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剧场特邀当代戏剧双年展最具潜力青年导
#SUNXIAOXING#
当代戏剧双年展●最具潜力青年导演
孙晓星
诗人剧作家导演剧评人
年创建了剧团en?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中国话剧方向硕士研究生
现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
首届当代戏剧双年展由孟京辉导演担纲艺术总监,联展由著名视觉艺术家张武策展。参展作品的导演有林兆华,孟京辉,易立明,吴文光,牟森等在实验戏剧领域上拓荒者,也有金星,文慧,侯莹等赴欧美深造,尝试革新的跨界舞蹈家。
孙晓星的作品《漂流宅》则是本次双年展-“戏剧新语境”主题中展演的作品之一,被称赞为“戏剧双年展·最具潜力青年导演”。
(媒体报道截图)
▽
首届李思遥实验剧场邀请展
(THE1stLISIYAOTHEATREARTFESTIVALOF)
当代剧场工作坊单元
(CONTEMPORARYTHEATREWORKSHOP)
「孙晓星工作坊
SunxiaoxingsWorkshop
」《宅,行走,摇晃的身体》
导师:孙晓星
《宅,行走,摇晃的身体》工作坊将指导参与成员基于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宅”状态,以及最熟悉的“行走”和当失去重心时的“摇晃”,结合临场文本的创造,并置、重复组合成舞台上的表演。
时间:年5月26日——29日
地点:遥剧场(金凤区爱伊水郡商业街3-2号)
人群:各行各业非艺术从业者/戏剧爱好者/大学生
收费:/期(仅限8人)
报名:点击本文最底部(左)“阅读原文”在线报名
联系(邵)
(注:除周末以外,训练时间均为学员下班时间)
肢体剧场《漂流宅》
示范作品《漂流宅》是由导演孙晓星与四位表演者在北京双井的一间普通住宅内创作的作品,作为互联网戏剧创作平台“48小时微戏剧”(由百度公司与导演孟京辉合作)的参与成果,于年9月28日在互联网上面进行了公开呈现。
“漂流”一词源于《漂流教室》这本漫画,48小时的封闭创作过程里,五位创作者在互联网的视频直播中不能离开房间,仿佛从线下的所在地被流放到了线上的虚拟世界。
“宅”是创作与生活共同发生的场所,“颜文字”与“躲在房间角落里的自言自语”,以及拉着没有旋律的手风琴,这一切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的房间”,当这些“一个人的房间”在“时空错乱”下发生重叠,习惯一个人住的独生子女们开始过上了同居生活,于是新的故事就此产生。
▽
#片花#
#剧照#
以下更多关于孙晓星资料[孙晓星]-剧场/表演艺术《————这里是分割线————》(导演/网页制作)
第六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改变公共的风景”单元。
《站?北京》(副导演。导演:佐藤信)
第六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独立剧场论坛”单元。
《吹万》(导演/影像设计)
北京愚公移山吹万乐队新专辑首发。
《漂流宅》(导演/影像设计)
第四届天津北方青年演艺展演。
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
北京舞蹈双周“青年舞展”单元。
48小时微戏剧第一季。
当代戏剧双年展(艺术总监:孟京辉。策展人:张武)
《向雪松的故事》(导演)
第五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特别邀请”单元。
《25.3km童话》(戏剧构作。导演:李建军)
第五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社会情境”单元。
《中国的一天》(副导演。导演:佐藤信)
第五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社会情境”单元。
《群众》(导演)
第七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上海先行青年创意戏剧节。
第五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社会情境”单元。
《边界》(导演。编剧:蓝蓝)
雅典柏拉图学院夏令营。
《日常_非常日常》(导演。编剧:蓝蓝)
香港小剧场·大戏剧亚洲剧力无边界第四击。
第六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第四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
《写诗》(戏剧构作/编剧/表演。导演:蔡艺芸)
台北身体气象馆“为你朗读Ⅲ”。
哥本哈根戏剧节。
第六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第四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活动《诗歌走进剧场》。
[孙晓星]-研讨会/讲座年5月,《第二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邀请),杭州。
年7月,《“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第三次主题论坛》
(中国国家话剧院邀请),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
年5月,《全国青年戏剧创作会议》
(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年5月,《剧评交流分享会》
(澳门华文戏剧学会邀请),自家剧场,澳门。
年3月,《第二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小剧场论坛》
(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邀请),天津大剧院,天津。
年11月,《艺术的多样性》
(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邀请),东京艺术剧场,东京。
年2月,TPAMin横滨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BankART,横滨。
年3月,《当代戏剧双年展》(艺术总监:孟京辉。策展人:张武),关山月美术馆,深圳音乐厅,深圳。
年12月,《首届全国高校实验戏剧双年展》(策展人:周晓波),罗中立美术馆,重庆。
年9月,《实验剧场30年》(策展人:邱志杰、王子月),明圆当代美术馆,上海。
年8月,独立艺术空间节《闪展》(策展人:AnnaViktoriaEschbach、AstridMyntekaer、AntonieAngerer),好风景网吧,北京。
年7月,《六环比五环多一环》(策展人:崔灿灿。发起人:李一凡、葛非、葛磊、满宇),单向空间,北京。
年5月,《[1-3-]再生空间“三口艺术项目”第一回展》(策展人:李泊岩),宝翠花都焕景园1-3-,天津。
年8月,《撒癔症Ⅱ》(策展人:赵天汲),润得利菜市场,北京。
年6月,《从手势到语言——转型中的艺术表现实践》(策展人:PascalTorres、LarysFrogier),外滩美术馆,上海。
[孙晓星]-展览诗集《一么洒洒个》(自出版,年2月)
专著《再剧场:独立戏剧的城市地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年1月)
评论
《由“本垒”出发——记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载于《新剧本》年第1期)
《成为不再呈现图像的剧场艺术》(载于《地毯》第1块)
《日本戏剧新的线索——身体和语言的衍变》(载于《上海戏剧》年第1期)
《兔子洞与分割线:爱丽丝梦游赛博剧场》(载于《广东艺术》年第6期)
《中国赛博剧场,表演还是行动?》(载于《艺术界》年法文特刊)
《皱褶:从剧场到中间地带》(载于《东方艺术·大家》年第10期)
《他们的技术可被“占为己有”,演员却不能——由信任所引发的剧场生态焦虑》(载于《北京日报》年6月11日)
《日本当代戏剧搜索引擎——记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载于《上海戏剧》年第1期)
《所谓“后现代主义”戏剧偏见——我看狂人日记》(载于《中国戏剧》年第12期)
《斌仔≠“安乐死”——我要安乐死观剧笔记》(载于《牯岭街小剧场文化报》No.38)
《在公交车上演出的纪录戏剧》(载于《光明日报》年8月5日)
《北京“四环外”剧场界》(载于《牯岭街小剧场文化报》No.32)
《南锣鼓巷戏剧节舞蹈剧场大嘴:身体的异物》(载于《音乐时空》年第8期)
《南锣戏剧节实验多媒体演出献给微小的灵:不,音乐》(载于《音乐时空》年第7期)
《河床剧团:作为展览的剧场》(载于《艺术与设计》年第7期)
《碧丽霞:设计记忆》(载于《艺术与设计》年第4期)
《独立戏剧地理学》(载于《神舟艺术》年第3期,转载IATC香港分会网站)
《新戏剧与旧知识(专访:王翀/任明炀)》(载于《神舟艺术》年第3期)
《戏剧废墟之上的演出——由任明炀戏剧作品好好好说起》(载于《广东艺术》年第6期)
《“比个中指”相忘于江湖——评第五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展演剧目一次》(载于文艺周刊No.78)
《言语的复仇之路——评第三届南锣鼓巷戏剧节剧目泰特斯2.0》(载于IATC香港分会网站)
[孙晓星]-写作中青●李思遥戏剧工作室
|宁夏最前卫的戏剧团体|
遥剧场
|宁夏首家民间小剧场|
先锋的当代艺术|跨界的综合艺术|创意的实验艺术
遥剧场指定购票渠道
微票儿|有赞微商城|豆瓣小站|电话订票
|联系方式|
- 上一篇文章: 网盘扩容最新技术10分钟上手小七独家网
- 下一篇文章: 资深财税律师,手把手带你玩转企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