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铺分离障碍
输
分离障碍
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但因为这个词在我们的文化中具有贬义,所以后来改为分离障碍。
这是一类复杂的心理生理紊乱的过程,患者非自主的,间断地丧失部分或全部心理生理功能的整合能力,在感知觉,记忆,情感,行为,自我意识以及环境意识等方面的失整合,即所谓的分离状态。
常见症状有,丧失近期的阶段记忆,外界的刺激几乎或完全没有反应,过后患者对过程全部或部分遗忘等
这个病在中世纪被认为是妖魔作怪,鬼巫附体等,患者常被很残忍的对待,比如电击,火烧等,施暴者还美名其曰“治疗”。当今社会可能不会再有这种情况出现,但是人们对患者的包容度依然很低,被人笼统的称为“疯子”,这种现状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因为患者的治疗需要一个对他有足够包容度的环境。
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少数患者多次发病后可无明显诱因,而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发病,且多由于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发作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此病常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联系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此病常有“继发性获益”的可能。就是通过这个病能获得患者想要得到的一些东西,比如关心,注意,重视等。不利于患者治疗,长远来看是对患者有害的。
排版
郝倩誉
文案
袁笛
心联分社,喜欢就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对氨基苯甲酸
- 上一篇文章: 从民国到现在奇异或灵异的真实故事集
- 下一篇文章: 对于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