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到现在奇异或灵异的真实故事集

整理:诡匠

来源:豆瓣楼主

缃衣仙

从民国到现在我知道的真实事情,坐标江南。

下面我身边真实的灵异事件!

先声明,事情都是真实的,但我毕竟不是亲历者,我是听爷爷那辈人讲的。先让我们把时间拉回民国吧,那是个风云变色的混乱年代,小人物也逃不过这个涡旋。

1痴情女子

民国最出名的离婚案,我想非徐志摩张幼仪莫属。张幼仪选择了凤凰涅槃,完成华丽的转身。而我要讲的女子,却在对丈夫的一片痴情中难以自拔。

这女子叫玥,玥是江南乡下的闺秀,秉承旧式女子的教育,以夫为天,这不能说错,只能算过时。玥长得不丑,见过她的人都说她美若天仙,像一泓弯弯明月。

玥只识得几个字,文化程度不高,丈夫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由于年代久远,他的具体专业已不可考。

丈夫学成归来,回到家后才知道家里给他娶妻,他是愤怒的,一腔怒火在见到玥后又息怒了,想来是少慕知艾。两个人平静的生活了几个月,玥从少女成为少妇。她的内心一定是幸福的。

这几个月的生活,玥并没有怀上。丈夫却等不及要去北京工作,又踏上了离别的道理。玥心里怎么想,不得而知,也许想跟随丈夫的脚步,但婆婆在,媳妇不远游,只能目送丈夫匆匆离去。

一别就是两三年。玥的丈夫,听说很是英俊,三年后归来,他带着大学生媳妇,说是志同道合走在一起的,同时对玥提出离婚。

婆婆再维护玥,心里毕竟向着儿子,劝慰玥,有本事的男人才一夫多妻。

玥隐忍了。

丈夫和新妻子出双入对卿卿我我,像真正的夫妻,视玥如空气。终于有一天,玥忍不住把一锅喂猪的泔水抛向了那对同床共枕的男女。泔水洒满他们被子,两个人在尖叫着醒来。

丈夫被玥激怒了,简直怒不可遏,这个沉默的女人在沉默中爆发了!

于是,他带着新妻子离开了,扬言再也不回来。江南多小桥流水,有人在一条河流边看到了玥丈夫和那个女人的鞋子,以及零星行李。大家纷纷说这对苦情鸳鸯跳河了。

婆婆见此,顿失主心骨,痛责玥逼走儿子,现在更是害死儿子。所有矛头都指向了玥。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玥上吊了。背负着逼死丈夫的骂名,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完了吗?故事才刚刚开始。

玥走后十几年,大概是年前后(这时间是我根据口述者的年纪推断出来的)。玥的婆婆也去世了。玥住的房子早已卖给别人,这个新房主正是我的亲戚,因此我知道这件事的始末。

新房主有个儿子念中学,每天早出晚归。江南的大宅子一般都有一条狭长的青石板路。小小的,只容一两个人走过。

这个中学生每天晚上路过那道青石板路。一连几天,他走着走着看到一个年轻女子穿着对襟衣服站在路口,看模样,是已婚的小媳妇,他上前询问:大嫂,你等人吗?你找谁?

女子对他的问话,置若罔闻,两眼空洞的看着前方,目光痴迷。

中学生见女子不理他,就继续走了,走完那长长的青石板路,他再回头,人不见了。他想也许是回家去了吧!也没放在心上。

有时候,他能碰到那女子,有时候好久都碰不到,奇怪的是,那女子每次都穿同样的衣服。他说给家人听,家人说从未见过。

他开始把那女子放在心上,就连模样都记在心底,那是个俊俏的女子。就这么过来大半年,他又遇到了那女子,他不禁上前对女子说,大嫂你等谁啊?这么晚了,你一个女子在外面不安全。

也许是他话里的诚恳关心打动了对方,那女子转头瞟了他一眼,说我等我丈夫,我在下面找不到他,我到上面来看看,以前我都站在这里等他回来的。

中学生听不懂她话里的意思,就好心问她,你丈夫是谁?我可认识,说不定能帮你问问。女子脸上奇异的闪动了一下,说了丈夫名字。

中学生第二天问别人,有谁知道这个人不?民国时期的海归,小镇上听过的人自然多。有人就说,这人不早死了吗?十几年前跳河死的呀。正在大家议论往事的时候,有个大学生模样的年青人听到了,他说我好像在北京见过他,他没死呀!

中学生再也没见到那女子。也许她上北京找她丈夫去了,也许她回下面去了……

没几年,那中学生因为心脏病突发也去下面了。

2知恩图报

澄是个高大胖白的老头,前些年因为糖尿病也去下面报道了。他平时不苟言笑,寡言少语,喜欢在院子里侍弄花草,养鱼养鸟,这事是他说的,我认为可信度颇高。他孙子是我学长。

澄年轻的时候是富二代,他父亲既开酒楼又开丝绸店,生意很好,家境颇丰。

澄不是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为了早日继承家业,他自己又不喜读书,中学读完,就跟着他爹走南闯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澄历练的成熟起来,日趋稳重。

这事也发生在民国年代。澄跟着他叔叔一起到外省办点事,目的地是陕西那边。

游历途中,在一处不知名的山路边,发现一具棺材,年深日久的,棺材的漆早已斑驳脱落,累累白骨也看不出尸体是男是女。看样子是被盗墓贼给挖出来,洗劫一空再弃尸路边。

澄动了恻隐之心,他对叔叔说,既然咱碰到了,就帮他埋回去?

叔叔一开始并不答应,战乱年代,命如蝼蚁,自己都顾不过来,还去管这闲事作甚?

澄站着不动,他叔叔也只能答应,就叫手下的几个随从把棺材又埋回土里。

两个人到达陕西,办完事后,又踏上回江南的路。那时候不像现在,十步一酒店,五步一旅舍。那时候人烟稀少,四肢健全的,也都拉去打鬼子了;打不动鬼子的,也逃荒去了。

澄和他叔叔好不容易看到一户人家,几个人就去投宿。那年月没有农家乐,旅人就是不给主人钱,碰到好心人,也会免费提供住一晚。

澄和他叔叔一行几个人就在那家住下了,打算第二天再赶路。

出门在外的人,或许是安全感作祟吧,一旦安定下来,就会习惯性的整理包袱行李。

这一趟,澄的叔叔又赚到钱了,大家兴致很高,说说笑笑到半夜,陆续睡过去。

澄做了个梦,梦里的女人,看不清模样,梦境却很真实,女人不断的做出驱赶澄的动作。澄愣住了,你干什么赶我走?女人见澄不理,她又对澄指指窗户。澄探头一看,马上吓醒。

这个梦境太真实了,居然就是他住的这户人家,他透过窗户,居然看到主人几兄弟,准备了捆人的麻绳,还有白晃晃的刀子。这是杀人的节奏啊

澄赶紧推醒他叔叔,叫醒那几个随从,大家商量一番,趁着夜色掩护,悄悄溜走了。

叔叔老江湖了,天大亮后,他问澄,大侄子,你怎么知道房主要杀我们?

澄就说了这个梦。叔叔长叹,大侄子,我不如你啊,宅心仁厚,必有后福。那是被我们掩埋的主人托梦报恩来了。澄想了想,那梦中女子的衣服,可不就是白骨主人那破碎的衣服嘛。

3姐姐回来了

佩珍是我姑奶奶,隔了几房,我叫她堂姑奶奶。她今年85岁,依然精神矍铄,最喜欢给我们晚辈讲过去那些事。但她很少讲灵异事件,除了那件事。

那是个雨天,我们几个玩伴在一起,嘻嘻哈哈,到处疯跑。她一脸感慨的望着我们。我知道她一肚子故事,我说姑奶奶,你讲个故事给我们听呗,下雨不能跑外面玩,无聊啊~

她又要老调重弹,我说不要不要,要听恐怖的,她气得拧我耳朵,你小孩子家家的这么爱听恐怖的,你就不怕?

我说不怕,聊斋是我儿童读物。

她说你知道的,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我点头,我都认识。

事实上,我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佩珍是老生女,和兄姐的年龄差距挺大,她姐姐就比她大七岁。

佩珍的父亲是盐商,善于经商,从一间店铺扩张到两间三见间,佩珍幼年时期过得很快活,衣食无忧。

在她五岁那年,她大姐到了出嫁的年龄,因为长得美,说亲的媒人纷至沓来。

一来二去,这大姐的好名声就传开了,家里有女初长成。谁都想娶个有钱又漂亮的老婆,古今屌丝亦然。

佩珍父母也给大女儿挑了门上好的人家,未来夫婿,青年才俊,家境富足,这门当户对的姻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就等着出嫁吧!

怀揣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期待,大姐安心在家绣嫁妆。

这时候,谁都不知道,暗地里有一双眼睛一直默默注视着大姐。

此人生的丑陋,癞头,家贫,忘了他有没有高堂。二十七八岁,还没娶到妻子。他有个外号叫癞老金。真实名字反而被人忘记。

他靠什么过活呢,谁家死人了,他去抬棺材,或者谁家盖房子,他去给人打打下手,平时没有正经行业。

也不知怎的,他把主意打到了佩珍大姐身上。佩珍家盖房子,这癞老金进来过几次,正是这几次,让他看到了佩珍大姐的身影,惊为天人,佩珍家的富足那是有名气的,他自己进进出出也看到了,庭院深深,再看到这家小姐这么美丽,他顿时心生一计。

凡是这种边缘人物,都有绝活——爬墙。平时肯定没少小偷小摸。这有心算计无心,谁能提防呢!没多久,附近人就传开了,谁家女儿不规矩呀,都定亲了,还和外面男人私相授受,那个没脸没皮啊!啧啧

一开始,佩珍家并不知道,这谣言的中心是他们。后来这事传的有鼻子有眼睛,连约会地方都如数家珍,好像众人亲眼所见,更有私人绣品为证。

佩珍父母知道女儿人品,哪会出这事,再说那出轨对象是癞老金?说出去谁信?

可自己家人不信,别人信啊。没多久,未婚夫托人上门退亲。这一退亲,就更加言之凿凿,佩珍大姐出轨那是铁板铮铮的事了。这不嫁不行了,没人会要了,连贴身嫁妆都送给野男人,肯定得嫁癞老金了。

佩珍父母也并不糊涂,女儿身处漩涡中,还被人泼脏水,那怎么办呢,辩解既然徒劳,那只能远走他乡了,避开这种事,就把女儿寄托在外地的亲戚家中。

自那以后,佩珍再没见过她姐姐,父母说起来,都道嫁外地了。姐姐成了家里的禁忌,谁也不敢提起。一晃一年,佩珍某一天路过大姐住的房子,看到姐姐穿着一件红色棉袄,打扮的像个新娘子,转身进了自己房间。佩珍跑过去,她想姐姐啊,进了姐姐房间,空空如也。

她忙告诉父母,姐姐回来了,姐姐回来了。

父母脸色诧异,连声斥责她,胡说什么,你姐姐嫁在外地呢

当天夜里,佩珍就高烧不退。奇怪的是,她生病,父母不找医生,反而找来巫师,念念有词。

佩珍病好后就忘了这事。直到她长大后,才知道事件始末。当年佩珍的大姐确实是送到外地避风头。不过她心性高,这样被退亲,她不服气,就找到未婚夫家里,去解释清白。没想到未婚夫家人避而不见,还找了几个快嘴女人大骂她不知廉耻,有辱门风。

她一时想不开,就穿上自己给自己绣的新娘嫁衣,自尽了。

由于是少年夭折,家人就不让她回祖坟,对外只说她嫁在外地。

那癞老金一直活到文革,还活跃在舞台上,批这个斗那个,也没见革命小将对他以身相许。

对某些人来说,狼狈活着受人唾弃总比一死了之来得难受吧

4东阳书生

兰亭是我大学室友,东阳人,寝室夜谈的时候,她说了这么件事。她家是书香门第,世代都出读书人。读书入仕的人不在少数。她曾祖父有个亲弟弟,念书的时候碰到过一件奇事,就是接下来我要讲的。

事情也是发生在民国时期。主人公就是她曾祖父的亲弟弟,叫祖吧,方便称呼。

日本人来到东阳,对他们住的村子扫荡一空。男人女人全部在空旷地方集合,看到富户就进去洗劫一空。祖看起来像进步青年,日本人就把祖和一些看起来像抗日分子的年轻人带走了。

途中,日本人突然改变主意把他们杀了,祖在逃跑中也身中数刀。幸亏命大,没有刺中要害。几个人就被遗弃在荒野外,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祖觉得自己的生命正在流逝,等到血流完,估计他也完了。意识在渐渐离他远去。

正在他半昏厥办迷糊的时候,有人在翻动他的身子。祖朦朦胧胧就听到有人这么说,站好站好,你,还有你,都站好。

祖拼尽全力,睁开眼皮,这一看顿时清醒了一半,他看到跟他躺在一起那几个人居然站成一排,一个个面容整肃,像士兵一样列队。

这时候那说话的声音又响起,这还有一个,别漏了。

另外一个年纪大的声音也响起,这个,不对,这个命有星宿。

祖茫然四顾,并未见到那说话的两人,可声音却在耳畔出现,他一个惊吓,又昏厥过去。

等祖养好身体,已经是好几个月过去了。祖的哥哥唏嘘不已,告诉他,他是被人救起的,除了他,其他被抓的年轻人都被杀了。要再晚一步,他也救不回来,命大呀!

那当时看到的那些人是谁?说话的又是谁?祖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祖后来官运亨通,生活平步青云,成为响彻一方的人物。

5割耳

郑老太有三个儿媳,她最宠爱三儿媳,这不是爱屋及乌,三儿媳是郑老太的内侄女。亲上加亲,郑老太对三儿媳满意的不得了。

从儿媳坐月子,带孙女,郑老太忙里忙外,其他两个儿媳偶有怨言,也被郑老太一顿收拾。郑老太个性倔强,她认定的事,很难改变。

三儿媳是郑老太的心尖尖,她付出少,收获多。郑老先生中风后,三个儿媳轮流照顾公婆饮食起居。

几年后,郑老先生还是病逝了,三儿媳逢人就说,自己是表面看着光鲜,实则家里有什么事,都是她在忙活,大嫂呆,二嫂懒,婆婆又当甩手掌柜,什么都是她。甚至连照顾郑老先生,也是她亲力亲为。

正说得得意洋洋呢,电风扇突然从天而降,把她一只耳朵给割下了。

6婴灵怨

郑老太的三儿媳很会生女儿。在割耳事情后,她安分了一阵子,没有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大概她也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她养了两个女儿,实际上她生养过三个。大女儿据说襁褓里就夭折了。

旁人说起来,都说这三儿媳好福气,丈夫会赚钱,不花心,婆婆又疼爱,不找茬,女儿又乖巧,不操心。

一家子和和美美,三儿媳很快又得意了起来,凡她在的地方,就数她嗓子最亮。有一次三儿媳和几个妇女友人去普陀山旅游。

普陀山是个海岛,要坐船。在船上,有个老年妇女对三儿媳看了又看。三儿媳很纳闷,你老盯着我干嘛?到下船的时候,老妇女走上前,递给三儿媳一串珠子,说白送给你,多念念佛,能消灾。

三儿媳脸上顿时有点下不来台,这老妇的潜台词是,我不是好人?

当着友人的面,她把珠子扔还给老妇,仰首挺胸的走了。

也许是心理作用,三儿媳买了很多香,可怎么都点不起来。

她顿时气馁。她友人的香,却是一点就烧。

回来后,三儿媳也没把这事放心上。没多久,她就车祸去下面了。

和她一起拜佛的友人就说出普陀山之行的种种,要是听了那老妇的话,是不是就更避开这一劫?

郑老太经此一役,更加老了,颓唐了。她嘴里念叨,作孽啊,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别人问她什么事,她就嘟囔着不说。还是郑老太大儿媳告诉别人,什么孽,不就是把三儿媳大女儿用药弄死那事。还骗我们说孩子是病逝的,这心可真毒啊!

这事是郑老太和三儿媳密谋做下的,也许三儿子也是知情人。那孩子有点缺陷,三儿媳为了生儿子,就不想养那孩子,于是一不做二不休……

三儿媳出事前老问婆婆,你有没有听到婴儿的哭声?

郑老太摇摇头,这家里都多少年没听到婴儿哭声了,哪来的孩子啼哭啊

7神奇和尚

我一长辈生病住院的时候,医院探望。临床是个老太太,银发圆脸,看着和蔼可亲。每次踏入病房就能听到她的笑声,我想老太太心态不错,应该很快就能痊愈。

果然,我再去的时候,她已经收拾行李准备出院了。她是金华人,名字我没敢问。她很开朗,和病房里每个人都能聊几句,听她言谈,也是见多识广之辈。

她信佛,我那次去,就听到这件事。

在她出生前,她有个哥哥,哥哥当时十三岁,还是个小小少年。她家里有很大一片果园。她哥哥经常在果园里玩。满山果树都是他们家的,自给自足,自负盈亏,生活恬静美好。

他们父母也是与世无争,并没有与人结怨。正是这么安静祥和的一个家庭,却突遭厄运。她父母找儿子吃饭,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以为儿子跑哪里玩去了。等到晚上,发现事情不对劲,这么一个大活人,不知道吃饭,不知道回家,不知道父母担心?

于是发动了全部亲友出去找,终于在果园里找到,她哥哥被人绑住了脚挂在树上,头朝下一动不动。众人赶忙把他解开绳索,放下来,人已经没气了。

她父母哭天抢地,这到底是谁这么狠心啊,做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事。排查了很久,一无所获。很简单,他们家没仇人,连跟人口角都没有。少数几个怀疑的对象,也都有时间证人。

问了哥哥的小伙伴,都说那天没和他一起玩。

这事只能这么算了。岁月如梭,过了近三十年,她都成大姑娘了。

一个破衣褴褛的和尚经过他们家门口,一看他们家人就笑了,对他们说你们在这里。

经过她哥哥的事,她父母伤透了心,搬家了。

他们家人看着这个陌生的和尚,以为他是化缘的,就拿出干净素菜给他。

和尚吃完一抹嘴,对他们说,我是你们儿子叫我来的,跟你们说一声。

他们全家都吓一跳,他们没儿子呀,活见鬼啦?

和尚看出他们的异样,忙说别怕别怕,是这么回事……

你们是不是有个儿子,叫什么名字?众人点头,是有。

和尚接着说,你们儿子,也就是我师弟,知道我要来金华,告诉我他前世的住址,叫我跟你们说一声他是怎么死的,免得你们牵挂,他心里也一直放不下。

众人顿时惊呆了,青天白日,居然有这么稀奇的事,简直闻所未闻。

他们的儿子那天在果园玩,并不是一个人,还有两个小伙伴,几个人玩着玩着,就轻骨头了,说比赛看看谁脑袋朝下能坚持多久。

两个小伙伴玩心一起就把绑住他的脚把他挂树梢上了。当时快到吃饭时间,两个玩伴回家吃饭,居然忘了这事。等到想起来,赶到果园一看,傻眼了,人没了。两个小孩谁也不敢告诉,吓得跑回家。

接下来的事,他们家人都知道了,就是找不到凶手。谁能想到是顽童胡闹呢

8苏州姑娘

我有个大学同学,苏州人,我每次见到她都忍不住瞄两眼,太熟悉了,仿佛哪里见过一样。

她人挺好,慢热型的,模样端正,走路不紧不慢,好像古画走下来的仕女。看她走路还以为是谁家的大家闺秀。没和你熟悉起来的时候,她冷冷的,挺有距离感,一旦混熟了,那是面面俱到,让人如沐春风。我喜欢这样的女子,比人来熟让人舒适。我称呼她小苏吧!

我偶然翻开民国奇女子传,看到一个人,吓的我把书都扔掉了。我看到了一张和她一模一样的脸,谁?盛爱颐。

我这同学家境挺好,大学毕业后就出国了。我以前开她玩笑,你认识不认识盛爱颐,她说不认识,她对民国人物不







































白癜风治疗过程
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fhl/1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