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患者
医院住院部的六楼,一位年轻的男医生拖着浓重的四川中性口音在走廊里呼喊道:“四郎翁姆!+35号床四郎翁姆在哪里?是哪个病房?”“哎!在这,在这。”病人家属中一位藏族女士用四川话回应道。男医生听到回话便寻到六号病房里给临时急诊病人加出来的床位旁边,跟随在后的还有五六位医生女护士,他先给周围的亲人家属打了声招呼问了下病人的情况,知道了她从昨天起便谁都不认识,一直没有说出话来,和家属说了几句后男医生便朝女病人看去。她是位身材高挑但却骨瘦如柴的藏族女士,但此时的她形容枯槁,已经没有几分生命的气息。男医生心里揣摩了一下便走到痴坐在床的女病人面前问道,“是您生病啦,是吧?”女病人没有搭理他,只是目光呆滞的朝着一个方向,坐愣在那里。“她能听到我说话吗?”男医生转身问道。“能听懂,应该。”女病人家属中从小到大都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女儿青措吉这样答道。男医生于是边向她招手示意边叫她的名字,“四郎翁姆,你听得到不?你听得到不?”病人眼睛迟缓的朝医生这边看了一下以示听得到,男医生便吩咐让病人躺下好接受检查。男医生先是检查头部,他两手抓住病员的头前后来回的摇了两下,问她脑壳痛不痛,四郎翁姆没有说话回应,但脸上表情似乎有些难受和痛苦。正当医生打算检查下一个部位时,病人突然‘呃,呃’两手朝上抬起,感觉是恶心要吐,她的女儿青措吉立马扶她起来,拿上小的塑料垃圾桶放到她的嘴下方,以防她吐在自己的身上。可能是病员从昨天失去知觉后便没怎么吃过东西,‘呃’‘呃’了几下,除了从喉咙里挤出来的黏液,什么也没吐出来。由于医生还要忙着去看另一位病员,于是等四郎翁姆吐的那股劲松弛后,男医生便迅速吩咐将其躺下接受眼睛口腔的检查。可她刚一躺下,呕吐的冲动又要起来,于是亲人见状立马又将其扶起,拿起旁边的塑料垃圾桶放到她的嘴下方。待呕吐的那股劲松弛后,男医生走近轻轻捶了捶她的背,安慰病人说:“没事,没事的,噶!吐完就没事啦哈!”病员躺下后,男医生便用很快的速度将眼嘴检查完,正准备检查她的腿脚情况时,四郎翁姆又呕吐欲欲而没法检查。就这样,在检查与呕吐间来回了三四遍之后,男医生便吩咐护士在病人屁股上打了一针防吐药。他便去了另外一位病人那里检查,说待会再过来。打完针后,女病人很快便不再呕吐,但前面呕吐得太多次,现在她似乎有些口干难耐。她伸出舌头,像有个冰淇淋在她嘴边那样,或时左时右的在嘴角边绕来绕去,或从下舔至上到舌头所不能再极的地方,她在那里完全无视周围的人群,她的眼睛呆滞的朝着前方却没有看着任何事物,舌头却在那里空空舔舐。她旁边的女儿青措吉见状便拿来矿泉水喂给她喝,一次不够,她便张开嘴巴将舌头露出来以示还要,就这样来回了几次······不一会儿,男医生带着五六位医生和女护士又来了,他走到女病员身边向她家属问了下她刚才的情况后,便在躺下的病员腿脚上做检查,可他和护士都很纳闷,病人的腿脚为何僵硬且夹得那么紧,他们使劲在将其拉开。突然,病人开始躁动起来,表情狰狞,下意识的拿起东西就乱揪扯。“快,摁住她。”在她腿下方的男医生速速说道。于是四五个人纷纷向前将她的手脚肩膀等部位摁住。这时病人则更加狂躁不安起来,全身僵直腰往上挺,脚趾执拧在一块,开始疯狂的大喊大叫起来。她左手抓住摁住她肩膀的表弟登刀降措左脑勺那长卷的头发超胸前使劲乱扯,嚎啕嘶叫,“阿舅,,,阿呦,,啊,,,!”旁边的几位女医生护士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吓破了胆,瞠目结舌的愣在那里,惊慌失措,不知道要干嘛。而后面的人群-他们有的来自理塘牛场,有的来自炉霍等地来这里治疗身体疾病的牧民则对眼前的事情不知所措,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景象,眼睛里诚惶诚恐,充满了不安和困惑。在她脚下方的干儿子李明见状,立马向前挤进去,一手抓住她使劲扯着的康巴阿舅的头发内侧朝相反的方向用力,好让左脑勺已经被其拉到她嘎肘窝的康巴阿舅不那么疼痛。紧接着他对着在挣扎狂动的干妈妈大声说道:“阿妈!阿妈!”声音鸿亮肯定,想试着唤醒她。这时,男医生吩咐将病人以及床位速速移至能接到氧气的床位处,其他医生也迅速从惊慌中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有的转身跑去拿抢救的医疗器械,有的立马将其它床位的病人搀扶开,瞬间便将两床朝相反方向拉了开,和亲人家属们一起将+35号床及其突发病者挪至两床中间能接到氧气的地方。生病了的四郎翁姆还是没完的使劲扯着她表弟登刀降措的头发,同时不停的嘶喊着‘阿舅,,,阿秀,,,’与之相似口音的呼喊。在她一旁的李明边试着将他阿舅的头发从他阿妈那已是骨瘦如柴的手中解脱出来,边思想着他阿妈像小孩子般歇斯底里的呼喊到底是什么意思,‘阿舅,阿秀’在藏语里除了指阿舅是否还指谁?还是救命的意思?他将这个疑问铭记在心。登刀降措这时也用另一只手抓住病人牢抓他头发的手,想要将头发挣脱出来,因为他已被他的表姐揪住头发,俯着身子动弹不得好一会了。他的侄子李明便抓住他阿妈的手将紧握头发的手指一个个掰开,随后,登刀降措的长头发得以解脱。不知道过了一会还是已经很长时间,因为在场的人在那样疯狂猛烈的气氛中神经都绷得很紧,根本忘记了时间。总之,慢慢的病人也在一阵歇斯底里的狂乱中声嘶力竭,声音也没有了之前那么激烈。现在她像个没有满足欲望,哭丧般的失落的小孩,“啊,,阿秀,,,啊,啊啊!阿舅,,,”这样嘶喊着,声音拖到很长。她的干儿子见状便靠近她,右手伸向她的脸,轻抚了下她的耳朵还有那张已瓜子般瘦削的脸蛋,带着激励式的口吻,坚定的说到:“阿妈!没事的,放松点。”“对,叫她放松,放松。”男医生也接着说道。久抑的火山一阵汹涌喷发后终究会平息,一直像是在梦中捉鳖,孤独无助而自虐,虚弱而没有勇气以战胜自己的四郎翁姆在一阵歇斯底里中似乎也已精疲力竭。李明的手刚从她脸上收回,她那一直紧闭的眼睛开始动弹抖颤,眼泪瞬间从两边眼角涌流而出。李明看到的瞬间,眼泪也不自觉要痛感而出,但他还是咬了下牙冠,很自信的控制住了自己,退后几步看着他的干妈妈。周围看到的人有些也不禁流出了眼泪,低着头在擦拭着自己的眼睛和鼻子,而坐在一旁的阿姐,早已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泣不成声。想想吧!瘦弱的身子说明她已病多年,而当人内心变得虚弱,孤独无助时,往往容易多想而生病发疯,而疯狂的人最终在一阵歇斯底里的狂乱后流出了眼泪。眼见病人情况已经缓和,周围摁住她的四五个人也都松懈了下来。在众人的瞩目下,四郎翁姆的眼睛也在抖动中慢慢睁开,接着朦朦胧胧的扫了下周围,像是大梦初醒,或者从异度空间突然切换到另一个频道,她的表情有些困惑不解,但又很快意识到自身,她看着众人注视着她的目光,有点疑惑和奇怪她怎么会在这儿。男医生见她似乎已经清醒便走近拉着她的手,对她说道:“你醒来啦呀!?”四郎翁姆眨了下眼睛,微点了下头,对着眼前的景象在思考缘由。“怎么样?好点啦不?”男医生问到。“呃,嗯。”四郎翁姆看着男医生有些不解的答道。“哦,那就好。”男医生想要诊断下病人是否已经神志清醒记忆犹在。于是紧接着手指着她的亲人家属问她到:“那你晓得这是哪个不?”“呃,青措吉,我女儿。”“这个呢?”“平措,我女婿。”“这个?”“色拉,我表弟一个是滴。”“这个?”“李明!你怎么来的这里?啥时候上来滴?”李明听了他阿妈的这番话,环视了下周围,做了个扬眉的表情笑着对她说:“我啊!刚才,呵呵。”“会没事的,放松点,阿妈!”紧接着他说。“嗯,好滴。”她点了下头,可能身体已很是虚弱,她的眼睛也不再照看周围,而是看着上方发呆。这时护士们也拿着心律仪器和氧气罩等医疗设备从人群中穿进去,迅速给她戴上。此时的四郎翁姆已经浑身是汗,把里面穿的保暖衣都给湿透了。李明见他阿妈意识已经恢复,便带着刚才的疑问问他旁边的阿舅登刀降措,他说:“阿舅,刚才阿妈在狂乱中一直叫喊的‘阿舅,阿秀’之类的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是指家里面喇嘛阿舅,这你晓得嘛。还有一个是寺庙里面专门给人打卦的那位喇嘛阿舅(通灵巫师),他来家里念过很多次经,你应该也见过。昨天晚上他们给她念了经,打了挂。”登刀降措回答说。“哦哦。”李明半思不解的吱了两声。站在一旁的男医生见病人稳定了下来也准备转身离开,“嗯,这下应该没事了,让她好好休息就是。”说完他转身走开,对着跟随的护士以及家属说:“病人应该是得了癔症。”亲人家属没有听懂,也因为语言障碍没有过问男医生。李明一听到‘癔症’这词觉得很陌生,于是上前拦住那位说话有些中性的男医生,他这样问道:“您好,医生,请问癔症是什么?是什么病症?”(1)男医生答日:“百度去。”李明羞答答的转身让开了路,蹲坐在床边的青措吉见阿妈已恢复正常,便打电话给家里最年长的喇嘛阿舅以及寺庙打卦的喇嘛阿舅道平安致谢。不一会儿,家里面打来电话说明后天家里念经,叫李明上来帮忙。当青措吉将喇嘛阿舅的话转告给李明时,李明显然有些气愤,心想明后天的念经跟阿妈的现在的身体健康有直接性的关联吗?李明不满的对他们说:“平时家里省吃省喝,虔诚供奉寺庙颂佛,念经祭祀。可阿妈现在却瘦削虚弱成这样,营养不良,念经能帮她把身体养好,自心能强毅吗?况且连治病的钱都成问题,为什么还要这么急着请喇嘛们来念经诵佛?”说完,亲人们都保持沉默,不一会儿,康巴汉子登刀降措打电话给喇嘛阿舅将李明意思转告知,随后老喇嘛同意并取消了这次念经。(1)癔症名词解释(来自百度):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癔症是在各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神经症,但近年来发病有所减少。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本病也较少见,仅占全部咨询病例的0.3%。 本病的病人在病前常已有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这类人常在某些心理一社会因素的刺激下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 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见于男性。 癔症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障碍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又可有各种内脏病变的类似各科疾病的症状,也可有短期发作的精神症状(变态心理症状)。可以说癔症的表现可以模仿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的表现,因此极易误诊。已有许多最初诊断是癔症,而实际上是躯体疾病,因而拖延了治疗的教训。所以癔症在临床上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难度是较大的,特别对于临床经验缺乏者来讲,不要轻易下癔症的诊断。 但癔症的第一次发作,绝大多数是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发病的,以后遇见类似的刺激,或在病人回想起这种刺激的情况下,也可以促使癔症再发。此外,癔症所出现的各种表现,不论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病变等,其临床症状常是多变的,易通过暗示而改变病变表现的程度、范围,而且这些病变表现常不符合人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或疾病的固有规律,而这些对于正确判断癔症是很有帮助的。 癔症的精神症状亦可多种多样,但其症状呈现尽情发泄和表演的特点,使人印象很深,有的亦可出现许多幼稚性动作、行为,甚或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等。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当人们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后,为什么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症呢?这与他们的性格不同有关。癔症患者的病前个性,是属于有强烈情感,缺少坚定理智,意志不稳定,幻想多,争强好胜,虚荣,情感不稳定,易冲动。这类性格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转移为另一种情感,他们对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如对某人有好感时,觉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当遇到一点小事时就立刻认为这人一无是处,是最大的恶棍。这就是癔症者的“情感逻辑”。其判断推理完全从当时的情感出发,情感有了变化,其判断推理也随之改变。 (2)暗示性强: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影响,尤其是当他对某人印象良好时,则该人的意见都会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来。他们的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各种身体不造感可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 (3)自我中心和好幻想:他们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他们富于生动的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象和现实常易混淆一起,以致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想象还是事实,因而造成他在说谎的印象。 癔症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女多于男。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惊恐,被侮辱,委屈,不如意以及亲人的远离等较强烈的精神创伤,往往是癔症第一次发病的诱因。至于以后的发病,不一定都有很强烈的精神因素。也可能由于与精神创伤有联系的事件,或在与第一次起病相类似的情景下产生联想而突然发病。 有些患者可因躯体因素,如疼痛,发热,不适,劳累等,引起精神紧张和恐惧或精神不愉快而发病。 暗示有致病作用。具有特殊意义的谈话、表情和传说,以及看见其他患者发病均可成为病因,即通过自身体验和联想、产生疑虑,深信自己会发病而发病,这是自我暗示的作用。患者易受暗示,是癔症性格所致。 癔症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样,可类似多种疾病的症状,几乎占据了医学临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的症状表现。有人说“癔症的症状包括整个医学的内容”。法国夏克称本病患者为“伟大的模仿者”,也有人称患者是“不好的演员,各种角色都可扮演”、“调皮孩子,恶作剧”等,这都说明癔症的表现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哪一位医生也无法完全的描述癔症的全部症状。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第二版的修订版,将癔症的临床表现分为两个类型:①分离症状: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②转换症状:主要表现为躯体的功能障碍。在同一患者身上往往仅有一二种症状出现,且每次发作多为同样症状的重复。 癔症是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多数起病于35岁前,发病急骤,主要表现无器质性基础的感觉或运动障碍,或意识状态改变。具体有如下表现: (1)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型障碍。 ①情感爆发:患者在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以尽情发泄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嚎啕痛哭,又吵又闹,以极其夸张的姿态向人诉说所受的委屈和不快,甚至捶胸蹬足,以头撞墙,或在地上打滚,但意识障碍不明显。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周围环境有关。情感爆发是癔症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②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病人突然昏倒,呼之不应,推之不动;癔症性朦胧状态,兴奋激动,情感丰富或有幻觉、错觉;癔症性神游症,患者表现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癔症性梦行症,睡中起床,开门外出或作一些动作之后又复入睡;癔症性假性痴呆,表情幼稚,答非所问,或答案近似而不正确。 ③癔症性精神病:患者表现情绪激昂,言语零乱,短暂幻觉、妄想,盲目奔跑或伤人毁物,一般历时3~5日即愈。 ④癔症性神鬼附体:常见于农村妇女,发作时意识范围狭窄,以死去多年的亲人或邻居的口气说话,或自称是某某神仙的化身,或称进入阴曹地府,说一些“阴间”的事情,与迷信、宗教或文化落后有关。 (2)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型癔症。 ①感觉障碍:感觉缺失,患者对强烈的刺激只能轻微感觉,甚至完全没有感知,其特征是不按解剖部位分布,不能用神经病理学的知识加以解释:感觉过敏,患者对局部的触摸特别敏感,非常轻微的触摸即感到疼痛异常;感觉异常,患者感到咽喉部有异物或梗阻,好似球形物体在上下移动,但咽喉部检查却无异常发现;视觉障碍,常见者为突然失明,也有弱视、视野向心性缩小,但眼底检查正常,双瞳孔对光反射良好,患者什么也看不见,但行走时可避开障碍物;听觉障碍,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双耳失去听力,但来自背后的声音可引起瞬目反应,睡眠中可被叫醒,客观检查无阳性发现;心因性疼痛,在受到精神刺激后出现的剧烈头痛、背痛或躯体其他部位的疼痛,但客观检查未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②运动障碍:抽搐发作,常因心理因素引起。发作时常突然倒地,全身僵直,呈角弓反张,有时呈不规则抽动、呼吸急促,呼之不应,有时扯头发、撕衣服等,表情痛苦。一次发作可达数十分钟或数小时,随周围人的暗示而变化,发作可一日多次;瘫痪,以单瘫或截瘫多见,有时可四肢瘫,起病较急,瘫痪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活动但无力,重者完全不能活动。客观检查不符合神经损害特点,瘫痪肢体一般无肌肉萎缩,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少数治疗不当,瘫痪时间过久可见废用性萎缩;失音,患者保持不语,常用手势或书写表达自己的意见。客观检查,大脑、唇、舌、腭或声带均无器质性损害。 ③躯体化障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也可表现为泌尿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反胃、腹胀、厌食、呕吐等症状,也可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或表现为心动过速、气急等症状。 所谓“鬼神附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癔症发作形式,偶尔也见于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障碍。此种情况多见于好感情用事、富于幻想或具有迷信思想的人,农村妇女尤为多见。首先,病人有相信鬼神存在的思想基础,有易于接受暗示性的性格特点,在强烈的精神刺激后,在自我意识障碍的情况下,经过自我暗示如疑心鬼神会附体,或环境或他人的言语暗示,患者自称某某神仙,已死者灵魂的化身,此时病人常以这些附体者的口吻、身份讲话,声调也变得特殊,讲话内容与患者当时的内心体验有关。历时可数分钟或数小时,经暗示治疗后,病人可迅速恢复其自身身份,发作过后可部分回忆发作经过。 “鬼神附体”本身仅仅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症状,是患者在强烈的情感反应下的一种病态体验,以死者、鬼神的口吻讲出她的想法和要求。只有患者本身相信鬼神的存在,他们犯病时才会出现“鬼神附体”症状。反之,不相信鬼神的人,不论怎样犯病,也不会出现这种症状。目前广大农村文化落后、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的情况下,一些癔症病人发病出现一些所谓“鬼神附体”的现象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一些巫婆神汉借此机会宣传迷信,坑骗病人的钱财,催残病人的心灵和躯体。希望广大患者和患者亲属相信科学,不要上那些江湖骗子的当。 “老牛大憋气”是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占农村中癔症患者的半数,占住院癔症患者的1/5。多见于易激动、感情用事、自以为是的女青年,一旦违背了自己的愿望,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或争吵失利时感到委屈而发病。表现为在有人注意的地点和场合突然倒在地上、沙发上或有依靠处,以求得同情,同时四肢无规律的乱动或呈四肢僵直不动,嘴里喊叫、骂人或做怪样,并伴屏气或深叹气、吸气。虽问之不答,但并无意识障碍和呼吸停止,患者听得见,看得到周围人的反应和举动,其发作也随之波动。发作中无大小便失禁及咬破舌头,身体极少有外伤。发作时间至少半小时或数小时,多在白天、安全及人多的地方发病,不会因发病而致伤或致命。发作后行为正常,对病中情况可完全或片断回忆,过后病人常说:“当时脑子是清楚的,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年10月29号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药- 上一篇文章: 癔症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有哪些方面
- 下一篇文章: 癔症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