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生活有什么好的你们那么向往

不好意思,本文一开始,我就得先说一句不太动听的话:就目前来看,许多人的问题不是没有钱花,而是钱不知道怎么花。??

否则,你以为报章网媒和商业大佬们天天谈什么消费升级?

据说,现在中国有2亿中产。都怎么来的?难道人到中年就自然变成中产?还是说在护照本上集齐了欧洲八国新马泰外加日本,就可以认证中产?

天天说中产这、中产那,那么,中产生活到底有什么好的?

嗯,那就让我们来深入浅出地掰扯掰扯吧!

给你一个静寂的周末午后,没有文档要写、没有PPT要做,没有家人逼婚、没有爱人逼逼,没有贷款压力,兜里有钱,还有年假,手机联系人里有几个朋友,再让你想象一下如何度过完美的一天,你会想到什么?

会不会想来一场突然的旅行?

没有什么具体目的。像每一次临时起意去一个地方,当然要从airbnb上租那种美丽的设计师别墅,一帮朋友也能在半小时里各自订票,相约从四面八方赶过去。

和平日里的家庭聚会几乎一样。从早上起床开始,众人陆陆续续分散在客厅各处,闲话家常,有人偶尔还要赶着写几页PPT。在轻巧的电子爵士音乐里,喝两口味道均衡的好年份威士忌、或是精致的小农香槟,谈论若干年后如何最大娱乐化我们的老年单身生活。

所有事都稀松平常,却要山高水远去追逐形式化,这很中产。而村上春树在《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里描述的则是一种更为“歇斯底里”状态,大概可以称之为中产癔症——“不过,还真有不少人特意在此恶劣季节跑来这偏僻的海岛。他们独自赶来,租一间别墅,不受任何人打扰地静静看书,把气味好闻的泥炭放进火炉,用低音量听维瓦尔第的磁带,在茶几上放一瓶高档威士忌喝一个玻璃杯。拔掉电话线,眼睛追逐文字追得累了,便合起书放在膝头,仰起脸,侧耳倾听涛声雨声风声。”

如果被年轻时候的自己看到,你也许会鄙夷地扫个白眼——“呸,装逼!”

青春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形式化的阶段,它本身就是一场最淋漓尽致的行为表演。想抓住一切像是机会的机会,抗得住熬,经得起操。加班之后还能继续去宵夜,喝着便宜啤酒,以能够吃得下辣到无法辨别味道的的火锅、小龙虾、鸡爪和兔头为荣。一本正经拍桌子把无法说服还要继续改改改的“傻逼”客户统统问候一遍,感觉自己在上演一部小人物奋斗记,最终的理想呢?大概是离开这个老板,去找下一个“能教我更多东西(和给更高工资)的老板”。

风里来火里去,喝最易醉的酒,吃口味最重的食物,想攀高,但跌得重,于是再攀再攀——这是无产的青春。

从无产到中产,从青春到壮年,也许经历的一个最重要变化便是:学会喝酒了。毕竟,挨过多少无奈的工作、经过多少无情的恋人、换过多少无聊的朋友,你才能走到胸有城府的这一步。在那些最难将息的夜里,你渐渐发现,只有酒精才是最长情又最靠谱的陪伴。

当然,你慢慢只喝好酒了。20岁出头可以混在脏酒吧里一杯一杯地灌芝华士兑绿茶、伏特加兑红牛,但年纪稍大一点、经济条件再好一点、喝多自然懂得取舍:元一瓶的伏特加和0元一瓶的绝对不是同一回事,后者哪需要兑果汁盖着味儿,不但直饮清爽,甚至更应该拿一盒鱼子酱来配,道理说不上来,但你就是喜欢伏特加和鱼子酱在嘴里迸发出的腥甜滋味。

你会越来越喜欢艾雷岛的威士忌。饱含泥煤混合海风的凌烈气味,抿一口,有出乎意料的甜净。你凝视着镜子里经历无数身体精神试炼后的自己,从心底里生出某种怜惜。所有一切如何来之不易,如潮汐之往复,从最高潮处逐渐回落安静。如今你再也不会有任何一口闷的冲动,而是经过千回百转萃取的酒精芬芳在口腔中均匀散布,享受微醺而非被它奴役。

吃什么?

或许你还是爱吃镌刻在生命里的浓油赤酱家乡味,但不知不觉,你的冰箱里开始出现各种健康果汁、以及昂贵的瓶装矿泉水,你喜欢漂亮的容器和清新的色彩带给你的愉悦感,但你更喜欢无论是来自南法北欧北海道的天然水源、抑或西芹莴苣牛油果萃取精华……代表的那种品质感。

你肯定开始大量吃藜麦了。倒忘了是看什么时尚杂志或者明星食谱才知道这种东西的,但一夜之间,你常去的城中餐厅,全部换上了藜麦菜单。某次早午餐你吃了一碟墨西哥藜麦沙拉。新鲜的西红柿带来酸与甜,适度腌制的鸡胸肉鲜嫩入味,撒一把黑胡椒轻微辛辣,伴随着藜麦有趣的弹牙口感与微苦余味(且这种食物含有肉类中极少见的完全蛋白质,高纤维含量又不输蔬菜),几乎所有味道都源自天然,色彩丰富,热量较低,不会暴击味蕾让它坏死,也不让体重骤然增加20斤或皮肤油腻不堪。于是,你爱上了这食物。火锅烧烤也许能安抚你躁郁的身与心,但藜麦是真真切切清理你不堪重负的肠与胃。

因为懂得控制,自由来得更为轻盈。可视其为苦乐中产的解读,或人生第二阶段之新生宣言。

下一次旅行不如去纽约吧,你想。

E.B.怀特曾说,纽约有三种人,一种是土生土长的男男女女,在他们眼中,纽约从来如此。一种是上班族,白天吞噬它,晚上吐出来。最后一种最伟大,是生于他乡来此寻找目标的人。

从一个大都市到另一个大都市,然而没有哪个地方比纽约更生机勃勃,理性,混乱,大胆与经典。彻头彻尾的中产之城、精英之城。一个旅行,不,一次逗留,扮演资深生活者,边走边看,如同剧中人般同自己喋喋不休,甩出五万句俏皮话随时记录在案。

你会去秋天的中央公园散步,站在Bethesda喷泉那儿发个呆,带着梁朝伟在伦敦瞧鸽子似的神态。看着水池里成群天鹅悠游,游客们坐在小船上欢笑。细细观看围绕在喷泉四处雕像,分别代表“节制”、“纯净”、“健康”与“和平”,完完全全贴合上文全部赘述的中产情态,岁月静好,兜里揣着白金以上信用卡,无忧无愁。

大都会博物馆之类的美妙地方无需多言。最别致之处,是旅途中电光火石一瞬间的发生。在伍迪·艾伦的电影《曼哈顿》里,他和戴安·基顿吃完宵夜,散步到Queensboro桥旁边的RiverviewTerrance。两个人坐在长椅上静静看EastRiver和闪闪发光的大桥,一霎那无声胜有声,令人无限神往。

你当然也会专程去一趟东村,路过第三大道与13街交叉口,科颜氏自年创立的店铺原址,转进去朝个圣。你也许已经想不起,但这确是十年前、你此生第一次不自知的“消费升级”时,挚爱的品牌。十年前要买到科颜氏可不容易,须得趁个机会过境到香港,然后一大袋一大袋从香港扛回家,牛油果眼霜、高保湿霜、小黄瓜水……仅凭温和洁净的气味就能感受到药剂师调配的专业性。

毕竟,你知道,身为一个尽责的中产,专业和极简是终身追求的目标。

我们爱的科颜氏,永远看起来像个专业药剂实验室。尤其其中一个专家系列,由科颜氏和哥伦比亚大学皮肤专家合作研制,简洁的包装、给力的效果,每一种皮肤问题都被货真价实地解决。收银台前挂着小黑板,写满近期受欢迎新品,而柜台上则摆满了售货员、顾客和宠物们使用产品后开开心心的照片——尤其那些可爱宝宝,一脸生于优渥的天真。

和所有国家的艺术街区一样,曾经代表朋克、叛逆的纽约东村如今早已是中产新贵们挚爱的生活街区:时髦、高级、文化精英的调调。而从东村成长起来的经典品牌,尽管骨子里流的是青春摇滚的血,但吸引的总是热爱物质与生活的中产。

你看,我们用了十年未曾间断的科颜氏,最新最厉害的专家系列产品便是用颗藜麦萃取的藜麦夜间焕肤精华液。原材料是玻利维亚黄金藜麦,调制成极其温和的精华,那种因为饮食不善爆出的暗疮以及不自律作息带来的肤色暗沉,统统被中产挚爱的藜麦一举改善,居家使用一个新陈代谢周期,就能给你光洁的皮肤与好气色。

当你身为中产,便知一个人皮肤光洁代表着他同样有稳定的生活品质,知面便知人,知不知心倒没那么重要。

从东村回来,夕阳西下之时,第五大道洒满金光。你站在著名珠宝店前双手插袋驻足观赏,玻璃橱窗映出身影。珠宝?不,这样一点都不出人意料,纸袋里装的是一件银色纸镇,微凉,可以牢靠地压着雪白信纸,用Namiki的莳绘笔斜斜地写几行字——

“你好吗?我很好。”

嗯,喝威士忌、吃藜麦、用科颜氏、逛纽约……可以,这很中产。

中产到底有什么好的?

需要钱很多么?未必。元可以买到17年陈的波摩白沙、元可以买到科颜氏的藜麦夜间焕肤精华液、0元预算飞一趟纽约舒舒服服玩七天,这些稍稍一努力便可以实现的事,不需要你先买两套房三辆车生个二胎。

装逼么?那恐怕是你还未曾体会到好东西对身体、对情绪的帮助。如同我曾说过的那句话(嗯,你从别的段子手那里看到的各种版本都是抄袭我的)——认真工作,伤心时就可以敷着面膜躺在箱根的温泉里止住眼泪,而不必坐在路边吹着啤酒吃着毛豆嗷嗷地哭。

中产生活是什么?其实是一种千帆过尽沉淀下来的智慧:分善恶、懂优劣、知荣辱、有要求。用有限的资源尽力为自己创造一种得体、健康、自得其乐的生活。追求舒适感、更甚于存在感;知情识趣,有底气,不将就。

这样的日子,反正我想过。

像个礼貌的中产一样,觉得有趣,就转发吧!









































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白癜风如何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dan.com/yzzl/953.html