心的恐惧,这些女性内心有恐惧但她们可以表现的非常性感,非常有诱惑力,但是在一段性关系中她们又不会让自己感到真正的满意,例如她可能不会体验到性的高潮,或者也不会告诉伴侣如何帮助自己体验到性高潮,要么是性高潮来得太快她还没有享受到,她们从外在来看可以表现得很有性欲,内在却是压抑自己去体验到相应的感受,身体也没有真正的向对方敞开,她也不会对她的伴侣真的有信心。如果个体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性别是危险的,或者别人认为身为女性或者男性是低于异性的,那她会把别人对待她的方式内化,也会自己来贬低自己所具有的性别,例如女性也会贬低其她的女性,她也会把女性跟其他的男性进行比较,然后认为男性更有权力或者力量。有时这样的女性只有一位女性密友,但是她跟这位好友谈论的都是跟男性有关的事情,因为她不觉得跟女性有关的活动是有价值的,所以她也不会跟其她的女性建立朋友关系。

具有癔症人格的人们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全,有时会对自己所拥有的性别特征夸大的表现出来,例如对女性来说她可能会表现的特别温和温暖,小女孩的特质会表现的非常明显,或者也会表现的很有性的诱惑力,也就是说会把女性特质高度的非常夸张的表现出来,对于男性来说如果他认为女性是更有力量更有权力的性别,那他会特别强调表现出过度的男性化特征,以此来跟女性的权力斗争中获得平衡,这点对于男女来说都是一样的。对于某些男性同性恋,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男性这个性别本身也是有力量的,可是他发现男人会选择女人作为爱的客体,他为了争取吸引到别人来爱他,让自己成为别的男性爱慕的对象,他可能就会表现出一些女性的特质来,也许会像女性那样更有诱惑力。当然这只是针对一部分男性同性恋的心理学特征,不适应解释所有的男性同性恋。

就像其他的人格类型一样,癔症人格也是从相对健康到严重的精神病性的人格谱系,直到年代人们才得出癔症性精神病障碍的诊断,在这样的人群中他们会有非常夸张的戏剧性的表现,而且他们也会对此深信不疑。只不过他们的这种症状并不像幻觉或者妄想,人们也会感觉好像不是那么真实,有些个体也会有幻觉或者妄想症状,但跟精神分裂症是不一样的。前者更多是因为创伤后的经历所带来的反应,对于高功能的癔症人格我们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帮助她们的,这些病人比较容易接受心理治疗她们也能够理解到心理治疗。对于严重紊乱的癔症人格患者来讲,就很难帮助到她,因为这些病人花费很多的时间去产生或者创造出戏剧样的夸张的表现,他们总是会去付诸行动,因此很难在一个治疗性空间里坐在那里述说自己,去思考自己的经历,因为他们总是会陷于某种危机状态。

从健康一端到精神病性癔症人格的气质类型、关系模式以及自体

癔症人格可以表现出高度敏感,很容易受到过度刺激,像具有这样气质类型的儿童会特别敏感,他们对于自己的性别特征是感到很弱的,而另外一种性别是比较有力量的,这倒不是说他们会很害怕自己的父母,而是自己就是高度敏感的,哪怕父母一个很小的举动在孩子这里都会有比较大的反应。他们就好比分裂型气质类型一样是属于比较敏感的,他们会采用大量的防御方式去应对内心的焦虑,所以我们可以在高度焦虑的个体身上看到癔症人格的心理特点,这种类型人格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就是他们好像对某些事是知道的,但又好像不能真正的做到。例如我有位女性患者,她本身是位性支持教育工作者,她会给那些高中和大学的学生设计课程讲授如何来进行安全的性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她又会进行危险的性行为,在意识上她似乎是知道的,但是在行为上又好像并不真正了解此事。

具有癔症人格特点的个体潜意识层面的内在体验是我是渺小的,我是脆弱的。或者说跟那些很有权力有力量的人相比我不得不保护自己,她们会用各种方式去抵挡内心的恐惧和害怕,害怕被插入,害怕有过多刺激,害怕遭到损害,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她们会努力跟人保持距离,即便在表面上也会表现出对人感兴趣,想要靠近一下,但内在是感到害怕的。具有癔症人格特征的个体往往会选择那些令她感到害怕的人成为她爱的对象,具有癔症人格倾向的女性往往会选择最让她害怕的人做伴侣,用这种方式去否认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这种类型的女性也会想要选择或者靠近让她感觉危险的人,想要在幻想层面拯救他们。这是基于背后跟权力斗争有关的心理动力学因素。她们也会选择所谓的坏男孩或者坏男人去交往,可以反映出癔症患者潜意识的内在恐惧。她会表现出情感非常肤浅,似乎非常夸张和戏剧,就好像是假装出来的一样,就好像用这种夸张的方式告诉别人说你不要靠近我,也不要太当真或者把我当回事。例如癔症个体不会告诉别人说我很生气,而是会夸张的说“哎呀,我实在是太生气了”,她这么说会让人们觉得她的愤怒的情感体验似乎不那么真实,但其实这恰恰是她内在的真实体验,只不过外在表现形式比较戏剧和夸张。

癔症人格倾向于多少有点夸张的表现自己,威廉伯格这样来描述癔症人格:他们所经历到的生活使得她们假装那就是她自己,假装那就是她真实的样子。我们前面讲过对于恐惧的防御会表现出一些对抗恐惧的行为方式,病人对待自己的身体也会有类似表现自体的行为特征,她内在的核心体验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有不好的地方,但表现出来是很愿意展示自己的身体就好像自己的身体特别好一样。因为癔症人格的这种表现自体的行为特征有时会让人误诊为自恋人格,这两种人格特点都会有羞耻感,但对于癔症人格个体来讲她们是真的对人有兴趣,她们也真的需要去爱别人,她们也愿意跟人建立关系。

癔症人格的移情与反移情

她们的移情反应会表现的非常强烈和明显,弗洛依德一开始也是从癔症病人身上来学习到了移情,病人的移情反应是跟治疗师的性别有关的,例如一位男性的患者面对女性治疗师时会表现出诱惑,但面对男性治疗师时可能会表现得跟他去竞争,对于异性恋的女性患者当她面对女性治疗师的时候可能一开始会体验到妈妈般的感受,但是很快就开始有贬低然后就开始去竞争,而面对男性治疗师时则表现得非常有诱惑,像个好孩子一样那么顺从。癔症也是一个连续谱,位于健康这一端的个体来说移情反移情过程是比较微妙的,你见到她们的时候感觉是可以帮助到她们的,可以给予她们一些解释,这些患者一开始会表现得比较害怕异性治疗师,可能也会想要被异性治疗师吸引到,或者也会去想要贬低治疗师,但是你是可以去跟她进行心理治疗的工作的。如果是处于这个谱系严重一端的话,治疗起来就会非常困难。例如处于边缘性和精神病性一端的癔症患者,在治疗室中就可能表现为脱掉衣服啊要求跟治疗师发生关系啊,或者去贬低你因为你的性别跟她的性别是不一样的。她们会让你感觉到好像就把你视作一粒尘土一样,或者她会认为你很蠢,不配跟她去工作。因此跟癔症患者工作,治疗师可以感觉到还蛮愉快的,也可以感觉到跟她们工作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她们的需要太强烈了。

当我们去面对高功能的癔症人格时,治疗师的反移情会是温暖,是相对积极的体验,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的。但如果是严重的具有人格障碍问题的患者,治疗师的反应会是耗竭、沮丧,并且会非常紧张,反移情的方式非常强烈。对于那些用癔症方式来防御的患者,治疗师最具难度的挑战是你会倾向于不是很认真的对待她们,因为她们的行为举止太夸张了,因此身为治疗师你要审视自己有没有贬低这个病人,因为这个病人是在假装的表现出一些症状,或者她表现的并不是这么诚实,有些夸张,你要很谨慎小心的来提醒自己,因为这些病人就是有这样的举动,她并不是故意要这么做,她们不是故意要去表演和表现,因为这是出于她们的防御。治疗师要维持一个对病人尊重的态度,只要你持有这种态度,病人的焦虑就会越来越小,她们这样怪异的举动也会越来越少。

在反移情中治疗师呈现出来的一个问题是会倾向于不那么认真的对待来访者,因为她们在自身感受和外在表现之间有些轻度解离,即便在一些文学作品和文献的描述中也会有类似反应,特别是男性作者对女性的癔症心理或癔症人格有所描述时,你会看到作者往往会体现出有点轻蔑的态度,他们对这些女性个体的表现似乎不那么共情,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这些癔症人格女性外在的夸张表现形式之下其实是内心的恐惧和羞耻感。

我对弗洛伊德的一个欣赏之处就是他对待癔症女性的病人是非常认真的,倾听她们,后来证明他对女性的理解很多是错误的,例如阴茎嫉妒,他认为这在女性当中普遍存在,但阴茎嫉妒只是在癔症女性病人身上比较常见而已,他对这样一个理论做了太多太广泛的推而广之,但是弗洛伊德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就是他不会像那个年代的其他医生那样有性别上的差异对待。跟他同年代的医生会表现出对另外一个性别的不尊重,他认为是不恰当的。他的病人教给了他去了解病人的痛苦。

对癔症人格的治疗

对癔症人格的治疗要求治疗师对她们内心的恐惧、羞耻和脆弱,以及容易受到伤害这些心理学特征保持敏感,这一点可能是不太容易做到的。例如对于高功能的癔症人格个体来说,她们可能是挺有权力的,或者是很成功,但她们自己不会这么来认为,比如说我自己就属于这种类型,别人会认为我一定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因为我学术上有这么多名望和荣誉,但我并不这么来看待自己。很多取得很大成功的人,内心会觉得自己犯了错误,有一些缺点,也会害怕某些危险带来的伤害。

治疗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你要创造出这样一种氛围让病人逐步的慢慢学会认识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并不只是跟她的性别有关,而是她可以把性别的特点整合到她的力量感当中,例如身为女性癔症患者,她也可以了解到做为女性是有力量的,不需要假装像个男人一样,或者不需要从性的角度引诱他人才是表明自己是有力量的。通过治疗让这些女性能够认识到她有力量是因为她能解决问题她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治疗中你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是给病人一个治疗性的空间,她可以去探索理解自己也能帮助她自己,特别是一个跟患者不一样性别的治疗师,她就会认为你所具有的性别是有权力的有力量的,治疗师要避免自己给她做出太多的干预,你要避免让病人觉得身为一个异性你比她对自己有更多了解,即便她认为你说的都对,你对她的评价也都正确,但是也要避免让她感觉你比她更了解自己。这是个微妙的过程,你要避免让她觉得自己需要另外一个更强有力的人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她应该的是自身,她如何了解自己,如何帮到自己。

就如同我们所有其他的治疗工作一样,我们也会强调要病人的感受以及让病人有能力表达真实的感受,当然这是个缓慢的过程,因为这些病人觉得如果我用言语表达而不是用肢体展现的话就会容易受到伤害,治疗师要不断鼓励病人说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感受,无论是身体层面还是你想到了什么,因此一些经典的精神分析技术都是从跟癔症病人工作中发展而来的,我们会经常跟病人说对此你能多说一点吗,这个时候你脑海中想到了什么呢,刚才你说的内容你有没有感觉到什么,通过这些话语我们帮助病人去敞开心扉,因为她会害怕,在一个她认为另外一个有权力有力量的人面前呈现自己会容易受到伤害。

在治疗中治疗师在脑海中也要记住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持界限。对那些高功能的癔症人格患者,你也不能太过暴露自己,因为这样会引起病人对界限方面的担忧,她们会有这样的顾虑往往是跟病人的个人经历有关,特别是她父母如果是那种有力量有权力的家长,父母也许用暴力或者性的方式破坏了跟子女之间的界限,所以作为治疗师要特别小心自己跟病人之间的职业界限。当面对边缘和精神病性癔症患者工作时,治疗师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特别是女性治疗师,因为病人对女性治疗师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高度的要求,会乱发脾气,觉得你不够关心她,认为如果你足够关心她就会跟她拥抱或者握手,有的时候她也会要求你跟她发生性关系,治疗师心里要很清楚病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她真的有这么强烈的欲望或者真的要满足她,她只是在对你进行考察或者测试检验,来确保你对她来说够不够安全,她要在最大程度上去保证去检验你不会伤害她,也不会对她有身体上的插入,也不会使用她利用她。

甚至是那些高功能的癔症人格患者,她们在治疗中也会引起退行,治疗师要允许她们有这样的退行,甚至允许退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愿望,比如她想要拥抱治疗师,身为治疗师要对她们这个愿望表现出共情性理解而不是真的拥抱她,你允许病人的各种情感退行到很深的程度,她可以体会到很多感受包括失望的感觉,也能帮助病人去修通之前未能解决的俄狄浦斯期的一些问题,因为俄狄浦斯期的问题在癔症人格中还是比较常见的,病人需要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中去体会到她的欲望,并且也能跟她退行过程中的客体有一个安全的竞争,而不是要夸大的去表现和满足自己的愿望,例如有一位女性患者,当她面对一个很强大的父亲,她可能害怕去展现对父亲的欲望,有的患者也有可能去贬低女性,没有办法跟这样的客体去认同或竞争。无论面对同性还是异性,精神分析都能帮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她们需要在一个安全的氛围内去发展自己,这一点是需要治疗师记在脑海中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zzd/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