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治疗到心理咨询
现代心理治疗可以追溯到年,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出版《神经催眠术》一书,这标志着作为心理治疗技术的催眠术的诞生。换句话说,历史第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是催眠术。
催眠术的前身是麦斯麦术。年,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发明了一种治病的方法,称为“麦斯麦术”,就是把陨石放在木桶里,让病人坐在木桶旁边。他认为陨石带有磁性,可以激发病人身体中的“动物磁性”,从而产生治病的效果。为此,法国人成立了一个科学调查小组,对麦斯麦术进行调查,结论是“动物磁性”根本不存在,而认定麦斯麦术是伪科学。
但是,麦斯麦术确实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它的治疗原理是什么?布雷德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麦斯麦术使病人进入一种类似睡眠但又不同于睡眠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病人的暗示性升高,医生说他的病已经好了,他的病就真的好了。这就是说,麦斯麦术的治疗原理是催眠+暗示,而不是动物磁性。物理治疗(臆象的磁疗)变成了心理治疗。
年,奥地利医生布洛伊尔用催眠术治疗著名的病人安娜O,弗洛伊德从中发现,治疗作用不是催眠和暗示,而是宣泄。病人在催眠状态下想起过去的创伤性事件,并把它讲出来,病情就得到改善。后来,他就用“自由联想”代替催眠术,发明了精神分析。年,《癔症研究》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诞生。很快,精神分析取代催眠术,成为唯一的心理治疗技术,长达半个世纪。
二十世纪50年代,沃尔帕把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心理障碍的治疗,发明了“系统脱敏疗法”,标志着行为治疗的诞生。不久之后,行为治疗和精神分析就开始分庭抗礼。
这个时候,罗杰斯出场了。他发现,行为治疗和精神分析都是权威取向。治疗师以专家自诩,把病人当作外行,“擅自”决定治疗方案,不尊重病人的需求。他认为了,病人认识自己已经好多年了,治疗师认识病人才几个小时,怎么可能比病人更了解病人呢?他提出,病人才是自身问题的专家,治疗师充其量只是一个顾问,应该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专家为中心,应该废除指导性,倡导非指导性。
罗杰斯的观点代表时代精神。年心理咨询在美国诞生,早期工作是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指导,后来转向学业指导。随着“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卫生(保健)合流,把预防心理障碍、解决心理困惑纳入咨询范围。职业指导和学业指导的对象是正常人,“心理卫生”的服务对象也以正常人为主,所以,罗杰斯主张用“来访者”代替“病人”。
用“来访者”代替“病人”,不等于说来访者都不是病人,都没有病,而是把来访者当正常人看。从法律上讲,是人就有人权。但是,如果一个人精神出毛病了,他的权利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他危害社会,还可以把他关起来。这个时候,病人和管理者(治疗师)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治疗师是权威(管理者),病人是被管理者。
把来访者当正常人,就要尊重他的人权,治疗师不能再以管理者自居,应该与来访者平等,罗杰斯把这种情况称为“人本取向”。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把病人治成正常人,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什么呢?有的人认为是消除困惑,有的人认为是人格完善,罗杰斯认为是成为人,或成为自己。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人吗?罗杰斯理解的人是独立的、独特的、自主的人。人是独立的个体,是“单个”的,虽然可以跟别人建立密切的关系,但不会跟别人“融为一体”(连体婴除外)。很多人想把自己融入社会,以便获得归属感,或推卸责任,其实这是一种假象,人并不能真正与别人“融合”。
人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同样,正常的人个个相似,不正常的人各各不同。正常就是平均,生病就是偏离正常。按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的观点,独特就是病,而按罗杰斯的观点,独特才是人。把两种观点结合一下:人都是独特的,人都有病,人因为有病而成为人。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把独特当成病,罗杰斯把病当成独特。从心理治疗到心理咨询,权威取向让位与人本取向,病(即独特性)得到尊重。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学了心理,看谁都有问题,很想去“帮助”(治疗)别人。这是典型的权威取向。从事心理咨询的时间久了,渐渐认识到人的独特性,因而越来越尊重人性,转向人本取向。这个过程与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发展是一样的。
我本人一开始是学心理治疗的,年参加中德心理治疗学习班,学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其实是精神科门诊),年医院开设心理门诊(还是精神科门诊),年温州市心理卫生协会成立,正式开展心理咨询。所以,我的经历也是从心理治疗到心理咨询。
熊伟荣把心理咨询师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的咨询师非常厉害,一眼就能看出别人有什么问题,而且三下两下就能把别人的问题解决了。第二种境界的咨询师看起来没那么厉害,但是他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别人的问题处理掉,或者说,别人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问题“不知不觉”就解决了。第三种境界的咨询师,什么也不用做,站在那里就有治愈作用。
我认为,第一种境界相当于心理治疗(权威取向)阶段,第三种境界相当心理咨询(人本取向)阶段,第二种境界介于两者之间。
如果把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当作一个连续谱,各种心理“干预”所处的位置大致如下图:
催眠
行为治疗
认知疗法
教育
“艺术治疗”
精神分析
心理咨询
黄国胜- 上一篇文章: 祖父留下神秘笔记,记载着许多中医灵异传奇
- 下一篇文章: 癔症男子伤人,网格民警及时制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