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家庭治疗手记浑身哪儿都不舒
此个案说明青少年面对应激性情况而发生心情上紧张时,容易发生躯体性的症状,如何去了解并且适当处理是很重要的。
个案报告
小芸,女孩,13岁,初中一年级新生。新生入学不到一个月,小芸就开始出现身体多处不舒服,最近一个月甚至无法上学了。
爸爸妈妈痛苦地说,在读初中之前,小芸一直是个非常快乐的孩子,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小升初,小芸凭借自己的实力,被一所比较有名的中学录取了。这也是一所小芸自己非常心仪的学校,她曾经在这所学校读课外班,她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也有许多她熟悉的伙伴。
但是,父母凭借关系,擅自把小芸安排进入另外一所中学。父母认为: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就自作主张,基本没有征求小芸的意见,决定让小芸进入了这所名气更大的中学。
这所学校管理上比较特殊,孩子全部住校,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全天的日程安排得紧紧的。小芸开始就抱怨,不愿意住校,妈妈爸爸软硬兼施,坚持要她住,以为过一段时间习惯之后就好了。
不久小芸就出现脖子不舒服,头痛,后来还诉肚子痛,脚后跟痛,甚至出现胸口痛,说上不来气,全身甚至出现荨麻疹。老师很着急,上课时间给爸爸打电话,要爸爸带小芸去看病。爸爸马医院做了全面身体检查,奇怪的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爸爸也觉得女儿这么小,不至于得特别严重的大病吧?
令爸爸妈妈更为困惑和不解的是:不上学在家,小芸就好像没病一样,啥事也没有;一到学校,就难受;后来发展到甚至还没去上学呢,一提上学的事就浑身难受,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的。所以,最近一个月,小芸一直没有上学。
妈妈有点迟疑地说:“我想她是不是故意装病,逃避上学啊?可是看她疼起来的样子,又不像是装的。而且满身的荨麻疹,从小也没有起过,最近这三个月却起了好几次。”妈妈和爸爸大为不解,又有点恼火。既心疼孩子,又担心孩子的未来,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的解释与说明
小芸表现出来的是遭遇应激性事件,面对无法招架的心理困难时,因情绪问题导致的身体不适。假如一个人遭遇严重而长期性的应激,超出个人应对的程度,不但会让遭遇困难的人发生情绪上的极大反应,如紧张、害怕、恐慌等等,也容易使躯体同时发生一些变化,产生身体的不适,如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麻疹等。
小芸是针对学校住宿的环境无法适应而来,因此,临床上可被诊断为“适应障碍”。正如前面所介绍的,适应障碍指对某些新环境或不利处境不能适应,而产生抑郁、焦虑、烦恼,感到对目前的处境不能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包括心理社会刺激和孩子对这种刺激产生超出正常的反应两个要素。
同样是升入新学校,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能够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和新的同学、老师等人际环境。而小芸从来没有住过校,此次不但离家,还处在紧张而快节奏的学校环境,小芸非常不适应,产生了情绪上的反应,间接地发生躯体不适的反应,专业上称是患了心身症,也可说是体化症。不像成年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发生“情绪”与“生理”上的躯体反应,是心情不适的症状。
改善问题的方法
儿童青少年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患了躯体性的疾病。假如身体检查没有疾病,才考虑心理的问题。忽视孩子可能存在躯体疾病的问题,过早认定是心理的问题,有可能犯了诊断上的错误,导致延误躯体疾病的病情。
经临床检查,医生排除了身体的疾病,父母要考虑到儿童青少年有可能因情绪问题而导致身体不适。父母要保持对该问题的敏感性,及时识别孩子身体的不适是否由于情绪上的困难导致的。
心身症跟癔症有本质上的不同,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身体的不适是“真实”发生的生理毛病,并非孩子“故意”的或者“撒谎”的行为。父母需要向孩子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并向孩子解释身体不适与心情的关系,解除孩子担心自己得了大病的疑虑。帮助孩子寻找到导致其情绪问题的真正的心理应激来源,并考虑如何去处理与面对所遭遇的困难。
针对小芸的情况说来,她是被迫上自己并不很喜欢的学校。心理上没有准备好离家住宿舍,并且不适应过度严格与拘束的住校环境。关键问题是父母认为“为了孩子好”就安排到比较“有名气”的学校,而完全没有考虑这样的学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会适应等问题。
针对此基本的应激,要考虑如何去处理。譬如,暂时休学,等到日后心理成长些,再去上学。或者干脆换学校,去她本来喜欢的学校等。
当然,从长期性的眼光看来,如何去促进儿童青少年自身心理的成熟也很重要。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上的发展,加强自我的心理力量,能使用适当而有效的方式应付困难。然而,这是长久的目标,不能马上实现,无法处理当前所遭遇的学校不适应的困难。
给父母的建议
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与成就是父母的常情,但不能忽略孩子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是否有动机,是否可以适应新环境等很关键的因素。既然孩子发生了躯体性的征候,除了请医师诊治以外,还要考虑是否遭遇了环境上的困难,是否有心身症的可能性。要把躯体毛病的发生,看成是孩子在发出求救的信号,而去帮助小孩。
儿童青少年自身很难意识并了解到身体的不适与情绪的关系,要依靠大人的帮忙。事实上,他们会非常害怕。小芸就经常胡思乱想,担心自己是否患了大病,使得她的情绪更加紧张。
儿童的心理焦虑会发生在应激性事件后的不同阶段。有的儿童症状出现的早,有的儿童症状出现的晚。每个儿童的反应都不一样。小芸属于应激症状比较严重的,出现了多种身体的不适。而有些孩子仅单单出现眼睛痛,或者肚子痛等某一部分的躯体不适,父母也要引起
- 上一篇文章: 每日必读脑外伤后遗症常见症状有哪些家
- 下一篇文章: 严重影响重症肌无力恢复的五大认知误区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