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注意啦这里有份06岁儿童疫苗
婴儿从出生起,就要通过接种各种疫苗以预防疾病。
但是疫苗什么时候打,怎么打?
自费疫苗怎么选?
接种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估计很多家长都不太明白。
今天,我们就为各位家长科普一些关于疫苗的知识。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如何分类?
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疫苗接种时间
注:免费疫苗科普图更正??6周岁为白破疫苗??以上疫苗仅供参考,因疫苗种类不同,接种程序也有所差别。接种时应以疫苗说明书为准,必须在门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接种。
接种疫苗问答
1推迟打疫苗会不会对孩子健康有影响?推迟接种疫苗只是推迟了接种疫苗产生保护效果的时间,而不会影响疫苗整体的、长久的保护效果(抗体水平和持久性)。但还是建议家长们按时带孩子前往接种点进行接种。
2儿童在接种前,家长应注意哪些问题? 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儿童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3疫苗一次可以打两针吗?有些家长担心一次打两针会有所谓的“副作用”,小孩会撑不住。其实不用过分担心,只要根据国家疫苗接种的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疫苗同时接种,并不会增加副作用发生的机率。况且如今疫苗多合一已是趋势,就是为了降低小朋友来打疫苗的次数,所以说虽然只打了一针,其实里面就含有多种疫苗了。4哪些情况下儿童不适宜接种疫苗?急性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以上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母婴健康频道,作者吴医生)扫描- 上一篇文章: 孩子打疫苗出大事了,这些疫苗接种禁忌不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