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题榜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
二级.以下关于放松训练的说法错误的是()。A.放松训练的基本假设是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随着改变B.在咨询室进行的放松训练最好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语C.腹式呼吸放松法的训练中吸气的时间比呼气的时间长D.放松的引导语有播放录音和口头两种在训练开始时口头引导语更便于求助者接受C本题考查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放松训练概念的掌握情况。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是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咨询和治疗方法。放松训练的基本假设是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随着改变(选项A正确)。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因此,放松训练就是训练求助者,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放松疗法的操作步骤及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咨询师介绍原理。咨询师应简明扼要地对求助者讲解放松疗法的原理和过程,明确求助者在放松疗法中的主动作用,激发改变自我的积极性。(2)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首次进行放松训练时,心理咨询师应进行示范并讲解要点。这样可以减轻求助者的羞涩感,也可以为求助者提供模仿对象。应告诉求助者,如果不明白放松时指示语的要求,可以先观察心理咨询师的动作,然后进行模仿。在咨询室进行的放松训练,最好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语,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停下来(选项B正确)。心理咨询师还可以根据情况,主动控制训练的进程,或者有意重复某些放松环节。在放松过程中,为了帮助求助者体验其身体感受,心理咨询师可以在每一个步骤的间隔,指导求助者,如“注意放松状态的沉重、温暖和轻松的感觉”,“感到你身上的肌肉放松”,或者“注意肌肉放松时与紧张的感觉差异”等。(3)强化求助者的练习。求助者在咨询室中学会了放松训练的方法及要领后,需要自行练习达到真正的放松。(4)指导求助者用掌握的放松方法,代替紧张焦虑。咨询师指导求助者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困扰时,在已经掌握放松方法及要领,能够做到放松的基础上,随时用放松代替紧张焦虑,从而解决情绪困扰。呼吸放松法包括鼻腔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和控制呼吸放松法,其中,在腹式呼吸放松法的训练中,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选项C错误)。在使用放松训练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第一次放松训练,咨询师应给求助者示范,减轻求助者的焦虑.并能提供模仿的信息;(2)放松训练中可以使用的放松方法有多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但一般以一两种为宜,不宜过多。(3)请求助者注意,放松疗法的关键是放松。既强调身体、肌肉的放松,更强调精神、心理的放松,咨洵师要帮助求助者体验身体放松后的体验;(4)求助者在练习放松时,应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避免各种干扰,通过训练真正达到放松的效果;(5)放松的引导语有录音和口头两种,在训练开始时,口头语引导便于求助者接受和掌握(选项D正确);(6)放松疗法对想象力强、容易受暗示的求助者效果较好,对独立性强而想象力差的求助者可能效果不显著,可以使用其他方法;(7)促进求助者领悟,放松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可以随时做到随意的放松,并运用自如。.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成是别人的过错自己没问题。这种多话的类型是()。A.宣泄型B.掩饰型C.表现型D.表白型D本题考查对心理咨询技能中产生多话原因的掌握情况。多话是咨询中求助者或咨询师大量叙述与咨询没有关系的内容,从而影响咨询效果、阻碍咨询进行的现象。多话也可能来源于咨询师,咨询师没有正确的咨询理念,或不按咨询的职业要求进行,则可能多话。如咨询师有感而发的宣泄、咨询师的评价、咨询师的逻辑能力欠缺,或解释过多等。而与求助者有关的多话,可以概括为以下七种类型:(1)宣泄型。这类求助者只是为了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他们急需一个宣泄的对象,在倾诉时往往犹如倾盆大雨、排山倒海,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出来。对此类求助者,咨询师只需认真、关切地倾听即可。待求助者宣泄后,一般都会雨过天晴,心平气和下来。(2)倾吐型。此类求助者与宣泄者有些相仿,日常生活中他们多有不快而又缺乏倾吐的对象。由于咨询师的热情、耐心、尊重,使其备受感动,倾吐的闸门~开’便一发不可收拾,把多年来积压的大大小小的不满、烦恼、伤心都通通讲了出来。(3)癔症型,此类求助者在讲话时眉飞色舞,表情丰富,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所述内容多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但仔细分析,却都富有夸大色彩,而且并无多少急迫或困扰的问题,求助者似乎也没有什么需要咨询师予以帮助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求注意和赞赏。(4)表现型。此类求助者总是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乃至对心理咨询及心理咨询师品头论足,但很少谈论自己,即使谈论自己也是讲些自己的特长没有得到欣赏或重用等方面。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并不在意咨询师说什么,他们咨询的目的往往是发表意见,进行评论。(5)表白型。此类求助者知道自己正面临某方面的问题,然而,面谈时,他们一味地谈论别人的不是,总之全是别人的过错。他们来咨询,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问题,有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6)掩饰型。这类情况需要咨询师细心观察。有些求助者不停地讲话只是为了掩盖他们被人真正了解的恐惧:他们一直在抢占讲话的机会,为了说话而说话,内心却害怕与咨询师正面交锋,害怕咨询师的发问,害怕沉默给自己带来的压迫及可能会泄露自己内心的恐慌不安。他们健谈正是内心焦虑的反映。(7)外向型。有些求助者性格外向,活泼健谈,好交朋友,尤其是在遇到一位比较喜欢的、注意倾听的咨询师时,更是天南海北,无所不谈。.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态度这属于()依恋。A.安全型B.回避型C.反抗型D.焦虑型CD本题考查对发展心理学中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概念的掌握情况。研究者(艾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占少数。(3)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种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少数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注意: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同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三级.在MMPI的题版本中,Q量表原始得分超过()分,就表明答卷无效A.30B.8C.22D.10C本题考查对心理测验技能中MMPI测验计分的掌握情况。在计算效度量表Q量表(不能回答的问题的组成)分时,如果题版本原始分数超过30分,或题版本原始分超过22分,则答卷无效。此外,L量表原始分超过10分时,同样也不能信任MMPI的结果。.一般将16PF测验结果得到的原始分数转化成()A.T分数B.标准十分C.标准二十分D.标准九分B本题考查对心理测验技能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结果分析的掌握情况。在l6PF测验中,测验结果要转换成标准分数(标准十分),其中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根据被试者在各因素上的得分,对照剖面图或相关知识部分各因素的高低分特征,即可了解被试者的人格特征。.按照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期的游戏主要包括()A、模仿性游戏B、象征性游戏C、假装游戏D、规则性游戏BC本题考查对发展心理学中游戏的发展的掌握情况。儿童游戏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游戏的客观规律性表现为游戏特点的发展和游戏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理论以游戏体现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把游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机能游戏。(2)象征性游戏。(3)规则性游戏。机能游戏主要是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其内容是基本生活的反应,主要包括婴儿期的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幼儿游戏是象征性游戏,象征性游戏是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情境的创造性活动,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假装游戏。其特征是:(1)要有现实的替代物,替代物与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性;(2)活动和操作与人们有目的的行为有类似性;(3)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4)具有想象的特点,如骑竹竿寓意骑马;(5)具有概括性,在游戏中体现某一活动的一般行为。相对应的童年儿童游戏则是规则性游戏。规则性游戏的突出特点是游戏规则外显,游戏的角色内隐。游戏的竞争性决定了游戏的规则性。
绿豆汤
- 上一篇文章: 出马弟子的性格任务辛酸出马与佛法
- 下一篇文章: 他们为什么为杨永信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