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会传染也会遗传
远离负面思维
1.非黑即白:事情对你来说只有黑白两面,根本没有妥协的余地。典型语录:“我如果不能完美的执行这项任务,那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底的窝囊废。”
2.一概而论:从单独的经验里做出总结,认为此生若有重复必将导致同样的结局。典型语录:“我什么都做不好。”
3.自动过滤:忽略事情正面的部分,只看负面。典型语录:“怎么这么差劲”。
4.消除正面性:试图说服自己相信事物的负面。典型语录:“她说和我约会十分愉快,但我想她只是出于礼貌才如此表示。”
5.妄下定论:在没有实际证据下做出结论。典型语录:“我终生将被埋葬在这份该死的工作里。”
6.情绪当家:笃信你的感受反映了现实情况。典型语录:“我感觉糟透了,我是个输家——原来我生来就是如此无用。”
7.自贴标签:只要产生差错、出现挫折,立即谴责自己。典型语录:“我毫无用处。”要允许自己不完美
1.抑郁的时候,你对自己有无数的负面评价。当你面对他人时,你会不会对他们说这些贬低自己的话语?如果你是个爱面子、自尊心强的人,那你应该善待自己,不要一味自责。2.允许自己不完美。抑郁症患者通常是完美主义者,他们会给自己设置太高的目标。要改变这种想法,挑战负面思想。
3.靠近那些散发正能量的人。留意他人是怎么克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难题,模仿他们乐观和无所谓的态度。
4.记录负面想法,等心情好起来时再回顾。评估事情是否真的有你想象的糟糕,并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举例,你的另一半和你吵架了,你就认为你们的感情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但事实上,他不过是经历了倒霉的一天,心情极度恶劣而已。寻找正能量的办法
1.找人倾诉。
2.帮助他人、成为义工/志愿者。
3.找个朋友共进午餐,来个悠闲的下午茶。
4.请求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定期登门造访,了解你的情况。
5.陪伴他人去看电影、聚会等等。
6.通过电话、电邮联络一个老朋友。
7.找个愿意和你一起健身的伙伴,出出汗。
8.每个星期策划一次外出晚餐。
9.参与活动,组织,认识新朋友。
10.和你的咨询师聊天。自杀有办法预防
对于自杀未遂的病人,英国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中的评价问卷表涉及了4个问题,以预测今后发生自杀行为的可能性:1.严重自杀企图的证据;2.抑郁性障碍、酒精中毒或药物滥用、反社会人格障碍;3.既往的自杀未遂史;4.社会隔离、失业、老年、男性。
目前,对于自杀危险预测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共识,且有关自杀意念量表的实际应用价值未得到真正广泛的验证,因此它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青少年自杀常被认为是一种冲动行为。对于高危自杀人群,首先应严格限制自杀工具,其次让病人能体会到干预者的关心和同情,不要在干预的早期介入病人的价值观念和信仰系统,要争取与病人的家庭成员、朋友、领导等配合的机会,找到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切实帮助他们处理现实社会问题。
在中国农村,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致死性农药的广泛使用,因此要发展研制那些对人无毒的农药,并确保能获得解毒剂,是预防自杀的有效对策。
如果一个人处于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危险之中,而家属又不能提供适当的保护,就应该住院治疗。
对于一般人群,专门的心理热线、社区的心理服务与保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可行的自杀预防措施和手段。自杀与体内某些化学物水平有关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从自杀行为的遗传学、脑结构、神经介质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来研究自杀的生物学影响因素,自杀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如许多研究人员对孪生子进行的个案或大样本研究发现,一些孪生子虽然长期分居,但他们会在抑郁发作期同时自杀。
5-羟色胺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酸(5-HIAA)与自杀行为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在较低水平的5-HIAA亚组中,病人的企图自杀率增高。5-HIAA低的抑郁症病人发病时,40%有自杀行为,而5-HIAA含量正常的病人中仅15%有自杀行为。
除5-HIAA以外,被证实与自杀行为有关的生化因素还有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的降低,脑内丙咪嗪结合力下降以及多巴胺的代谢产物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产物3-甲氨基-4羟基苯乙二醇等的降低。
虽然科学家对自杀行为的生物学作了许多研究,但这些研究的大部分样本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病人,故以此作为自杀的生物学预测指标,尤其是在正常人群中作为预测指标,其实际应用价值要小得多。 青少年自杀可能源于童年不幸福
许多国家中,年轻人的高自杀率已逐步成为人们所
国内有关青少年自杀的回顾性文献显示,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亦能够导致自杀,如向家长要钱遭到拒绝、不做家务事被家长训斥以及考试失利等。
如果一个人在早年养育环境下受到过创伤,他在青少年期以及成年期更容易出现精神心理异常,并可能导致自杀行为。另外,青少年的自杀行为还会经常出现于刚刚被殴打以后。有大样本的研究证明,童年的某些经历和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存在高度相关,尤其是童年时失去父母、与父母长期分居、父母关系失和等。有资料显示,同情、支持、爱护、关心孩子的通情达理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儿童,善于处理各种冲突与应激,对自己充满信心,也能够对自己生活中的得失正确对待;反之,在冷漠、受惩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极易产生自杀行为。城市化让我国自杀率下降
国内外学者曾认为,中国的自杀率(主要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处于全球高位,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
然而最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了两篇文章谈中国的自杀率,提到“近年来中国自杀率已跌至世界最低行列”、“近10多年来中国自杀率陡降一半”。
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一是农村自杀率的下降影响到全国自杀率的下降,二是农村自杀率的下降受到农村女性自杀率下降的左右。这与改变中国社会结构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即包括女性在内的大批农民离开乡土到城市打工。20岁以上到40岁以下的“打工妹”来到大城市,远离了以往在农村唾手可得的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除草剂和混合农用制剂),极大降低了冲动性自杀的发生率。此外,农村女性的迁移,使得她们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远离家庭纠纷,如就学、就医、家庭内部劳动分配、婚姻及财产继承等。她们经济独立了,面临各种问题往往有更多的对应策略,这和她们来到城市后视野变开阔也有关系。 值得白癜风能医治吗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好
- 上一篇文章: 成都精神病医院精神病会遗传吗
- 下一篇文章: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它是最好的排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