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病方
处方
昆布10克(水洗),生牡蛎30克,桔梗6克,射干10克,清半夏10克,枇杷叶10克,紫菀15克,茯苓24克。
主治
梅核气,证见感觉咽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加减
1、痰多难咯,加白芥子、杏仁、川贝母。
2、嗳气频作,加旋覆花、刀豆子。
3、肝郁湿热,加川贝、夏枯草。
4、痰湿偏盛,加厚朴、陈皮,减去牡蛎、射干。
5、肝郁化火,痰气凝滞,加茯神、桑叶、胆南星、麦冬。
6、脉细舌红,阴虚较甚,加麦冬、玄参,减半夏用量。
7、时有低热,加牡丹皮。
配合吴茱英外敷脚心
取吴茱萸适量研末,米醋适量调和,外敷双侧心(涌泉穴),布包,每日一换。
此方是胡翘五老中医治疗梅核气的习用验方,原名昆蛎半桔汤,方书多有转载,《闻过喜医辑》介绍的比较详细。如果临床辨证加减得当,疗效很好。昆布咸寒,闻之有鱼腥之气,我们应用昆布治疗乳腺增生和癌症时多不洗。吴茱萸一般嘱咐患者每天晚上睡觉时敷脚心,第二天清晨洗去即可,此药外敷对大人、小儿口舌生疮、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疗效较好。
梅核气病与现代医学的“癔症球”较为相似,是一种感觉障碍所致的疾病。中医临床大体上分为痰气壅滞、痰热阻滞和胃阴虚夹痰。近代很多医生又把慢性咽炎与梅核气病挂上了钩,应用中医疗法效果倒也不错。一般多依据《金匮要略》的半夏厚朴汤进行加减治疗,有很多较为著名的方剂,如高维婷取《金匮要略》》的半夏厚朴汤加射干15克,生地黄30克,山豆根30~60克,治疗各证型的梅核气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山豆根虽然治疗咽喉病特效,但有小毒,应用时一定要注意,有很多人麻痹大意,孟浪乱投,盲目加大剂量,导致中毒事件屡有发生。我们治疗鼻咽癌、腮腺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时,往往应用大剂量30克以上,但也是逐步叠加。所以临床千万要慎重,不要盲目迷信他人的言论,自己要有主心骨,方保无虞。
曾经治疗一例40多岁的女患者,总是感觉咽喉部位有圆形的东西,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多方检查,无阳性体征。病人性情内向,爱生闷气,胸闷胁胀,饮食少进,曾经服用半夏厚朴汤未效。刻诊:咽无红肿滤海包,扁桃体亦正常,二便一般,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细,考虑为梅核气病,肝郁化。处以前方加香附、郁金、石菖蒲、胆南星、柴胡,共进14剂而愈。
舌尖的中医立足科学中医,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医院合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收藏细数那些年在心内科踩过的坑
- 下一篇文章: 文本有声阅读SL05性学三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