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讲防御一
心理学上的防御,又称“自我防御机制”。个体应付或适应挫折情境的防御方式,如文饰作用、表同作用、升华作用、压抑作用、反向作用等。作用在于保护个体免遭焦虑的侵袭和折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防御机制能使个体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面对现实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消极的防御机制则使个体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使他逃避现实,甚至歪曲现实而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
个人可下意识地避免或控制不良或违反社会惯例的冲动的手段。压抑(repression)、升华(sublimation)和投射(projection)为重要的防御机制。其他机制包括反应形成和情感转移,前者将冲动转为反面,例如一个人对他心中憎恨的人表现出过分关心,后者将冲动转移到较可接受的对象身上,例如受老板欺压,踢狗而不踢老板。防御机制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这些机制若过分强烈则可能扭曲个性的发展,甚至引发神经官能症(neurosis)的症状。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年),中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副组长,华中地区组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在德国注册的机构)中方委员之一,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精神医学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全国独家心理咨询杂志《心理辅导》专栏作家;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
压抑隔离禁欲
理智化反向形成投射
被动攻击抑制转移
否认认同见诸行动
投射性认同超我阻抗
退行升华利他幽默
人的一生就是精神层面超我和本我斗争的战场,非常惨烈,自我就是调整它们之间关系的劝架者。自我在弱的时候呢,这两个冲突就会白热化,然后一个人就会特别难受。自我用来调节它们之间冲突的功夫,就是所谓的防御机制。
1压抑首先讲压抑。说压抑呢,就是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压抑。
在年的时候,弗洛伊德和另一位医生布罗伊尔出了《癔症研究》这本书,把精神分析历史上最著名的病人安娜O推向了历史的舞台。这本书实际上通篇都是在讲一个症状,那就是压抑。这是弗洛伊德所揭示的第一个防御机制。
安娜O是一个癔症病人,性冷淡,经常有歇斯底里发作。我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如果一个女性如果没有通过充分的性活动来叫床来满足她的性的欲望的话,她在生活中就会瞎叫,就会情绪波动,看谁都不顺眼,一脸的焦虑和恐怖啊。
大家觉得弗洛伊德说的有没有道理?人总是要找一个出口的,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性压抑到性冷淡的程度的话,那她肯定会有别的方式。有好多性欲不能满足的女性,她们在生活中极其暴躁,就是有歇斯底里的症状。在性上得到充分满足的女性,或者是亲密关系,她们在生活中是非常平和的,温柔的。所以,一个女人真的不能轻易发脾气,学过精神分析的人就会说她性没有满足。
我们看一个典型的双重压抑的例子。一个15岁的男孩被妈妈弄去看心理治疗师,表现的就是过度肥胖,大概身高1米65,体重多斤,基本上是一个肉球。学习成绩永远是倒数第一,这个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他妈妈说偶尔搞个倒是第二,还说的过去,总有个人比你差。另外,总是跟女孩玩,号称跟女孩玩能学到东西。
我们来一一分析。过度肥胖是典型的性压抑,男人应该长肌肉,肌肉可以吸引女性的注意力,但是他跟女性一样长了一身肥肉,是不是向人宣布,你们别惹我,我不是男人?女孩如果把自己吃成很肥胖的样子,实际上也是性压抑,相当于就是不勾引男性来惹她。过度肥胖是攻击性的压抑,打架就不方便了对不对?一身肥肉打出去就没劲,人家打他就有劲,像打沙包的感觉。他那么胖,把自己搞成被动挨打的境地。
大家觉得学习成绩不好和性压抑有没有关系?关系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女孩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我问过很多女孩,你暗恋的对象是谁?学习成绩好的。所以这个男孩就是以学习成绩倒数第一,避免勾引女性。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学习成绩,成年后的工作后成就,金钱的数量,财富,甚至包括他坐的车子或飞机,都是男人阴茎的延长。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过于恶心,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子的。我从来不觉得女人傍大款有什么问题,女人从生物学上来说,她的孩子有生存下去的基因的天赋,那她肯定要找一些在生活中钱赚得多的人,这是人的动物性来决定的。
一个人如果在成年之后不能取得成就的话,和性压抑是有很大关系的。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是不是攻击性被压抑了呢?人一辈子,特别是对男人来说,就是不断地把攻击性象征化,男人小时候的时候是通过你打我我打你,来满足攻击性的。
中国有5千万学生是学习困难,占了在校人数的1/4,其中只有5%的人是智力的问题,真正的学习困难,95%的是攻击性在学习上被压抑导致的结果。具体的做法就是妈妈爸爸不断地说,要学习好,其它别的什么都不要管。学习好是唯一的出路,要不然你以后就完蛋了。这样说是爸爸妈妈引出了自己的攻击性,孩子在学习上是受到攻击的,他们只有让自己学习不好来配合爸爸妈妈的需要,爸爸妈妈是希望自己孩子学习不好的。比如说学习要刻苦啊,我听了就烦,这明显暗示孩子学习是件苦事情,对不对?我强烈建议大家对孩子要说,你学习要刻甜啊。你要去学学玩游戏这样的苦事情,学习是刻甜啊。
最后一个症状,只跟女孩玩,是不是性压抑?7、8岁的男孩有性意识的时候,就在桌上画 ,不跟女孩子玩了,实际上是他们心里有鬼的表示。只跟女孩玩的男孩,是在精神上把自己阉割得太厉害了,自己心里连鬼都没有了,所以这是最压抑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压抑跟憋着是有区别的。如果一个男人很压抑,但是就是找不到和人发生性关系,这就不是压抑,这是憋着。真正压抑的男人,要么阳痿,要么早泄,或者是他对女人一点兴趣都没有。
压抑是人格层面的。至于此时此刻有没有性对象,这是现实层面的,我们从来不管。比如一个男病人的理想就是和个女生发生性关系,然后很快就到了这个数字,紧接着就把目标定成了,也快接近这个数字了,这个人实在是压抑得太厉害了。如果当年他没有压抑,他为什么要吃那么多呢?或者说中国人当年没有饥荒的话,为什么要把桌子上的食物堆成山呢?而且这种人格层面的压抑,不管他和多少女生发生关系,都不可能释放的。他越是和女性关系发生的多,越是说明他当年的压抑问题没有解决。这好像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压抑是有区别的。
2隔离隔离是大家每天都会使用的防御机制。在治疗中的表现就是讲什么事都是就事论事,没有什么情感的反应,像强迫症或者神经症啊,使用隔离的防御机制就比较多一些。
假如你在街上碰到一个车祸,然后看到别人的骨头都出来了,估计中午吃骨头吃排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因为猪的排骨会让你联想到人的骨头。如果看到脑浆流出来了,那晚上吃火锅的时候吃猪脑子的可能性就较小。但是对脑外科医生来讲,他们每天和人的脑髓打交到,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中午吃猪脑花,因为他们隔离得很好。
在治疗过程中,有的人会笑着跟你说些小时候悲惨的事情,这时候要提醒他一下,我刚才发现你在说很惨的事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能不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试图打破他这个隔离。
再举个例子,当大家在讨论一个案例的时候,案例被报告得凄凄惨惨,除了一个人之外,其他人情绪都非常低落,这个人身体坐得笔直,总在看别人的反应,有时候蒙着嘴在笑。在案例报告到最悲惨的时候,有几个人开始哭了,这时候蒙着嘴笑的人实在是憋不住了,就在那么悲惨的情况下放声大笑,其他人都恨不得把她暴揍一顿。督导就解释了,说这个笑的人隔离得非常好,别人的情感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她内心里面,她好像穿了一件很厚的防弹衣的感觉一样。
那么这个人为什么需要把自己如此隔离呢?就是因为也许这个案例对她来说是最惨的,她自己的很多东西都和这个案例一样,她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所以她和别人相比需要更多的隔离。也许她一旦隔离被打破之后,她可能是所有人中哭得最狠的那个人,说不定是想自杀的那个人。所以大家应该原谅她。
很多情况下是这样的,一个人越是不在乎什么东西的时候,可能这个东西是最在乎的,他只是采用了某种防御机制,使自己显得不在乎而已。
像有的人对你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对我不好,非常忽略我,他们整天要去搞政治啊或者整天很忙,但是这个也可以理解。他开始为父母辩护,帮助他们防御。但是你如果继续追问,“你真的不在乎吗?你那个时候对爸爸妈妈真的没有埋怨吗?”或者说“现在你真的没有埋怨吗?”他可能想一下告诉你说,“是有埋怨,但是也没有办法。”这就是精神分析试图让一个人揭示情感的努力。
一个人的情感不出来,一个人不跟他的情感保持接触的话,那些情感就会以各种各样变异的形式出来,变异的形式多半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症状。
3禁欲禁欲,书面的定义是对愉快的否认,认为你们所认为快活的事情都是不快活的,而他跟苦行僧一样所做的事情,是真正可以达到精神上的快乐。
实际上人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或者是怎样达到心灵的自由,到达觉悟的彼岸,几千年来人类都在努力。像释迦摩尼,他当年出家之后,就曾经在原始的森林里面,跟苦行僧们一起呆过十几年,那真的是把肉体和精神上都整得很惨,他以为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达到觉悟的彼岸,但是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后来他就离开了这批苦行僧。
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以为,通过禁欲,就是否认身体或精神的愉快,可以达到觉悟的彼岸,这样的做法真的不是一个好办法。禁欲可以极大地伤害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像有人专门调查过各个不同年代的和尚的平均寿命,像少林寺里的塔林,很多和尚都一起埋在里面,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可以测量死去的和尚死时的年龄,发现和尚的平均寿命要短于同时代的男性的平均寿命,原因就是他们过度的禁欲。
一个人在小时候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眼睛或嘴巴或其它方面获得足够的刺激,这些刺激越多越好。比如说幼儿园的门为什么搞得花里胡哨的?就是因为不同的颜色给人的眼睛、视网膜或大脑的刺激可以使这个人精神的数量增加,如果没有足够刺激的话,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就不可能形成足够大的规模,就不会有人类精神世界壮美的感觉。没办法想象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就让他学会清心寡欲,然后这个孩子会成长得健康。
然而华师大的门就不能搞得花里胡哨,因为在精神形成了一定规模之后,我们要恢复平淡。对青少年来说,必须有一段时间处在禁欲阶段的。他们身体的硬件已发育到足以从事性活动的时候,但是社会道德规范和爸爸妈妈都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有人说青少年是一个怪物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成熟了但是不能够用,而且只有在工业社会才能够生产青少年这样的怪物,在原始社会是没有青少年这个说法的。
4.理智化
理智化。不断地用各种各样的术语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男人比较多的使用这个防御机制。
男人相对于女人来说,是进化得不是很好的动物,所以女人能更加勇敢地接触自己的情感,但是男性会觉得如果过多地接触自己的情感就不像一个男人。所以男人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宗教和哲学来理智化,来防御自己的情感体验。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知道很多的哲学术语,读很多的书等,这实际上是在防御自己的情感。
如果一个人学了几天的精神分析,然后再以来访者的身份做自我体验的话,大家觉得他的治疗是容易一些还是困难一些?肯定困难一些。因为他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或防御机制把自己保护起来。
5.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有洁癖的人?过度地爱干净,过度地爱整洁。原因就是他们骨子里面喜欢脏东西,但是有一个严厉的超我,不允许他们喜欢脏东西,所以他们就表现出一种相反的形式。
比如一个女性来访者最怕见的是公共卫生间里有人不冲厕所,她见了后会有要死的感觉。那怎么办呢?她就会带一根针,如果看到这些后,脑袋里消除不掉的话,就用针把自己扎出血来,看到血后就可以把脑袋里厕所里的脏东西消除出去。
其实喜欢脏东西是人性的特点。你看两三岁的孩子在地上爬着,或者喜欢踩大小便,或者拉开抽屉把衣服一件件拿出来,然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人都是喜欢把事情搞乱的。假如父母亲在这时候对她管的过于严厉,就会形成洁癖。或者是形成另外的毛病,就是过度拘谨。
我是非常不喜欢过于严肃的男人的,总是没有笑容,然后对自己和对别人都非常严格,这说明这样的男人智力不高,因为他这种过于严厉和严肃是对自己的激情或冲动防范过于严密,他脑子里总会有一些动物性的东西,他会觉得很可恶,所以要防着点。
真正智慧的男人是松弛的,并有足够多的幽默感,幽默就是一种智慧的隐喻。所以那些过于严肃的人,一旦那个冲动的闸打开,他做出的事情可能是骇人听闻的,会让所有的人感到惊奇。
对于那些防范得不是太严密的人,他每天的激情或冲动都会小剂量地出来一点,到时候就不会憋成一个火山爆发的状态。
还有如何判断老公有了婚外情人,那就是老公忽然变得对太太比以前更好了,那就是狐狸尾巴露出来了。但是学过精神分析的人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管他外面有没有情人,他对太太都是一如既往。所以学了精神分析可以用来做一些坏事啊,至于外遇是大坏事还是小坏事,这就是见仁见智了。
归纳起来说,一切过分的情感都可能是反向形成的表现。对自己讨厌的人反而客气一点,这就是反向形成。
毛泽东对邓小平说,这是刚刚缴获的战利品,你10支我10支。按照通常的做法,老大跟你平分秋色,照道理你应该客气一下,对不对?会说,主席,您工作忙,给10支是给多了,怎么敢跟主席拿一样多的呢,我只拿2支,其它8支都还给您。一般我们都会这么做。
但像小平同志那样的伟人是怎么干的呢?他毫不客气地把那10支烟拿过来,然后藏在身后,意思是生怕老毛反悔,眼睛还盯着老毛的10支烟说,主席,烟是精神食粮,能不能再给我5支。
大家有没有看到这有逗老毛开心的味道?老毛就显得特别舍不得地又数了5支给小平同志,邓小平拿了15支烟,既没有说谢谢,也没有回头,就走了。真是把反向形成用到了巅峰了。
这是反向形成。怎么理解呢?就是上级对下级是防范得很严的,担心下级会造反,下级越谨慎越,说明下级在和自己保持距离,在后面可能做一点什么坏事情,但是下级可以占我烟这点小便宜,这说明他内心坦荡。一个人要造反的时候对自己的言行是很控制的,所以完全服从的下级,就可能在背后搞鬼,应该是喜欢有点刺的下级。
有人写过回忆录,就是在平时最尊重你的人,在文革中整你是整得最厉害的,人性就是如此的难以琢磨。你学了精神分析就知道,他以前之所以对你那么好,就是因为那个时候他就不喜欢你,在文革的时候,他的攻击性就会肆无忌惮地出来了。
6.投射
投射,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别人身上。为什么要投射呢,就是自己受不了了,不可承受,所以要把它丢出去。
比如一个人有占别人小便宜的想法,如果他自己占呢,会不舒服的,他就把自己想占小便宜的想法安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都在占小便宜。
弗洛伊德当年曾经作过一个比方,他说投射是怎么来的呢?他拿了一个单细胞生物来说,单细胞的生物已经有比较好的防范的体系了,外面是细胞膜可以对抗外界的刺激,里面是线粒体啊等保护自己的系统,像一整套的军队一样的。
如果刺激是从外面来的,它就比较好抵抗,但是如果它内部出了问题,这个对它来说危险就太大了。所以它通过想象把问题看成是外界的,这个想象过程就是投射。把它丢出去,通过幻想,然后再认为这个刺激是从外面来的。这个就是投射的主要机制。
比如一个男的很容易自作多情,他喜欢了一个女孩之后呢,多半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认为这个女孩喜欢自己。如果对方是个老太婆,不管这个老太婆如何地看这个小伙子,或者跟他有身体接触,这个小伙子都不会想象这个老太太爱上他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没有爱上这个老太太。
投射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都需要部分地生活在投射的世界里,要不然他就可能活不下去。中间白颜色的圈圈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棕色的部分就是投射的世界,这个世界每个人的厚薄是不一样的。如果太薄,就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安全感,因为外面的世界的确是不安全的。
经过了火灾或事件的人,他们内心里面向外投射安全的能力就会下降。安全感从来不是外面是否安全,而是你内心是否安全。像伟大的元帅在枪林弹雨里走,内心也会感到很安全,而一个内心的安全感破碎的人,即使白天在上海的街上走,也会感到不安全。
所以对某些病人的治疗是直接要增加它的厚度的,让他投射更多的东西。专业的说法就是重建自恋性的无所不能的投射。
对于严重没有安全感的人,在治疗中来访者因为投射性的不安全,他会要求坐在门口的位置跟你谈话,如果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可以逃走。有一些人是经历过破门而入的抢劫性创伤性事件的,对这些人来说,就要让他们坐得离门远点。
如果投射太多的话,也会让人讨厌的,像芙蓉姐姐,她认为全中国的未婚男人都等着娶她,让那么多人来讨厌她,但是她也可以利用症状来得到好处,就是所谓的继发性获益。
中国传统文化中玩投射真的是登峰造极。比如有个人的老婆快死了,她要他赌咒发誓再也不碰其他的女人,如果你找了呢,我会变成厉鬼来掐死你。然后这个男的就赌咒发誓、蒙混过关,他老婆就放心地死了。死了之后他憋不住,几个月之后就找了一个女的,然后当天晚上他的老婆就出现了,青面獠牙地说我要掐死你,你说话不算话。然后他又赌咒发誓再也不敢了。
几个月之后他又干了同样的事情,然后他的鬼老婆又出现了,又把他吓得要命。这样子他觉得很苦恼,他就去找了个道士给他出主意。那个道士说很简单,下次你的鬼老婆再出现的时候,你就从缸里面随手抓一把黄豆,然后要她猜多少颗,如果她猜不出来的话呢,你就让她滚蛋。下次她老婆真的出现的时候,他就随手从缸里面抓了一把黄豆说,你猜这是多少颗,然后她老婆,“吇”就不见了。
这就是典型的投射的例子。这个鬼是他想出来的,既然想出来的,那他随手抓的一把黄豆他自己不知道,他想象的鬼也不可能知道有多少颗。如果他数了20颗,他想象的鬼也肯定知道是20颗。这个鬼就没办法让他投射了,就消失了。
7.被动攻击一切疾病都可以作为防御。病了,就可以获得很多好处,是保护自己的相应的手段。
比如学习困难的孩子是典型的被动攻击。越是父母亲要求自己取得成就的地方,我就是不取得成就。我问过一个来访者,如果你高考失败,最伤心的是谁?他当着他妈妈的面,想也不想就回答,还不是他们呗。他就是要一种同归于尽的方式来摆脱父母亲对自己的控制。被动攻击可以说是癞蛤蟆政策,因为中国有句俗话说,像癞蛤蟆那样地戳一下才能动一下。
另外在治疗中间,有些病人的表现也是很典型的。你了解了他的情况后说,你最好做一下心理治疗,咨询费是多少多少,他听了后说,还不是你治疗师说了算,你是治疗师,我听你的。来访者表现出对你如此的合作,但是治疗了20次却一点好转都没有,这个时候来访者可能会反击你了,把被动攻击变成主动攻击,就会说,我怎么随便都听你的,我的病就是不好呢?他其实上是想用疾病不好来对治疗师实施被动攻击。
有些来访者真的是非常聪明,治疗师是肯定搞不过来访者的,这是肯定的。因为来访者不来了,中止治疗了,那就是治疗师败了,大家看对不对?用精神分析来讲,你体会到的挫败感,实际上就是他童年的时候反复体会过的。
崔永元在精卫中心的心理学年会上发言,攻击中国医生不行,捧德国医学,被人在杂志上批评了。只有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有过心痛的感觉,他才有能力让别人如此心痛。所以来访者让治疗师尝尝失败的滋味,实际上让我们与共情制造了条件。这才引得他心理如此难受。
一个接受过很多爱的人才能给予爱,受到过很多虐待的人,他虐待别人的时候也绝不会手软。他会在别人身上强迫性重复他曾经有过的体验。
如果我们这样想问题的话,会极大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极大地松弛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张力。所以精神分析真的是可以让我们从冲突中间出来,从高处俯瞰冲突。
?
8.抑制书面定义是为了避免焦虑而有意地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中国有个成语叫因噎废食,因为怕卡着了,所以东西都不吃了。就是典型的缩小自己活动范围的表示。
有很多人会对你讲,他是一个好安静的人,不喜欢跟别人打交道。所以吃喝啊、聚会啊这类的事就不去,孤独地呆在家里,这种人就是抑制。实际上他内心里面可能更渴望跟别人交流,但是因为在社交场合的紧张会害怕丢面子,所以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不去参加活动。
对社交恐怖症的人不去上台演讲、不参加聚会等是能意识到的,但是对某些人来讲,这种抑制是在潜意识层面的话,他连意识都意识不到,他不知道自己原来如此需要跟别人的交流。如有蟑螂恐怖症的人,他就会避免在有蟑螂的地方出现等。这是个比较好理解的防御机制哦。
?
9.转移它的意思就是把攻击性转移到安全性的对象上面来,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气,回家就骂老婆,老婆就打孩子,孩子就去踢家里的小狗。这就是转移。
有的男人如果工作顺利,对孩子就笑脸相迎,如果受了气,就会打骂孩子,说明这个男人起码缺乏为这个家庭抵挡风雨的能力。
公司里如果有3个人,一个最强大,一个次强大,一个最弱。通常最弱的人把那个强的人当成靠山,然后欺负次强大的人的时候出手更加恶毒。大家见过这样的情况吗?就是找到了靠山的小人啊,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会把对强大者的攻击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下手可能比最强大的人还要恶毒和厉害一些。
中国有句成语叫阎王好打交道,小鬼难缠。你到政府部门办事,找小科员办事那是最糟糕的,会被他气死。但是有时候你直接找他的领导啊,领导对你客气地要命,谈笑之间就把问题解决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小科员一天到晚就是受领导的气,然后碰到个比他低的、求他的人,他就把他的怒气转移到你身上来。所以要找最高领导,他没受谁的气,只想把事情办好,他不需要把他的攻击性转移到你的身上。
迁怒就是典型的转移。有人问孔夫子什么样的人叫君子,孔夫子说:“不迁怒、不二过。”迁怒实际上跟移情差不多,转移也可解释;不二过,就是同样的错误不犯两遍,是不是有点象强迫性重复?就是不强迫性重复就叫君子。是不是孔夫子早很多年就把弗洛伊德呕心沥血弄出来的东西说出来了。
RECOMMEND推荐阅读在恋爱乃至婚姻中,有哪些「残酷」的潜规则?
人性潜规则——你是谁,决定了你会遇见谁?
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美剧扪心问诊1-3季集高清视频
下载使用
免费领取:奥南朵:在亲密关系中求而不得
视频课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唐钱华精神疾患的仪式治疗与文化调适机
- 下一篇文章: 失魂落魄的后果这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